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集漆装置位于两个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喷漆机构间,集漆装置可沿Y轴方向传送,包括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的集漆组件和用于对集漆组件送风的供风组件;集漆组件在X轴方向的两侧壁间具有沿Z轴方向互通的进风通道;集漆组件朝向喷漆机构的两侧分别开设多个集漆孔,且集漆孔位于进风通道内的一侧的流速大于集漆孔远离进风通道一侧的流速,用于使漆雾通过集漆孔进入进风通道内;供风组件位于集漆组件的Z轴方向的顶部;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9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双面放置的产品进行同时涂装,并且可避免产品被另一侧的漆雾包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漆
,尤其是指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输送链是在空间连续输送物料的设备,物料装在专用箱体或支架上沿预定轨道运行。线体可在空间上下坡和转弯,布局方式自用灵活,占地面积小。悬挂链输送机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是由链条﹑轨道﹑吊具﹑支架﹑传动座和调整座等组件组成,在涂装生产线上可实现电泳、涂装自动连线的生产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涂装厂内。适用于这种产线的挂具则对产品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产品涂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已知申请号为201810972265.6的专利申请中提到一种圆形挂具,该设计有效提高了挂具的空间利用,提升挂具的装载量,但是该挂具不适用于涂装,尤其是异型外饰件涂装的产线上,如三角窗饰条、中柱饰板等;又已知申请号为201621013167.2的专利申请中提到的一种导轨电泳涂装挂具和申请号为201420042182.4的专利申请中提到的一种汽车后三角饰条涂装挂具,该设计可满足异型产品的各调转喷涂角度的需求,以及考虑到产能和效益的需求充分利用了挂具的正反面,为产线的生产提高了效益,但是上述两个方案在喷涂产品其中一面时,漆雾将附着与产品的另外一面,提高了产品喷漆的均匀度,导致产品两面的喷漆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解决因静电吸附导致漆雾反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所述集漆装置位于两个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喷漆机构间,所述集漆装置可沿Y轴负方向传送,包括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的集漆组件和用于对所述集漆组件送风的供风组件;所述集漆组件在X轴方向的两侧壁间具有沿Z轴方向互通的进风通道;所述集漆组件朝向喷漆机构的两侧分别开设多个集漆孔,且所述集漆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的流速大于所述集漆孔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的流速,用于使漆雾通过所述集漆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供风组件位于所述集漆组件的Z轴方向的顶部;所述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正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9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漆组件,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并在集漆组件上设置集漆孔,以及在集漆组件顶部设置供风组件,在供风组件的风力作用下,漆雾将进入进风通道中而被进行收集,且集漆组件双面均设置有集漆孔,进而能够使集漆组件两侧的产品在分别进行喷漆时,由于集漆孔两侧具有流速差,根据伯努利原理,漆雾均能够通过集漆孔被吸入进风通道中。其中,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之间具有角度小于90°的第一夹角,能够避免漆雾依次穿过两个集漆孔而附着于另一侧的产品上。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在集漆组件两侧同时进行喷漆,提高了产品的喷漆效率,并且可对漆雾进行收集,并且避免其中一侧的漆雾反包于另一侧的产品上,提高了产品喷漆的均匀度,确保了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2的右视图;图7为图6中B-B面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标号说明:1、集漆装置;2、喷漆机构;3、集漆组件;30、进风通道;31、集漆孔;32、第一集漆板;321、第一面;322、第二面;33、第二集漆板;331、第三面;332、第四面;34、挂架;35、连接件;4、供风组件;5、固定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8,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所述集漆装置位于两个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喷漆机构间,所述集漆装置可沿Y轴负方向传送,包括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的集漆组件和用于对所述集漆组件送风的供风组件;所述集漆组件在X轴方向的两侧壁间具有沿Z轴方向互通的进风通道;所述集漆组件朝向喷漆机构的两侧分别开设多个集漆孔,且所述集漆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的流速大于所述集漆孔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的流速,用于使漆雾通过所述集漆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供风组件位于所述集漆组件的Z轴方向的顶部;所述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正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9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由于集漆孔两侧具有流速差,根据伯努利原理,集漆孔两侧形成气压差,即集漆孔位于进风通道内的一侧的压力小于集漆孔的另一侧的压力,使漆雾由大压力一侧流动至小压力一侧,多余的漆雾将全部进入进风通道内进行收集。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漆组件,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并在集漆组件上设置集漆孔,以及在集漆组件顶部设置供风组件,在供风组件的风力作用下,漆雾将进入进风通道中而被进行收集,且集漆组件双面均设置有集漆孔,进而能够使集漆组件两侧的产品在分别进行喷漆时,由于集漆孔两侧具有流速差,根据伯努利原理,漆雾均能够通过集漆孔被吸入进风通道中。其中,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之间具有角度小于90°的第一夹角,能够避免漆雾依次穿过两个集漆孔而附着于另一侧的产品上。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在集漆组件两侧同时进行喷漆,提高了产品的喷漆效率,并且可对漆雾进行收集,并且避免其中一侧的漆雾反包于另一侧的产品上,确保了产品品质。进一步的,所述集漆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具有第一口径,所述集漆孔在X轴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具有第二口径;所述第一口径小于所述第二口径。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口径小于第二口径,能够增大集漆孔两侧的压力差,确保漆雾均能够进入进风通道内。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集漆孔的进口之间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第二口径的两倍。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相邻集漆孔的进口之间距离为第二口径的两倍,能够使漆雾收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集漆组件包括第一集漆板、第二集漆板、挂架和用于与传送轨道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第一集漆板和所述第二集漆板分别装设于所述挂架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集漆板和所述第二集漆板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集漆孔;所述连接件装设于所述挂架的Z轴方向上。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一集漆板和第二集漆板,用于分别放置待喷漆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喷漆效率;设置连接件,能够将挂架、第一集漆板和第二集漆板与传送轨道连接,以使第一集漆板和第二集漆板自动传送喷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漆板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具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弧面,所述第一集漆板背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呈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漆板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具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弧面,所述第二集漆板背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呈平面。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集漆板和第二集漆板位于进风通道内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所述集漆装置位于两个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喷漆机构间,所述集漆装置可沿Y轴负方向传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的集漆组件和用于对所述集漆组件送风的供风组件;/n所述集漆组件在X轴方向的两侧壁间具有沿Z轴方向互通的进风通道;/n所述集漆组件朝向喷漆机构的两侧分别开设多个集漆孔,且所述集漆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的流速大于所述集漆孔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的流速,用于使漆雾通过所述集漆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内;/n所述供风组件位于所述集漆组件的Z轴方向的顶部;/n所述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正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所述集漆装置位于两个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喷漆机构间,所述集漆装置可沿Y轴负方向传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喷漆产品的集漆组件和用于对所述集漆组件送风的供风组件;
所述集漆组件在X轴方向的两侧壁间具有沿Z轴方向互通的进风通道;
所述集漆组件朝向喷漆机构的两侧分别开设多个集漆孔,且所述集漆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的流速大于所述集漆孔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的流速,用于使漆雾通过所述集漆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内;
所述供风组件位于所述集漆组件的Z轴方向的顶部;
所述集漆孔的轴线与Y轴正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漆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一侧具有第一口径,所述集漆孔在X轴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具有第二口径;
所述第一口径小于所述第二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集漆孔的进口之间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第二口径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漆雾反包的集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漆组件包括第一集漆板、第二集漆板、挂架和用于与传送轨道连接的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胤达,胡勇,尚贵才,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汽车铝件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