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07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帽体和筒体、固定的穿设于帽体中的进气管、固定的穿设于筒体中的气液传导套;气液传导套包括一端与进气管连通的内轴套、固定的套设于内轴套外侧的且部分穿出筒体的外轴套、设于内轴套和外轴套之间的第一环形进液腔;外轴套环抵于筒体中,外轴套包括环形凹设于其外侧周部的凹环、多个开设于凹环上的且与第一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一进液口;装置还包括设于凹环和筒体之间的第二环形进液腔、开设于筒体上的且与第二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与内轴套另一端连通的文丘里雾化喷嘴、固连于外轴套伸出端中的喷管,进气管用于通入压力可调的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雾化装置,进液均匀,雾化颗粒小,雾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食品及化工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饮料行业或医疗行业,往往需要对液体进行雾化处理,以制得所需要的雾化液滴。然而现在很多情况下雾化的效果并不理想,常见的雾化装置都是将液体进行增压或者增流量来实现雾化效果,这样往往导致能耗较大,并且雾化不均匀或雾化的液体“颗粒”过大,导致雾化不达标,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进液均匀,雾化颗粒小,雾化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帽体和筒体、固定的穿设于所述帽体中的进气管、固定的穿设于所述筒体中的气液传导套;所述气液传导套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轴套、固定的套设于所述内轴套外侧的且部分穿出所述筒体的外轴套、设于所述内轴套和所述外轴套之间的第一环形进液腔;所述外轴套环抵于所述筒体中,所述外轴套包括环形凹设于其外侧周部的凹环、多个开设于所述凹环上的且与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凹环和所述筒体之间的第二环形进液腔、开设于所述筒体上的且与所述第二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内轴套另一端连通的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文丘里雾化喷嘴、固连于所述外轴套伸出端中的且与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连通的喷管;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用于在气体经过时产生负压,并吸入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液体;所述进气管,用于通入压力可调的气体。>优选地,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中开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轴套和所述喷管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的吸液孔;所述第一通孔沿远离所述内轴套的方向先逐渐收缩再保持不变再逐渐扩张。更优选地,所述喷管中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相同的轴心线。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进液口间隔均匀排列的环设于所述凹环上。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帽体和所述筒体之间的密封环、用于依次连接所述帽体、所述密封环和所述筒体的固定螺栓。更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环内侧的且抵设于所述帽体内端面和所述气液传导套之间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进气管上。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套和所述喷管分别用于封堵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轴向的两端。优选地,所述筒体同轴连接在所述帽体的开口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雾化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环形进液腔,并在凹环上设置多个用于同时对第一环形进液腔进液的第一进液口,使得进液均匀;通过文丘里雾化喷嘴吸入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液体进行雾化,气液混合均匀,且雾化颗粒小;通过调节进气管中的气体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雾化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剖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爆炸图。其中:1、帽体;2、筒体;3、进气管;4、气液传导套;41、内轴套;42、外轴套;43、第一环形进液腔;44、凹环;45、第一进液口;5、第二环形进液腔;6、第二进液口;7、文丘里雾化喷嘴;71、第一通孔;72、吸液孔;8、喷管;81、第二通孔;9、密封环;10、固定螺栓;11、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2所示,上述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从上往下(图1中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帽体1和筒体2、固定的穿设于帽体1中的进气管3、固定的穿设于筒体2中的气液传导套4。筒体2同轴连接在帽体1的开口端,即帽体1的下端。进气管3则固定的穿设于帽体1的端盖中。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3的上端向上穿出帽体1,气液传导套4的下端则向下穿出筒体2。帽体1、筒体2、进气管3和气液传导套4同轴排列。参见图1所示,上述气液传导套4包括上端与进气管3下端连通的内轴套41、固定的套设于内轴套41外侧的且下端穿出筒体2的外轴套42、设于内轴套41和外轴套42之间的第一环形进液腔43。即内轴套41的外侧周部和外轴套42的内侧周部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内轴套41和外轴套42同轴排列。