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啮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49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支撑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啮合装置,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斜齿头与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展开时,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驱动第一支撑臂展开,第二支撑臂随其展开,或驱动第二支撑臂展开,第一支撑臂随其展开,形成支撑面,解放双手,收纳时,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折叠,实现收纳;用户只需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简化支撑架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支撑架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啮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支撑架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啮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更趋向多样化,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如手机、平板、摄像机等,需要借助支撑架,实现电子产品的放置,否则,易造成疲劳,同时,手被束缚不方便。目前,支撑架使用时,展开和收纳的步骤繁杂,导致使用不便;同时,支撑架的各部件相对独立,缺乏配合,支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啮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架使用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啮合装置,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斜齿头与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展开时,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二收纳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面呈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倾斜布置;当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展开支撑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平齐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布置,所述限制板用于承载电子产品;所述限制板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支撑承载电子产品,所述承载面具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呈软质布置,且所述缓冲层形成多个凸粒,各个凸粒平铺所述缓冲层呈间隔对应布置。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啮合装置包括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三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三斜齿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头和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呈三角布置同步支撑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用于安设电子产品。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啮合装置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端形成螺纹头,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螺纹头至少与所述第一斜齿头、所述第二斜齿头和所述第三斜齿头中的其一呈啮合布置;所述调节杆控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展开角度。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具有伸缩段和加固板,所述伸缩段与所述加固板呈连接布置,所述伸缩段呈伸出或收缩布置;展开时,所述伸缩段控制所述加固板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平齐布置;所述加固板具有多个固定槽,收纳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分别嵌入各个所述固定槽。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啮合装置包括第一辅助臂和第二辅助臂,所述第一辅助臂的内端形成第四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辅助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辅助臂的内端形成第五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辅助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四斜齿头、所述第五斜齿头、所述第一斜齿头和第二斜齿头呈依序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辅助臂和所述第二辅助臂沿所述支撑台的圆周方向呈间隔对应布置且形成所述支撑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臂设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第一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辅助臂设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展开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呈平齐对应布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抵触承载电子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使用时,由于第一斜齿头与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驱动第一支撑臂展开,则第二支撑臂随其展开,或者,驱动第二支撑臂展开,则第一支撑臂随其展开,使支撑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将电子产品放置在支撑面,解放双手,便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收纳时,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折叠,使支撑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呈折叠布置,便于收纳;这样,用户只需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实现联动,简化支撑架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支撑架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呈收纳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的第一支撑臂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8所示,为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一种啮合装置,包括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一支撑板6以及第二支撑板7;第一支撑臂1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11且安设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二支撑臂2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21且安设支撑台3,第二支撑臂2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一斜齿头11与第二斜齿头21呈啮合布置;第一支撑板6的内端与第一支撑臂1呈铰接布置,第一支撑板6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二支撑板7的内端与第二支撑臂2呈铰接布置,第二支撑板7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展开时,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形成支撑面,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支撑面呈倾斜布置。上述的一种啮合装置,使用时,由于第一斜齿头11与第二斜齿头21呈啮合布置,驱动第一支撑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斜齿头与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展开时,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斜齿头与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展开时,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二收纳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面呈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倾斜布置;当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展开支撑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平齐布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布置,所述限制板用于承载电子产品;所述限制板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支撑承载电子产品,所述承载面具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呈软质布置,且所述缓冲层形成多个凸粒,各个凸粒平铺所述缓冲层呈间隔对应布置。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三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敬凯
申请(专利权)人:刻意深圳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