一种In-Cell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02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n‑Cell触控面板,In‑Cell触控面板的端子区还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斜配线,斜配线与对应的引脚连接线连接;以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为阵列单元,其中触控电极分界处位于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之间;触控电极分界处两侧分别具有左像素和右像素,左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奇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1,右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2,L1等于L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In‑Cell触控面板的显示品质,避免可能出现的竖条纹不良;触控电极过孔设计简单,布线设计易于实现,有较大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n-Cell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的
,尤其涉及一种In-Cell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In-cell触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显示面板,In-cell触控技术可以在显示面板上分时实现显示和触控的功能,实现显示和触控的集成,可减少终端产品基板的使用,具有厚度更薄的优点。如图1所示,In-cell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将公共电极分割成多个触控电极块10,每个触控电极块10都通过一列触控电极过孔11和一条触控电极走线12和触控显示集成芯片(TDDIIC)100连接。在正常显示时,触控显示集成芯片100通过触控电极走线给触控电极块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摸控制时,触控显示集成芯片通过触控电极走线给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通过检测触摸时有电容值变化的触控电极块来确定触摸的位置,根据触摸位置的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实现触摸控制的功能。假设在显示面板1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显示面板1在第一方向上设有n个触控电极块10,显示面板1在第二方向上有m个触控电极块10,触控电极块10的序号在第一方向上以S1、S2……Sn方式递增,触控电极块10的序号在第二方向上以S1、Sn+1……Smn+1-n方式递增,任意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是x、在第二方向是y的触控电极块10的序号是Sny+x-n。当前触控显示集成芯片100输出触控电极信号的引脚101为S1、S2……Sn、Sn+1、Sn+2……S2n、S2n+1、S2n+2……Smn的规律性设计,触控电极过孔的设计一般以1列触控电极块为重复单元。如图2所示,触控电极过孔11的设计以1列触控电极块为重复单元,在第二方向上,对于触控电极分界线00处两侧的左像素A1和右像素A2,其中左像素A1和右像素A2均为单个像素,其面积非常小。左像素A1和右像素A2分别距自身触控电极过孔11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L1和L2存在差异。如果在显示面板1的上下两端的相邻两个像素,则L1和L2之间的差值更大。在显示阶段,触控显示芯片100通过触控电极走线13和触控电极过孔11给触控电极块10输入公共电极信号,距触控电极过孔11距离越近的像素,其对应的公共电极的充电能力越强。如图3所示,在触控电极受栅极信号及数据信号耦合时(图2中编号13为栅极线,编号14为数据线),距触控电极过孔远近的像素对应的公共电极电位的恢复时间不同,在触控电极驱动不足的情况下,比如Cell检驱动,高频高分辨率的模组显示下,易造成触控电极分界处两边的像素充电情况不同,造成宏观上观察到显示不均或纵条纹mura不良,面板显示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出现竖条纹且易于实现的In-Cell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n-Cell触控面板,包括纵横交错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覆盖多个像素区域的触控电极块、设置在每个触控电极块内的多个触控电极过孔、与每个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个触控电极过孔连接且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的触控电极走线以及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以及与每个引脚连接的引脚连接线;In-Cell触控面板的端子区还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斜配线,斜配线与对应的引脚连接线连接;假设在In-Cell触控面板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第二方向与扫描线平行设置,以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为阵列单元,奇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在第二方向上关于触控电极分界处呈对称设置,其中触控电极分界处位于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之间;触控电极分界处两侧分别具有左像素和右像素,左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奇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1,右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2,L1等于L2。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连接线呈直线状,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减;或者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减。进一步地,假设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一方向上设有n个触控电极块,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二方向上有m个触控电极块,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一方向上以S1、S2……Sn方式递增,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二方向上以S1、Sn+1……Smn+1-n方式递增;引脚从左至由分别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的序号为S1、S2……Sn、S2n、S2n-1……Sn+1、S2n+1、S2n+2……Smn。进一步地,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所述奇数列或偶数列的引脚连接线呈绕线状。进一步地,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在斜配线上端,奇数列或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触控电极走线呈换层跨线状。进一步地,假设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一方向上设有n个触控电极块,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二方向上有m个触控电极块,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一方向上以S1、S2……Sn方式递增,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二方向上以S1、Sn+1……Smn+1-n方式递增;引脚从左至由分别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的序号为S1、S2……Sn、Sn+1、Sn+2……S2n、S2n+1、S2n+2……Sm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In-Cell触控面板,包括纵横交错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覆盖多个像素区域的触控电极块、设置在每个触控电极块内的多个触控电极过孔、与每个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个触控电极过孔连接且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的触控电极走线以及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以及与每个引脚连接的引脚连接线;In-Cell触控面板的显示区还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斜配线,斜配线与对应的引脚连接线连接;假设在In-Cell触控面板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第二方向与扫描线平行设置,以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为阵列单元,其中触控电极分界处位于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之间;触控电极分界处两侧分别具有左像素和右像素,左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奇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1,右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2,L1不等于L2。进一步地,在斜配线的上端,对奇数列或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触控电极走线设有位于触控电极走线端部的交叉跨线。进一步地,奇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在第二方向上关于触控电极分界处不呈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假设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一方向上设有n个触控电极块,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二方向上有m个触控电极块,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一方向上以S1、S2……Sn方式递增,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二方向上以S1、Sn+1……Smn+1-n方式递增;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In-Cell触控面板,包括纵横交错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覆盖多个像素区域的触控电极块、设置在每个触控电极块内的多个触控电极过孔、与每个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个触控电极过孔连接且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的触控电极走线以及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以及与每个引脚连接的引脚连接线;In-Cell触控面板的端子区还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斜配线,斜配线与对应的引脚连接线连接;假设在In-Cell触控面板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第二方向与扫描线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n以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为阵列单元,奇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在第二方向上关于触控电极分界处呈对称设置,其中触控电极分界处位于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之间;/n触控电极分界处两侧分别具有左像素和右像素,左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奇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1,右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2,L1等于L2。/n...

【技术特征摘要】
1.In-Cell触控面板,包括纵横交错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覆盖多个像素区域的触控电极块、设置在每个触控电极块内的多个触控电极过孔、与每个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个触控电极过孔连接且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的触控电极走线以及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以及与每个引脚连接的引脚连接线;In-Cell触控面板的端子区还设有与每个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斜配线,斜配线与对应的引脚连接线连接;假设在In-Cell触控面板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数据线平行设置,第二方向与扫描线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
以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为阵列单元,奇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上的触控电极过孔在第二方向上关于触控电极分界处呈对称设置,其中触控电极分界处位于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和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相邻两列触控电极块之间;
触控电极分界处两侧分别具有左像素和右像素,左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奇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1,右像素距离所对应的偶数列触控电极块的触控电极过孔的距离为L2,L1等于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连接线呈直线状,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减;或者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假设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一方向上设有n个触控电极块,In-Cell触控面板在第二方向上有m个触控电极块,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一方向上以S1、S2……Sn方式递增,触控电极块的序号在第二方向上以S1、Sn+1……Smn+1-n方式递增;引脚从左至由分别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的序号为S1、S2……Sn、S2n、S2n-1……Sn+1、S2n+1、S2n+2……Sm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奇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序号递增;所述奇数列或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引脚连接线呈绕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斜配线上端,奇数列或偶数列触控电极块对应的触控电极走线呈换层跨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超平孙语琳张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