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油封结构及空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41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油封结构及空压机,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旋转轴上的主油封,旋转轴穿设在壳体的壳体通孔中,壳体通孔与位于壳体内部的油腔相通,组合式油封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旋转轴外的挡油环和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环形甩油凸起,环形甩油凸起、挡油环、及主油封沿旋转轴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方向依次分布。当油腔中的润滑油等沿旋转轴向壳体外部渗漏时,环形甩油凸起会阻挡住润滑油,且环形甩油凸起会将润滑油甩向壳体的壁上,使得润滑油再回流至油腔中;而部分润滑油在进入挡油环处时,也会被挡油环阻挡住,这样在环形甩油凸起及挡油环的作用下,能大量减少进入主油封处的润滑油,从而保证本组合式油封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油封结构及空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油封结构及空压机。
技术介绍
空压机是氢燃料电池系统中重要部件,其为燃料电池系统提供清洁、无油的压缩空气,通过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直接输出电能。因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对压缩空气品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要求空压机输出的空气不得含有润滑油。罗茨式或螺杆式等容积式空压机是利用两个转子相互运动来输送空气,所以该类空压机具有一对同步齿轮,这便要求有润滑油对齿轮进行润滑,一般为防止润滑油泄露,会在空压机两个旋转轴上安装油封进行密封。如果油封出现损坏,则会导致润滑油泄露,一旦润滑油进入空压机压缩腔体内部,则会导致压缩空气中含有润滑油,进而会造成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损坏。同时,润滑油大量泄露后,会导致齿轮润滑效果不佳,导致齿轮卡死或空压机转子卡死。目前,常用空压机油封结构比较单一,仅依靠一个或两个骨架油封进行密封,此类油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较差,会时常出现润滑油泄露问题,造成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损坏或空压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更好的组合式油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旋转轴上的主油封,所述旋转轴穿设在壳体的壳体通孔中,所述壳体通孔与位于壳体内部的油腔相通,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旋转轴外的挡油环和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环形甩油凸起,所述环形甩油凸起、挡油环、及主油封沿旋转轴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方向依次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中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的一端与位于挡油环和主油封之间的空腔相通,所述回油孔的另一端与油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上设有油环通孔,位于挡油环和主油封之间的空腔通过油环通孔与油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所述油环通孔,位于最低处的油环通孔位于油腔中润滑油的液面和旋转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甩油凸起呈刀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的内侧壁与旋转轴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挡油环与环形甩油凸起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位于挡油环和主油封之间的空腔相通,且所述第一间隙通过第二间隙与油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上沿轴向与挡油环相对应处设有凹槽,所述环形甩油凸起的一侧壁构成凹槽的一侧壁,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挡油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油封包括钢骨架和密封唇,所述密封唇的内侧壁上设有回油线。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组合式油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沿旋转轴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方向依次分布的环形甩油凸起、挡油环、及主油封,当油腔中的润滑油等沿旋转轴向壳体外部渗漏时,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环形甩油凸起会阻挡住润滑油,且环形甩油凸起会随着旋转轴一起转动,并将润滑油甩向壳体的壁上,使得润滑油再回流至油腔中;而部分未被环形甩油凸起阻挡住的润滑油在进入挡油环处时,也会被挡油环阻挡住,这样在环形甩油凸起及挡油环的作用下,能大量减少进入主油封处的润滑油,随后在主油封的密封作用下,能有效阻止进入该处的、少量的润滑油向外泄露,最终实现了有效防止润滑油从壳体泄漏的目的,保证本组合式油封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空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空压机主机和齿轮箱,所述空压机主机包括两个旋转轴,两个旋转轴分别为驱动轴和从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齿轮箱包括壳体及油腔,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油腔中,所述空压机还包括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空压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空压机,基于其组合式油封结构,能有防止齿轮箱中的润滑油沿着两个旋转轴进入到空压机主机中,并防止因大量润滑油泄漏而导致齿轮及旋转轴被卡死、甚至被损坏,进而保证空压机能长期稳定运行,使用寿命更长,且避免空压机主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含有润滑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组合式油封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0空压机主机33回油孔1旋转轴34齿轮箱水道11环形甩油凸起35透气孔12凹槽36油位镜安装孔2主油封37撬装孔300齿轮箱38螺栓孔3壳体4挡油环31壳体通孔41油环通孔32油腔42螺栓321第一内分腔500动力装置322第二内分腔51输出轴323上过渡圆弧面6联轴器324下过渡圆弧面7入口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主油封2,旋转轴1穿设在壳体3的壳体通孔31中,壳体通孔31与位于壳体3内部的油腔32相通,组合式油封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旋转轴1外的挡油环4和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环形甩油凸起11,环形甩油凸起11、挡油环4、及主油封2沿旋转轴1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32方向依次分布。本专利技术中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沿旋转轴1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32方向依次分布的环形甩油凸起11、挡油环4、及主油封2,即环形甩油凸起11、挡油环4、及主油封2沿朝向壳体3外部方向依次分布,当油腔32中的润滑油等沿旋转轴1向壳体3外部渗漏时,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环形甩油凸起11会阻挡住润滑油,且环形甩油凸起11会随着旋转轴1一起转动,并将润滑油甩向壳体3的壁上,使得润滑油再回流至油腔32中;而部分未被环形甩油凸起11阻挡住的润滑油在进入挡油环4处时,也会被挡油环4阻挡住,这样在环形甩油凸起11及挡油环4的作用下,能大量减少进入主油封2处的润滑油,随后在主油封2的密封作用下,能有效阻止进入该处的、少量的润滑油向外泄露,最终实现了有效防止润滑油从壳体3泄漏的目的,保证本组合式油封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同时,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空压机主机100和齿轮箱300,空压机主机100包括两个旋转轴1,两个旋转轴1分别为驱动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主油封(2),所述旋转轴(1)穿设在壳体(3)的壳体通孔(31)中,所述壳体通孔(31)与位于壳体(3)内部的油腔(3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旋转轴(1)外的挡油环(4)和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环形甩油凸起(11),所述环形甩油凸起(11)、挡油环(4)、及主油封(2)沿旋转轴(1)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32)方向依次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油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主油封(2),所述旋转轴(1)穿设在壳体(3)的壳体通孔(31)中,所述壳体通孔(31)与位于壳体(3)内部的油腔(3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旋转轴(1)外的挡油环(4)和设置在旋转轴(1)上的环形甩油凸起(11),所述环形甩油凸起(11)、挡油环(4)、及主油封(2)沿旋转轴(1)的轴向且沿背离油腔(32)方向依次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中设有回油孔(33),所述回油孔(33)的一端与位于挡油环(4)和主油封(2)之间的空腔相通,所述回油孔(33)的另一端与油腔(3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4)上设有油环通孔(41),位于挡油环(4)和主油封(2)之间的空腔通过油环通孔(41)与油腔(3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4)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所述油环通孔(41),位于最低处的油环通孔(41)位于油腔(32)中润滑油的液面和旋转轴(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甩油凸起(11)呈刀口结构。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久哲黄潜孙北安思宇李春江翟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