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楼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27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楼宇,包括楼体,楼体的底层设有供水室,楼体的高层中设有若干个储水室,供水室中设有供水系统,储水室中设有水箱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稳流罐、稳压罐和水泵,所述稳流罐的顶部设有进水管,稳流罐的底部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市政供水管路连接,出水管与水箱系统连接,出水管上设有一稳压罐,位于稳流罐与稳压罐之间的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水箱系统包括一储水箱、一污水箱和一排污阀,所述污水箱内设有一气囊,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一排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楼宇,包含了楼宇内的供水系统和水箱系统,能够将高层楼宇中水箱内的储水进行排污处理,保障水质,且在遇火灾时,能够将污水二次利用,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楼宇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楼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对于七层以上的高层楼宇,市政供水网内的水压就不能满足高楼的供水需要,一般需要采用二次加压的供水方式。现在的高层楼宇,一般是在底层或地下室设置二次供水设备,在高层或楼顶设置水箱,通过二次供水设备往高层的水箱中供水暂存,水箱中的水再供高层用户使用或供消防使用。这种高层楼宇的供水方式,时间久后,水箱中的水质容易受污染,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水箱。但是,如果排空水箱进行清理,不但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供水,万一遇上火灾,将会因供水不足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楼宇,包含了楼宇内的供水系统和水箱系统,能够将高层楼宇中水箱内的储水进行排污处理,保障水质,且在遇火灾时,能够将污水二次利用,节省水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楼宇,包括楼体,楼体的底层设有供水室,楼体的高层中设有若干个储水室,供水室中设有供水系统,储水室中设有水箱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稳流罐、稳压罐和水泵,所述稳流罐的顶部设有进水管,稳流罐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市政供水管路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水箱系统连接,出水管上设有一稳压罐,位于稳流罐与稳压罐之间的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水箱系统包括一储水箱、一污水箱和一排污阀,所述污水箱内设有一气囊;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与储水箱上的进水孔对接,储水箱上的出水口与用户使用管路对接,储水箱的底部设有一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一吸污管、一吸污活塞、一升降杆和一浮动球,所述吸污管竖直固定在储水箱的底板下侧,吸污管的上端与储水箱的底板密封固定,所述吸污活塞可滑动地设于吸污管管腔内,位于储水箱底板与吸污活塞之间的吸污管内形成一过渡腔;所述浮动球设于储水箱内,所述升降杆贯穿储水箱的底板设置,升降杆与储水箱的底板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升降杆的上端与浮动球的底部固定,升降杆的下端与吸污活塞的顶部固定;储水箱的底板上开设有吸污孔,吸污孔的上口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吸污孔的下口与过渡腔连通,吸污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储水箱的内腔往过渡腔方向;吸污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排污孔,排污孔的内侧与过渡腔连通,排污孔的外侧通过一排污管与污水箱内的气囊连通,排污孔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过渡腔往气囊方向;所述排污阀的一端与排污管连通,另一端敞口。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腔内设有一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套接在升降杆上,回复弹簧的上端与储水箱的底板抵靠,回复弹簧的下端与吸污活塞的顶部抵靠。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系统还包括一消防阀,所述消防阀的一端与排污管连通,另一端与用户使用管路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真空抑制器。作为优选,所述污水箱的箱体上开设有通气孔。