上述外轴套42沿其周向侧部环抵于筒体2中,外轴套42包括环形凹设于其外侧周部的凹环44、多个开设于凹环44上的且与第一环形进液腔43连通的第一进液口45。在本实施例中,外轴套42的外径与筒体2的内径相同。多个第一进液口45间隔均匀排列的环设于凹环44上,通过这个设置,凹环44中的液体能够通过多个第一进液口45同时且均匀的进入第一环形进液腔43中。上述一种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凹环44和筒体2之间的第二环形进液腔5、开设于筒体2上的且与第二环形进液腔5连通的第二进液口6。通过第二进液口6向第二环形进液腔5中输入液体,使得第二环形进液腔5中的液体能够通过多个第一进液口45同时且均匀的进入第一环形进液腔43中。上述一种雾化装置,还包括与内轴套41下端连通的且位于第一环形进液腔43中的文丘里雾化喷嘴7、固连于外轴套42伸出端中的且与文丘里雾化喷嘴7连通的喷管8。文丘里雾化喷嘴7用于在气体经过时产生负压,并吸入第一环形进液腔43中的液体,使气液混合均匀,且雾化颗粒小。在本实施例中,喷管8螺纹连接在外轴套42的伸出端中。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文丘里雾化喷嘴7中开设有上下两端分别与内轴套41下端和喷管8上端连通的第一通孔71、以及用于连通第一通孔71和第一环形进液腔43的吸液孔72,吸液孔72沿左右方向连通第一通孔71和第一环形进液腔43。上述第一通孔71沿远离内轴套41的方向(即从上往下)先逐渐收缩再保持不变再逐渐扩张,吸液孔72的左端连通在该扩张段上。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喷管8中开设有与第一通孔71连通的第二通孔81,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81具有相同的轴心线。第二通孔81的上端与第一通孔71的下端连通。上述进气管3用于通入压力可调的气体。通过调节进气管3中的气体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雾化效果,以实现高效的雾化。上述一种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帽体1和筒体2之间的密封环9、用于依次连接帽体1、密封环9和筒体2的固定螺栓10。通过设置密封环9,能够保证帽体1和筒体2之间的密封性。上述一种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密封环9内侧的且抵设于帽体1内端面和气液传导套4上端之间的密封套11,密封套11套设于进气管3上。通过设置密封套11,能够保证帽体1与气液传导套4之间的密封性。参见图1所示,上述密封套11和喷管8分别用于封堵第一环形进液腔43轴向的两端。即密封套11用于封堵第一环形进液腔43的上端,喷管8则用于封堵第一环形进液腔43的下端。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液体通过筒体2上的第二进液口6进入,并沿着筒体2与气液传导套4之间的第二环形进液腔5流入第一环形进液腔43中。雾化时,将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由进气管3引入,并经过内轴套41进入雾化喷嘴中,通过雾化喷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帽体和筒体、固定的穿设于所述帽体中的进气管、固定的穿设于所述筒体中的气液传导套;/n所述气液传导套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轴套、固定的套设于所述内轴套外侧的且部分穿出所述筒体的外轴套、设于所述内轴套和所述外轴套之间的第一环形进液腔;/n所述外轴套环抵于所述筒体中,所述外轴套包括环形凹设于其外侧周部的凹环、多个开设于所述凹环上的且与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一进液口;/n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凹环和所述筒体之间的第二环形进液腔、开设于所述筒体上的且与所述第二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n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内轴套另一端连通的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文丘里雾化喷嘴、固连于所述外轴套伸出端中的且与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连通的喷管;/n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用于在气体经过时产生负压,并吸入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液体;/n所述进气管,用于通入压力可调的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帽体和筒体、固定的穿设于所述帽体中的进气管、固定的穿设于所述筒体中的气液传导套;
所述气液传导套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轴套、固定的套设于所述内轴套外侧的且部分穿出所述筒体的外轴套、设于所述内轴套和所述外轴套之间的第一环形进液腔;
所述外轴套环抵于所述筒体中,所述外轴套包括环形凹设于其外侧周部的凹环、多个开设于所述凹环上的且与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一进液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凹环和所述筒体之间的第二环形进液腔、开设于所述筒体上的且与所述第二环形进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内轴套另一端连通的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文丘里雾化喷嘴、固连于所述外轴套伸出端中的且与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连通的喷管;
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用于在气体经过时产生负压,并吸入所述第一环形进液腔中的液体;
所述进气管,用于通入压力可调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雾化喷嘴中开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轴套和所述喷管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勇陆健峰施晨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