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竞专利>正文

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6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包括一上节、一下节及衔接上、下节的结合管,其中该上、下节与结合管间是借由衔接部凹凸插接结合成一组合筷;其中衔接部是由一凸设于所述上、下节的接合杆与所述结合管轴向贯穿的通孔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携带及组装、拆解快速、卫生,符合环保要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涉及一种易于组装、拆解及携带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工作节奏加快,人们为了节省时间,自己不开伙,而在外用餐的人逐渐增加,即外食族大量增加,连带使得卫生筷的使用日益倍增,导致制造卫生筷的树木连带遭受大量砍伐,如此长久的累积下来将对环保产生巨大的影响,且因许多的卫生筷在制造上为了使其外表看来干净美观,多用药剂加以漂白处理。这种经由药剂漂白处理过的卫生筷,经常的使用会在身体内累积一定的毒素,这种毒素对身体健康将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兼顾身体健康与环保,外食族便兴起了一股自己携带筷子的风潮。但由于筷子有一定的长度,携带上甚为不便,所以有人研发设计出一种可缩短长度的折叠筷及组合筷,以方便外食族的随身携带,可是现有的折叠筷在制造上的成本偏高,且该折叠筷的损坏率也非常高,因此非常的不符合经济效益。当前市面上所看到的组合筷多为两节式,其对使用者携带而言仍稍显过长,又因其多利用内外螺纹来相互结合,所以不管是在组装上或拆卸上,常需耗费一段不短的时间,其可说是相当的不便利,因此如果有一种筷子易于携带且又容易组装,则可大大造福外食族,使外食族更乐于携带筷子外出,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及兼顾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具有易于携带,容易拆解、卫生、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节、一下节及衔接上、下节的结合管,其中该上、下节与结合管间是借由衔接部凹凸插接结合成一组合筷。前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中衔接部是由一凸设于所述上、下节的接合杆与所述结合管轴向贯穿的通孔组成。前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中衔接部是由分别凸设于所述结合管两端的一接合杆,与分别凹设于所述上、下节中的盲孔组合。前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中衔接部是由凸设于所述结合管与下节顶端的一接合杆,及凹设于所述结合管与上节底端的盲孔组成。前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中衔接部是由分别凹设于所述结合管与下节顶端的盲孔,及凸设于所述结合管与上节底端的接合杆组成。前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中结合管表面形成有文字或图样的造型部。前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中文字或图样造型部为刻设的凹陷形态或浮凸形态。本技术易于携带及组装、拆解快速、卫生,符合环保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组合筷30——上节 31——握持段33——接合杆50——下节 51——夹持段53——接合杆54——抵靠面55——盲孔 57——盲孔59——盲孔 70——结合管71——通孔 73——接合杆75——接合杆77——接合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组合筷10主要包括一上节30、一下节50及一衔接上节30与下节50的结合管70,该结合管70间是通过衔接部以凹凸插接方式结合成一组合筷10,其中该上节30顶端为一握持段31,而其底端则凸设有一以插接方式,组设于该结合管70中的接合杆33形态的衔接部,且该接合杆33的直径是小于该握持段31,又因该接合杆33的设置可使该握持段31的底端生成一抵靠面(图中未示),并借由该抵靠面的生成,使该上节30插接于该结合管70时能更加密合。该下节50底端为一斜锥状的夹持段51,其顶端则凸设有一以插接方式,组设于该结合管70中的接合杆53形态衔接部,且该接合杆53的直径是小于该夹持段51的最大直径,又因该接合杆53的设置可使该夹持段51的顶端生成一抵靠面54,并借由该抵靠面54的生成,可使该下节50插接于该结合管70时能更加密合。该结合管70两端为一平整面,以增加该上节30、下节50与该结合管70结合时的密合度,且该结合管70表面形成有文字或图样的造型部,该文字或图样的造型部是刻设为凹陷或浮凸形态,以使该组合筷10具有广告或美观、防滑的功能。又,该结合管70内是贯穿设有一轴向通孔71形态的衔接部,且该通孔71形态的衔接部可供该上节30与下节50以插接方式结合其中。再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为上述衔接部的第一实施例,该衔接部是指凸设于上节30底端的接合杆33与该下节50顶端的接合杆53,及该结合管70内所贯穿的一通孔71,当使用者要结合该组合筷10时,只需将该上节30的接合杆33与该下节50的接合杆53,插接于该结合管70的通孔71中,即可完成组装以使用之。反之当使用者要收纳该组合筷10时,只需将该上节30的接合杆33与该下节50的接合杆53抽出该结合管70的通孔71中,即可方便的收纳。再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其为上述衔接部的第二实施例,因其主要组件皆与本技术相同,故在此不多加赘述,该衔接部是指分别凸设于该结合管70两端的一接合杆73,与分别凹设于该上节30、下节50中的一盲孔55,当使用者要结合该组合筷10时,只需将该上节30的盲孔55与该下节50的盲孔55,插接于该结合管70两端的接合杆73中,即可使用该组合筷10。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其为上述衔接部的第三实施例,因其主要组件皆与本技术相同,故在此不多加赘述。该衔接部是指凸设于该结合管70与下节50顶端的一接合杆75,及凹设于该结合管70与该上节30底端的一盲孔57,当使用者要结合该组合筷10时,只需要将该上节30、下节50插接于该结合管70内即可使用该组合筷10。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上述衔接部的第四实施例,因其主要组件皆与本技术相同,故在此不多加赘述。该衔接部是指分别凹设于该结合管70与下节50顶端的一盲孔59、及分别凸设于该结合管70与上节30底端的一接合杆77,当使用者要结合该组合筷10时,只需要将该上、下节插接于该结合管内,即可使用该组合筷1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节、一下节及衔接上、下节的结合管,其中该上、下节与结合管间是借由衔接部凹凸插接结合成一组合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节、一下节及衔接上、下节的结合管,其中该上、下节与结合管间是借由衔接部凹凸插接结合成一组合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是由一凸设于所述上、下节的接合杆与所述结合管轴向贯穿的通孔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是由分别凸设于所述结合管两端的一接合杆,与分别凹设于所述上、下节中的盲孔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组合筷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竞
申请(专利权)人:王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