作为优选,所述稳压罐内横设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稳压罐的内腔分隔成储压腔和储水腔,所述储压腔位于储水腔上侧;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通气孔的下侧开口处设有一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位于储水腔内,当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最高极限位置时,浮球阀呈开启状态;当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最低极限位置时,浮球阀呈关闭状态;所述储压腔内设有一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增压管,所述增压管的一端设有左封盖,另一端设有右封盖,增压管的管腔内设有一隔断板,所述左封盖、隔断板和右封盖将增压管的管腔分隔成一左管腔和一右管腔,位于左封盖和隔断板之间的为左管腔,位于隔断板和右封盖之间的为右管腔;所述左管腔内设有一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与增压管的内管壁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右管腔内设有一加压活塞,所述加压活塞与增压管的内管壁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驱动活塞与加压活塞之间通过一滑杆连接,所述滑杆贯穿隔断板设置,滑杆一端与驱动活塞连接,另一端与加压活塞连接,滑杆与隔断板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驱动活塞将左管腔分隔成左驱动腔和右驱动腔,位于左封盖与驱动活塞之间的为左驱动腔,位于驱动活塞与隔断板之间为的右驱动腔;所述加压活塞将右管腔分隔成左加压腔和右加压腔,位于隔断板与加压活塞之间的为左加压腔,位于加压活塞与右封盖之间的为右加压腔;所述左封盖上贯穿设有通孔a,通孔a的内侧与左驱动腔连通,通孔a的外侧通过管件与分隔板上的通气孔连通;所述增压管的管壁上贯穿设有通孔b,通孔b的内侧与右驱动腔连通,通孔b的外侧与储压腔连通;所述增压管的管壁上贯穿设有通孔c,当驱动活塞往左封盖方向移至极限位置时,通孔c的内侧与右驱动腔连通;当驱动活塞往隔断板方向移至极限位置时,通孔c的内侧与左驱动腔连通;通孔c的外侧通过管件与分隔板上的通气孔连通;通孔c内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增压管内往通气孔方向;所述增压管的管壁上贯穿设有通孔d,所述稳压罐上贯穿设有通孔g,通孔d的内侧与左加压腔连通,通孔d的外侧通过管件与通孔g的内侧连通,通孔g的外侧与稳压罐的外部大气连通;所述右封盖上贯穿设有通孔e,通孔e的内侧与右加压腔连通,通孔e的外侧通过管件与通孔g的内侧连通,通孔e内设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外部大气往右加压腔方向;所述右封盖上贯穿设有通孔f,通孔f的内侧与右加压腔连通,通孔f的外侧与储压腔连通;通孔f内设有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右加压腔往储压腔方向。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储水箱内设置有排污机构,能够将储水箱内侧底部的杂质污染物排出,保障储水箱内的水质;2、排污管和用户使用管路之间设置有消防阀,通过开启消防阀,能将收集后的污水连通至用户使用管路,用于消防救火,起到污水二次利用的效果,节省水资源;3、利用二次供水设备中水量及压力的变化实现给稳压罐内自动补气,该水压变化可由水泵的启停引起;4、稳压罐内的充气装置自动启停,防止稳压罐内空气不足或充气过量,使得稳压罐保持较好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水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污水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稳压罐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图9是实施例二中稳压罐内驱动活塞和加压活塞右移至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二中稳压罐内驱动活塞和加压活塞左移至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1:楼体;101:供水室;102:储水室;2:稳流罐;201:进水管;202:出水管;3:稳压罐;301:分隔板;302:储压腔;303:储水腔;304:通气孔;305:通孔g;4:水泵;5:储水箱;501:进水孔;502:出水口;503:真空抑制器;6:污水箱;601:气囊;602:通气孔;7:排污机构;701:吸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楼宇,包括楼体(1),楼体(1)的底层设有供水室(101),楼体(1)的高层中设有若干个储水室(102),供水室(101)中设有供水系统,储水室(102)中设有水箱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稳流罐(2)、稳压罐(3)和水泵(4),所述稳流罐(2)的顶部设有进水管(201),稳流罐(2)的底部设有出水管(202),所述进水管(201)与市政供水管路(10)连接,所述出水管(202)与水箱系统连接,出水管(202)上设有一稳压罐(3),位于稳流罐(2)与稳压罐(3)之间的出水管(202)上设有水泵(4),其特征在于:/n所述水箱系统包括一储水箱(5)、一污水箱(6)和一排污阀(12),/n所述污水箱(6)内设有一气囊(601);/n所述储水箱(5)上设有进水孔(501)和出水口(502),所述出水管(202)与储水箱(5)上的进水孔(501)对接,储水箱(5)上的出水口(502)与用户使用管路(11)对接,储水箱(5)的底部设有一排污机构(7),所述排污机构(7)包括一吸污管(701)、一吸污活塞(702)、一升降杆(703)和一浮动球(704),所述吸污管(701)竖直固定在储水箱(5)的底板下侧,吸污管(701)的上端与储水箱(5)的底板密封固定,所述吸污活塞(702)可滑动地设于吸污管(701)管腔内,位于储水箱(5)底板与吸污活塞(702)之间的吸污管(701)内形成一过