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366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需检测的振动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并计算最大移动均值比和最大的中间值;步骤2:判断步骤1计算得到的最大移动均值比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继续进入步骤3;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结束判断;步骤3:若满足超过的条件,则检测的振动为多稳态;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存在突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振动特征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检测振动中是否存在多稳态,基于多稳态振动存在明显“数据分层”特性,针对性的提取了均值比特征识别多稳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输油泵等是石化流程行业中典型的机械动设备。目前这些动设备大部分都已经安装了振动监测系统,从而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目前对设备健康状态预警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设定振动报警阈值,当振动超出报警阈值即触发报警,说明设备健康状态出现异常。由于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部分变频输油泵等设备存在改变工艺或工况的情况,导致此类设备的振动表现为多稳态,即存在多种运行工况下的振动水平。若对这类设备如果设置统一的报警阈值,将无法准确检测动设备真实的异常状态。因此需要对动设备的振动数据进行多稳态检测,检测动设备振动多稳态的通用方法为通过引入动设备的运行工况数据,直接根据运行工况分类,检测并划分动设备的多稳态振动。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的振动监测系统并没有接入动设备的运行工况数据,导致基于工况检测并划分多稳态振动的方法无法广泛应用。为了实现动设备多稳态振动的准确预警,需要解决仅基于振动数据检测多稳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动设备上振动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将需检测的振动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并计算最大移动均值比和最大的中间值;步骤2:判断步骤1计算得到的最大移动均值比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继续进入步骤3;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结束判断;步骤3:继续判断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大于最大中间值的数量是否超过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的总量的三分之一;若满足超过的条件,则检测的振动为多稳态;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存在突变点。进一步的,步骤1中,需检测的振动数据是动设备上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计算得到特征值历史数据,其中特征值包括:速度有效值、加速度有效值、加速度峰值、包络峰值和位移峰值;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V=[v1,v2,v3,…,vn],下标为根据采集时间而定的序号;序号越小,时间越靠前。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振动特征历史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的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相关中间变量;移动均值比mvmr初始化为空,移动中间值mvmean初始化为空,移动窗序号i初始化为winnum;winnum为计算均值数据长度,取值范围为5~20;2)判断特征序列是否大于两倍的窗长winnum,若大于则继续后续计算步骤,进入3),反之则得到最大滑动均值比maxmvmr=0、最大中间值maxmean=0;3)判断i是否小于(n-winnum),若小于,则计算V中第i个数据前winnum个数据的均值得到mx1,并计算V中第i个数据后winnum个数据的均值得到mx2;若不小于,则进入步骤5);4)将max(mx1,mx2)除min(mx1,mx2)的结果保存入mvmr中、将mean(mx1,mx2)的结果保存入mvmean,同时i自增1,继续进入步骤3);5)计算maxmvmr=max(mvmr),maxmean=max(mvmean);输出最大移动均值比maxmvmr和最大中间值maxmean;上述max()表示计算最大值;min()表示计算最小值;mean()表示计算均值。进一步的,步骤2中,预设阈值thr取值范围大于1,,thr大小表示检测多稳态数据的表现程度,若thr越大,则表示所需要检测的多稳态数据表现更明显;反之,则表示所需要检测的多稳态数据表现较明显;实际应用中thr取值范围为:1.5~5。进一步的,动设备振动多稳态至多会存在2-3种稳态,每一种稳态数量几乎占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总量的三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识别。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振动特征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检测振动中是否存在多稳态,基于多稳态振动存在明显“数据分层”特性,针对性的提取了均值比特征识别多稳态。同时通过判断单一稳态数据量是否满足最小数据量要求,区分多稳态数据和突变数据,有效避免多稳态数据的误检测。本专利技术在未使用动设备工况和工艺数据的前提下,仅仅基于振动数据即可准确的识别振动数据的多稳态,为振动后续的准确预警提供了有效的预处理方法。附图说明图1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整体流程图;图2某动设备典型多稳态振动数据检测结果;图3某动设备典型多稳态振动数据检测结果;图4某动设备非多稳态振动数据检测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动设备上振动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将需检测的振动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并计算最大移动均值比和最大的中间值;步骤2:判断步骤1计算得到的最大移动均值比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继续进入步骤3;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结束判断;步骤3:继续判断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大于最大中间值的数量是否超过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的总量的三分之一;若满足超过的条件,则检测的振动为多稳态;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存在突变点。图1为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的整体流程。首先将振需检测的振动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并计算输出最大移动均值比和最大中间值。其次判断最大移动均值比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继续后续流程;反之,则振动并非多稳态,提前结束流程。继续判断振动数据中大于最大中间值的数量是否超过振动特征总量的三分之一,若超过,则振动为多稳态;反之,则振动并非多稳态。步骤1中,需检测的振动数据是动设备上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计算得到特征值历史数据,其中特征值包括:速度有效值、加速度有效值、加速度峰值、包络峰值和位移峰值;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V=[v1,v2,v3,…,vn],下标为根据采集时间而定的序号;序号越小,时间越靠前。步骤1中,将振动特征历史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的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相关中间变量;移动均值比mvmr初始化为空,移动中间值mvmean初始化为空,移动窗序号i初始化为winnum;winnum为计算均值数据长度,取值范围为5~20;2)判断特征序列是否大于两倍的窗长winnum,若大于则继续后续计算步骤,进入3),反之则得到最大滑动均值比maxmvmr=0、最大中间值maxmean=0;3)判断i是否小于(n-winnum),若小于,则计算V中第i个数据前winnum个数据的均值得到mx1,并计算V中第i个数据后winnum个数据的均值得到mx2;若不小于,则进入步骤5);4)将max(mx1,mx2)除min(mx1,mx2)的结果保存入mvmr中、将mean(mx1,mx2)的结果保存入mvm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采集动设备上振动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将需检测的振动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并计算最大移动均值比和最大的中间值;/n步骤2:判断步骤1计算得到的最大移动均值比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继续进入步骤3;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结束判断;/n步骤3:继续判断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大于最大中间值的数量是否超过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的总量的三分之一;若满足超过的条件,则检测的振动为多稳态;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存在突变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动设备上振动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将需检测的振动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并计算最大移动均值比和最大的中间值;
步骤2:判断步骤1计算得到的最大移动均值比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继续进入步骤3;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结束判断;
步骤3:继续判断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大于最大中间值的数量是否超过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的总量的三分之一;若满足超过的条件,则检测的振动为多稳态;反之,则检测的振动并非多稳态,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中存在突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需检测的振动数据是动设备上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计算得到特征值历史数据,其中特征值包括:速度有效值、加速度有效值、加速度峰值、包络峰值和位移峰值;振动特征值历史数据V=[v1,v2,v3,…,vn],下标为根据采集时间而定的序号;序号越小,时间越靠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设备振动多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振动特征历史数据转换至均值空间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相关中间变量;移动均值比mvmr初始化为空,移动中间值mvmean初始化为空,移动窗序号i初始化为winnum;
winnum为计算均值数据长度,取值范围为5~20;
2)判断特征序列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翔田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