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21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该主管道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与主管道连通,并设置分流管道与主管道为垂直连接设置,并且每一分流管道的管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本装置中主管道的下方设置若干个分流管道,每一分流管道的管口均安装过滤网,这样能够将主管道内的污水进行分流过滤,效率会更高,而且即使有一处过滤网堵塞,也不会妨碍其余的过滤网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过滤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水管中的过滤网通常是为了将水中的颗粒杂物等过滤下来,但是过滤下来的颗粒杂物会集聚在水管中,并且依附在过滤网上,这样就造成了过滤网的堵塞,影响水流的流速,过滤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过滤的效率下降,而水管进口的污水源源不断的进入,过滤网的滤孔也会越来越小,严重影响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该主管道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与主管道连通,并设置分流管道与主管道为垂直连接设置,并且每一分流管道的管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所述主管道的下端为开口式结构,并且主管道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兜底管道,该兜底管道的外径大于主管道,兜底管道从主管道的底部向上可拆卸的套装在主管道的外侧壁上,兜底管道的底部封闭,并且底部外侧还安装有一推动装置,该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向上穿过兜底管道并伸入到主管道中,所述推动杆的最上端安装有圆刷板,圆刷板的边缘处则相应安装有刷毛,刷毛贴在主管道的侧壁上;所述的推动杆上还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设置在圆刷板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设置活塞板与主管道的管道内径大小适配,可整体封堵住主管道的下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的兜底管道的底部设置为圆锥体结构,所述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向上穿过圆锥体,并且设置活塞板的上端同样为圆锥体结构;活塞板上的圆锥体结构,可以方便落到上面的杂物颗粒等顺利掉落,而底部的圆锥体则可以方便杂物颗粒的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兜底管道的下端两侧还设置有排水口;配合设置的圆锥体结构,截留后的杂物可以比较顺利的从排水口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刷板与活塞板之间至少设置有10cm的间距。作为优选,所述的主管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而所述的兜底管道的上端内侧则设置有内螺纹结构,主管道与兜底管道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兜底管道共设置有四条,四条兜底管道为间隔均匀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中主管道的下方设置若干个分流管道,每一分流管道的管口均安装过滤网,这样能够将主管道内的污水进行分流过滤,效率会更高,而且即使有一处过滤网堵塞,也不会妨碍其余的过滤网工作;(2)本装置在主管道的下方设置一个外径较大的兜底管道,兜底管道的下方设置一个推动装置,推动杆能够伸入到主管道中,并且推动杆上安装带有刷毛的圆刷板以及活塞板,在活塞板的封堵作用下,主管道的下端是封闭的,主管道的污水进入后分流至分流管道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而当过滤网上附着的颗粒杂物较多的时候,可以暂时关闭主管道,通过推动装置向上推动圆刷板,使圆刷板上的刷毛扫过过滤网的表面,使附着的颗粒杂物落在活塞板上,之后下移活塞板到兜底管道中,上下振动活塞板,使刷毛上的杂物颗粒以及活塞板上的杂物颗粒均落入到兜底管道内,从而实现过滤网以及管道内壁的清洁,过滤网可以长时间使用,提高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1,该主管道1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分流管道2,分流管道2与主管道1连通,并设置分流管道2与主管道1为垂直连接设置,并且每一分流管道2的管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3;主管道1的下端为开口式结构,并且主管道1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兜底管道4,该兜底管道4的外径大于主管道1,兜底管道4从主管道1的底部向上可拆卸的套装在主管道1的外侧壁上,兜底管道4的底部封闭,并且底部外侧还安装有一推动装置5,该推动装置5的推动杆6向上穿过兜底管道4并伸入到主管道1中,推动杆6的最上端安装有圆刷板7,圆刷板7的边缘处则相应安装有刷毛8,刷毛8贴在主管道1的侧壁上;推动杆6上还安装有活塞板9,活塞板9设置在圆刷板7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设置活塞板9与主管道1的管道内径大小适配,可整体封堵住主管道1的下端部。