渡腔(705);所述浮动球(704)设于储水箱(5)内,所述升降杆(703)贯穿储水箱(5)的底板设置,升降杆(703)与储水箱(5)的底板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升降杆(703)的上端与浮动球(704)的底部固定,升降杆(703)的下端与吸污活塞(702)的顶部固定;储水箱(5)的底板上开设有吸污孔,吸污孔的上口与储水箱(5)的内腔连通,吸污孔的下口与过渡腔(705)连通,吸污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706),所述第一单向阀(706)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储水箱(5)的内腔往过渡腔(705)方向;吸污管(70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排污孔,排污孔的内侧与过渡腔(705)连通,排污孔的外侧通过一排污管(8)与污水箱(6)内的气囊(601)连通,排污孔内设有第二单向阀(707),所述第二单向阀(707)的可通过方向为由过渡腔(705)往气囊(601)方向;所述排污阀(12)的一端与排污管(8)连通,另一端敞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楼宇,包括楼体(1),楼体(1)的底层设有供水室(101),楼体(1)的高层中设有若干个储水室(102),供水室(101)中设有供水系统,储水室(102)中设有水箱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稳流罐(2)、稳压罐(3)和水泵(4),所述稳流罐(2)的顶部设有进水管(201),稳流罐(2)的底部设有出水管(202),所述进水管(201)与市政供水管路(10)连接,所述出水管(202)与水箱系统连接,出水管(202)上设有一稳压罐(3),位于稳流罐(2)与稳压罐(3)之间的出水管(202)上设有水泵(4),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系统包括一储水箱(5)、一污水箱(6)和一排污阀(12),
所述污水箱(6)内设有一气囊(601);
所述储水箱(5)上设有进水孔(501)和出水口(502),所述出水管(202)与储水箱(5)上的进水孔(501)对接,储水箱(5)上的出水口(502)与用户使用管路(11)对接,储水箱(5)的底部设有一排污机构(7),所述排污机构(7)包括一吸污管(701)、一吸污活塞(702)、一升降杆(703)和一浮动球(704),所述吸污管(701)竖直固定在储水箱(5)的底板下侧,吸污管(701)的上端与储水箱(5)的底板密封固定,所述吸污活塞(702)可滑动地设于吸污管(701)管腔内,位于储水箱(5)底板与吸污活塞(702)之间的吸污管(701)内形成一过渡腔(705);所述浮动球(704)设于储水箱(5)内,所述升降杆(703)贯穿储水箱(5)的底板设置,升降杆(703)与储水箱(5)的底板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升降杆(703)的上端与浮动球(704)的底部固定,升降杆(703)的下端与吸污活塞(702)的顶部固定;储水箱(5)的底板上开设有吸污孔,吸污孔的上口与储水箱(5)的内腔连通,吸污孔的下口与过渡腔(705)连通,吸污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706),所述第一单向阀(706)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储水箱(5)的内腔往过渡腔(705)方向;吸污管(70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排污孔,排污孔的内侧与过渡腔(705)连通,排污孔的外侧通过一排污管(8)与污水箱(6)内的气囊(601)连通,排污孔内设有第二单向阀(707),所述第二单向阀(707)的可通过方向为由过渡腔(705)往气囊(601)方向;所述排污阀(12)的一端与排污管(8)连通,另一端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楼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705)内设有一回复弹簧(708),所述回复弹簧(708)套接在升降杆(703)上,回复弹簧(708)的上端与储水箱(5)的底板抵靠,回复弹簧(708)的下端与吸污活塞(702)的顶部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楼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系统还包括一消防阀(13),所述消防阀(13)的一端与排污管(8)连通,另一端与用户使用管路(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楼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5)的顶部设有真空抑制器(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楼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6)的箱体上开设有通气孔(6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楼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3)内横设有一分隔板(301),所述分隔板(301)将稳压罐(3)的内腔分隔成储压腔(302)和储水腔(303),所述储压腔(302)位于储水腔(303)上侧;
所述分隔板(30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304),通气孔(304)的下侧开口处设有一浮球阀(14),所述浮球阀(14)位于储水腔(303)内,当浮球阀(14)的浮球(1401)位于最高极限位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