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08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右侧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与箱体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箱体、固定板、通孔、电动伸缩杆、出水管、橡胶软管、雾化喷头、水泵、转轴、螺旋叶片、隔板、进液管、电机、竖板、横板、导料板、出液阀、万向轮、箱门、支撑板、通槽和压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通常无法对使用后后的医用棉球等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导致不便于对医用垃圾进行后续处理,且通常无法自动对消毒药液进行搅拌混合,容易给医护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在普外科的治疗过程中,常需要对患者伤口先进行消毒清洗,因此需要使用到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现有的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通常无法对使用后后的医用棉球等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导致不便于对医用垃圾进行后续处理,且通常无法自动对消毒药液进行搅拌混合,容易给医护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具备能够对医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以及自动对消毒药液进行混合搅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通常无法对使用后后的医用棉球等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导致不便于对医用垃圾进行后续处理,且通常无法自动对消毒药液进行搅拌混合,容易给医护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转轴(9)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0),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6),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槽(21),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与隔板(1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转轴(9)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0),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6),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槽(21),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与隔板(1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3),所述固定板(2)远离支撑板(20)的一侧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8),所述万向轮(18)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万向轮(18)具有自锁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正表面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门(19),所述箱门(19)的左侧与箱体(1)正表面左侧的连接处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门(19)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12),所述进液管(12)表面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艳金鲜珍王冬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