兜底管道4的底部设置为圆锥体结构,推动装置5的推动杆向上穿过圆锥体;设置圆锥体结构可以顺利的将杂物颗粒等排出;兜底管道4的下端两侧还设置有排水口10;配合设置的圆锥体结构,截留后的杂物可以比较顺利的从排水口10排出。圆刷板7与活塞板9之间至少设置有10cm的间距;主管道1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而兜底管道4的上端内侧则设置有内螺纹结构,主管道1与兜底管道4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安装;兜底管道4共设置有四条,四条兜底管道4为间隔均匀设置。本装置中主管道的下方设置若干个分流管道,每一分流管道的管口均安装过滤网,这样能够将主管道内的污水进行分流过滤,效率会更高,而且即使有一处过滤网堵塞,也不会妨碍其余的过滤网工作;兜底管道的底部设置为圆锥体结构,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向上穿过圆锥体,并且设置活塞板的上端同样为圆锥体结构;活塞板上的圆锥体结构,可以方便落到上面的杂物颗粒等顺利掉落,而底部的圆锥体则可以方便杂物颗粒的排出。本装置在主管道的下方设置一个外径较大的兜底管道,兜底管道的下方设置一个推动装置,推动杆能够伸入到主管道中,并且推动杆上安装带有刷毛的圆刷板以及活塞板,在活塞板的封堵作用下,主管道的下端是封闭的,主管道的污水进入后分流至分流管道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而当过滤网上附着的颗粒杂物较多的时候,可以暂时关闭主管道,通过推动装置向上推动圆刷板,使圆刷板上的刷毛扫过过滤网的表面,使附着的颗粒杂物落在活塞板上,之后下移活塞板到兜底管道中,上下振动活塞板,使刷毛上的杂物颗粒以及活塞板上的杂物颗粒均落入到兜底管道内,从而实现过滤网以及管道内壁的清洁,过滤网可以长时间使用,提高过滤效率。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1),该主管道(1)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分流管道(2),所述分流管道(2)与主管道(1)连通,并设置分流管道(2)与主管道(1)为垂直连接设置,并且每一分流管道(2)的管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3);所述主管道(1)的下端为开口式结构,并且主管道(1)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兜底管道(4),该兜底管道(4)的外径大于主管道(1),兜底管道(4)从主管道(1)的底部向上可拆卸的套装在主管道(1)的外侧壁上,兜底管道(4)的底部封闭,并且底部外侧还安装有一推动装置(5),该推动装置(5)的推动杆(6)向上穿过兜底管道(4)并伸入到主管道(1)中,所述推动杆(6)的最上端安装有圆刷板(7),圆刷板(7)的边缘处则相应安装有刷毛(8),刷毛(8)贴在主管道(1)的侧壁上;所述的推动杆(6)上还安装有活塞板(9),所述活塞板(9)设置在圆刷板(7)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设置活塞板(9)与主管道(1)的管道内径大小适配,可整体封堵住主管道(1)的下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管分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1),该主管道(1)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分流管道(2),所述分流管道(2)与主管道(1)连通,并设置分流管道(2)与主管道(1)为垂直连接设置,并且每一分流管道(2)的管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3);所述主管道(1)的下端为开口式结构,并且主管道(1)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兜底管道(4),该兜底管道(4)的外径大于主管道(1),兜底管道(4)从主管道(1)的底部向上可拆卸的套装在主管道(1)的外侧壁上,兜底管道(4)的底部封闭,并且底部外侧还安装有一推动装置(5),该推动装置(5)的推动杆(6)向上穿过兜底管道(4)并伸入到主管道(1)中,所述推动杆(6)的最上端安装有圆刷板(7),圆刷板(7)的边缘处则相应安装有刷毛(8),刷毛(8)贴在主管道(1)的侧壁上;所述的推动杆(6)上还安装有活塞板(9),所述活塞板(9)设置在圆刷板(7)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设置活塞板(9)与主管道(1)的管道内径大小适配,可整体封堵住主管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余秦志林吴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