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双转子粉磨机去贴壁效应的外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6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双转子粉磨机去贴壁效应的外转子,设置于内转子外围,外转子包括上、下支撑圈、以及多个进风反击叶片,进风反击叶片沿着上、下支撑圈之间的环形空间的周向均匀分布,进风反击叶片为楔形片,沿着外转子直径向外延伸方向厚度减小,相邻两进风反击片形成进风通道,进风反击叶片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迎风面与外转子轴线的夹角为60°,背风面与外转子轴线的夹角为7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内壁物料附着问题,转速提高,提升产品细度;取消了廽转筛,减少堵筛现象,提高设备运行率;负压运行,没有灰尘向外扩散,环保效果好;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设备运行平稳,无堵筛现象,无因贴壁产生的瞬时减速和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双转子粉磨机去贴壁效应的外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转子粉磨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双转子粉磨机去贴壁效应的外转子。
技术介绍
双转子粉磨机是石灰石(碳酸钙)粉碎加工的主要设备,石灰石在冲击速度达到30m/s时,就会产生裂痕被破碎。其粒度的大小与冲击速度具有正比例的关系,即冲击速度越高,粒度越小。如在加工水泥或矿粉时,其产品粒度小于200目,即小于0.074mm。一般的进料粒度30mm左右时,物料所需要的冲击速度大于80m/s,才能达到产品标准。由于高速重载,中心立轴直径大,配套轴承直径也大,线速度高,极易发热损毁。为此,双转子粉磨机将原始的只有一个冲击速度--正面冲击,改为由两个冲击复合,也就是内转子冲击,外转子反击。物料所受到的冲击约等于这两个冲击的叠加。内转子冲击的转速受到轴承极限转速的限制,双转子粉磨机的大直径轴承的极限转速都在1000rpm(1000转/分)左右,不可能无限提高,内转子的线速度只能达到50--60m/s,其余的冲击只能靠外转子弥补。物料被内转子抛撒,高速冲向外转子,外转子逆向反击。物料在内转子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双转子粉磨机去贴壁效应的外转子,设置于双转子粉磨机的内转子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以及多个进风反击叶片,所有进风反击叶片沿着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下支撑圈之间的环形空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进风反击叶片为楔形片,沿着所述外转子直径向外延伸方向所述进风反击叶片厚度减小,任意相邻两所述进风反击片间隔设置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反击叶片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迎风面与所述外转子轴线的夹角为60°,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外转子轴线的夹角为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双转子粉磨机去贴壁效应的外转子,设置于双转子粉磨机的内转子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以及多个进风反击叶片,所有进风反击叶片沿着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下支撑圈之间的环形空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进风反击叶片为楔形片,沿着所述外转子直径向外延伸方向所述进风反击叶片厚度减小,任意相邻两所述进风反击片间隔设置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反击叶片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迎风面与所述外转子轴线的夹角为60°,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外转子轴线的夹角为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珍吴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