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39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木工锯,包括第一锯条、第二锯条、连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外壳,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的齿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锯条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部分设置在外壳内。实现了在同时保证咬合的情况下持续切割,避免出现人工锯条单向切割时,因人工按压木料不够稳定,使得木料滚动卸力且晃动难以切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工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工锯。
技术介绍
家具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木材进行截断,以满足加工要求,但是传统加工时木材在切割过程中依靠工人手工固定再利用锯条进行切割,这样在切割过程中木材容易发生窜动,导致木材切割精度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割效率高,结构稳定的木工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工锯,包括第一锯条、第二锯条、连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外壳,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的齿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锯条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部分设置在外壳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一锯条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二锯条一侧,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丝杆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适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适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反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锯柄和压杆,所述锯柄一端连接第一锯条,另一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所述锯柄的斜面端与压杆的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一侧,所述压杆一端伸入外壳内,另一端设置在外壳外。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轴承和固定轴,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固定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锯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压杆中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一端连接锯柄,所述第一固定架沿第一锯条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锯条一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架沿着第二锯条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锯条一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第二固定槽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弹簧和压板,所述锯柄两侧设置有凸出,所述压板一端抵靠凸出,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一端设置在第一锯条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锯条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齿牙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压杆上支架到与锯柄的斜面可滑动连接一端的距离小于支架到压杆另一端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侧壁上设置有与锯柄凸出的移动轨迹适配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呈倾斜状,所述锯柄的凸出抵靠于移动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齿牙相对的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带动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提供对木料的咬合力;同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使得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切屑木料,实现了在同时保证咬合的情况下持续切割,避免出现人工锯条单向切割时,因人工按压木料不够稳定,使得木料滚动卸力且晃动难以切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木工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锯条;2、第二锯条;3、第一丝杆;4、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第一螺纹;7、第二螺纹;8、锯柄;9、压杆;10、支架;11、轴承;12、固定轴;13、第一固定架;14、第二固定架;15、第一固定槽;16、第二固定槽;17、第一弹簧;18、压板;19、连接弹簧;20、凸出;21、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一种木工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锯条、第二锯条、连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外壳,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的齿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锯条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部分设置在外壳内。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齿牙相对的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带动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提供对木料的咬合力;同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使得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切屑木料,实现了在同时保证咬合的情况下持续切割,避免出现人工锯条单向切割时,因人工按压木料不够稳定,使得木料滚动卸力且晃动难以切割。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一锯条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二锯条一侧,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丝杆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适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适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反向设置。结合上述第一锯条、第二锯条、连接装置和驱动装置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切割木料时,使用者先将木料如圆柱木料穿过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之间,操作驱动装置,此时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装置,使得第一锯条上移,第一锯条上移带动第一螺母上移,由于第一丝杆的存在,第一螺母带动第一丝杆旋转,而第一丝杆另一端的第二螺纹与适配第一螺母的第一螺纹反向,第一丝杆旋转时,带动第二螺母下移,从而带动第二锯条下移,实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对木料的上下咬合;与此同时,驱动装置还驱动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木料的切割。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第一锯条上移时,第一锯条的第一螺母会带动第一丝杆转动,而第一丝杆另一端设置的第二螺纹与适配第一螺母的第一螺纹反向,第一丝杆旋转时,带动第二螺母下移,从而带动第二锯条下移,实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对木料上下的咬合。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锯柄和压杆,所述锯柄一端连接第一锯条,另一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所述锯柄的斜面端与压杆的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一侧,所述压杆一端伸入外壳内,另一端设置在外壳外。由上述描述可知,锯柄一端连接第一锯条,一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压杆一端与锯柄斜面可滑动连接,压杆上压锯柄时,由于斜面的导向,对锯柄同时起到向上和向左的力,使得锯柄上移且左移。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轴承和固定轴,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固定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锯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压杆中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上。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支架、轴承和固定轴,使得压杆能够在支架上沿着固定轴转动,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杠杆原理,使用者下压压杆一端,从而抬起压杆另一端;设置轴承用于减小摩擦系数利于压杆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一端连接锯柄,所述第一固定架沿第一锯条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锯条一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工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锯条、第二锯条、连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外壳,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的齿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锯条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部分设置在外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锯条、第二锯条、连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外壳,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的齿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锯条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互相靠近,所述第一锯条和第二锯条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部分设置在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工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一锯条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二锯条一侧,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丝杆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适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适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反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工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锯柄和压杆,所述锯柄一端连接第一锯条,另一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所述锯柄的斜面端与压杆的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一侧,所述压杆一端伸入外壳内,另一端设置在外壳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工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轴承和固定轴,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固定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锯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压杆中部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义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立雅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