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车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5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擦车拖把,包括基座和布套,布套能够套设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基座呈长条状,基座顶部对称设有一组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连接丝杠,丝杠上套设有移动座,移动座顶部设有连杆,连杆端部设有卡盘,卡盘置于施压座的腔内,卡盘的顶部与施压座的腔内顶部之间设有定位弹簧,卡盘的底部与施压座的腔内底部之间的卡盘的底部设有第一卡齿,卡盘的底部与施压座的腔内底部之间的施压座的腔内底部设有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啮合,施压座的腔外顶部设有耳座,且通过耳座铰接手持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有:便于调节,实用性强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擦车拖把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擦车拖把。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汽车、特别是小轿车作为代步工具已逐步进入各个家庭。汽车既然作为代步工具,必然要行驶在公路或乡间小路上,泊车时,大部分也是停在露天停车场或家庭院内。从而在车外壳上会附着很多灰尘,为了保持汽车的外表整洁、干净,要经常用棉布进行擦拭。现在人们常用的是用车辆清擦拖把对汽车外壳进行保洁,车辆清擦拖把是在一平面拖扳下方固定很多棉纱或棉布条,在平面拖板上方安装一水平手持杆,而平面拖板不能够相对于手持杆调节角度,从而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不易擦到如车顶部位。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实用性强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擦车拖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擦车拖把,包括基座和布套,所述布套能够套设在基座上,所述布套端部上设有擦洗用的布条或吸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长条状,所述基座顶部对称设有一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连接丝杠,所述丝杠其中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且在端部设有调节阀,所述丝杠上套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基座相对应的所述基座顶部上设有沿所述丝杠轴线延伸方向延伸的T型槽,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基座相对应的所述移动座底部上设有T型块,所述T型块置于所述T型槽中,所述移动座顶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端部设有卡盘,所述卡盘置于施压座的腔内,所述卡盘的顶部与所述施压座的腔内顶部之间设有定位弹簧,所述卡盘的底部与所述施压座的腔内底部之间的所述卡盘的底部设有第一卡齿,所述卡盘的底部与所述施压座的腔内底部之间的所述施压座的腔内底部设有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二卡齿啮合,所述施压座的腔外顶部设有耳座,且通过所述耳座铰接手持杆。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杆能够围绕所述耳座为中心旋转180°。进一步的,所述施压座能够围绕所述卡盘为中心旋转3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将布套套设在基座上,通过转动调节阀,能够调整移动座在丝杠上的位置,当调整基座的角度时,将手持杆竖起来,然后向下压手持杆,手持杆能够推动施压座,施压座在连杆上滑行,使第一卡齿不再啮合第二卡齿,此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持杆,调整到合适位置,不再下压手持杆,施压座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第一卡齿啮合第二卡齿,使施压座不能够转动,即实现基座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擦车拖把的结构示意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擦车拖把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擦车拖把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基座,2.布套,3.轴承座,4.丝杠,5.调节阀,6.移动座,7.T型槽,8.T型块,9.连杆,10.卡盘,11.施压座,12.定位弹簧,13.第一卡齿,14.第二卡齿,15.耳座,16.手持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图1至图3中,1.基座,2.布套,3.轴承座,4.丝杠,5.调节阀,6.移动座,7.T型槽,8.T型块,9.连杆,10.卡盘,11.施压座,12.定位弹簧,13.第一卡齿,14.第二卡齿,15.耳座,16.手持杆。一种擦车拖把,包括基座1和布套2,布套2能够套设在基座1上,布套2端部上设有擦洗用的布条或吸水海绵,其特征在于:基座1呈长条状,基座1顶部对称设有一组轴承座3,轴承座3之间连接丝杠4,丝杠4其中一端贯穿轴承座3且在端部设有调节阀5,丝杠4上套设有移动座6,移动座6与基座1相对应的基座1顶部上设有沿丝杠4轴线延伸方向延伸的T型槽7,移动座6与基座1相对应的移动座6底部上设有T型块8,T型块8置于T型槽7中,移动座6顶部设有连杆9,连杆9端部设有卡盘10,卡盘10置于施压座11的腔内,卡盘10的顶部与施压座11的腔内顶部之间设有定位弹簧12,卡盘10的底部与施压座11的腔内底部之间的卡盘10的底部设有第一卡齿13,卡盘10的底部与施压座11的腔内底部之间的施压座11的腔内底部设有第二卡齿14,第一卡齿13与第二卡齿14啮合,施压座11的腔外顶部设有耳座15,且通过耳座15铰接手持杆16。手持杆16能够围绕耳座15为中心旋转180°。施压座11能够围绕卡盘10为中心旋转360°。在使用时,将布套2套设在基座1上,通过转动调节阀5,能够调整移动座6在丝杠4上的位置,当调整基座1的角度时,将手持杆16竖起来,然后向下压手持杆16,手持杆16能够推动施压座11,施压座11在连杆9上滑行,使第一卡齿13不再啮合第二卡齿14,此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持杆16,调整到合适位置,不再下压手持杆16,施压座11在定位弹簧12的作用下回位,第一卡齿13啮合第二卡齿14,使施压座11不能够转动,即实现基座1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擦车拖把,包括基座(1)和布套(2),所述布套(2)能够套设在基座(1)上,所述布套(2)端部上设有擦洗用的布条或吸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呈长条状,所述基座(1)顶部对称设有一组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之间连接丝杠(4),所述丝杠(4)其中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3)且在端部设有调节阀(5),所述丝杠(4)上套设有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与所述基座(1)相对应的所述基座(1)顶部上设有沿所述丝杠(4)轴线延伸方向延伸的T型槽(7),所述移动座(6)与所述基座(1)相对应的所述移动座(6)底部上设有T型块(8),所述T型块(8)置于所述T型槽(7)中,所述移动座(6)顶部设有连杆(9),所述连杆(9)端部设有卡盘(10),所述卡盘(10)置于施压座(11)的腔内,所述卡盘(10)的顶部与所述施压座(11)的腔内顶部之间设有定位弹簧(12),所述卡盘(10)的底部与所述施压座(11)的腔内底部之间的所述卡盘(10)的底部设有第一卡齿(13),所述卡盘(10)的底部与所述施压座(11)的腔内底部之间的所述施压座(11)的腔内底部设有第二卡齿(14),所述第一卡齿(13)与所述第二卡齿(14)啮合,所述施压座(11)的腔外顶部设有耳座(15),且通过所述耳座(15)铰接手持杆(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车拖把,包括基座(1)和布套(2),所述布套(2)能够套设在基座(1)上,所述布套(2)端部上设有擦洗用的布条或吸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呈长条状,所述基座(1)顶部对称设有一组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之间连接丝杠(4),所述丝杠(4)其中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3)且在端部设有调节阀(5),所述丝杠(4)上套设有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与所述基座(1)相对应的所述基座(1)顶部上设有沿所述丝杠(4)轴线延伸方向延伸的T型槽(7),所述移动座(6)与所述基座(1)相对应的所述移动座(6)底部上设有T型块(8),所述T型块(8)置于所述T型槽(7)中,所述移动座(6)顶部设有连杆(9),所述连杆(9)端部设有卡盘(10),所述卡盘(10)置于施压座(11)的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市安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