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3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包括床体及支架,支架设于床体底部,支架的顶端与床体固定连接,支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床体设有支撑板和导板,导板固定于支撑板下侧,导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滑座,滑座的上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滑座的下端与导板滑动连接,导板上设置有用于传动滑座移动的转轴;滑座的侧面沿床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伸缩支撑机构,伸缩支撑机构远离滑座的一端上设有锁紧组件,滑座的底部设有操作板,操作板的一端与滑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滑座上设置有伸缩支撑机构以及锁紧组件,能够提升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灵活性,操作板能够用于放置辅助器件,避免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占用床位空间,灵活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
技术介绍
介入科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目前,在心内科介入治疗时,需要使用到如用于支撑手臂的扶手、用于造影的造影机、用于放置消毒盒的支架、用于固定介入导管的支架等辅助器件,这些器件往往是滑动设置在床体的边缘,或用固定部件固定在床体的边缘,这样会对床体的可使用空间造成挤压,尤其是不同患者的体宽存在差异,如果将这些部件固定在床体边缘,会影响介入治疗的灵活性,尤其是通过不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床体边缘的部件,还会影响患者的上下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灵活性高的心内科介入治疗手术操作台。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支架(3),所述支架(3)设于所述床体底部,所述支架(3)的顶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的底部设有移动轮(4);/n所述床体设有支撑板(1)和导板(2),所述导板(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下侧,所述导板(2)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设有滑座(5),所述滑座(5)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1)滑动连接,所述滑座(5)的下端与所述导板(2)滑动连接,所述导板(2)上设置有用于传动所述滑座(5)移动的转轴(11);/n所述滑座(5)的侧面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伸缩支撑机构(8),所述伸缩支撑机构(8)远离所述滑座(5)的一端上设有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支架(3),所述支架(3)设于所述床体底部,所述支架(3)的顶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的底部设有移动轮(4);
所述床体设有支撑板(1)和导板(2),所述导板(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下侧,所述导板(2)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设有滑座(5),所述滑座(5)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1)滑动连接,所述滑座(5)的下端与所述导板(2)滑动连接,所述导板(2)上设置有用于传动所述滑座(5)移动的转轴(11);
所述滑座(5)的侧面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伸缩支撑机构(8),所述伸缩支撑机构(8)远离所述滑座(5)的一端上设有锁紧组件,所述滑座(5)的底部设有操作板(9),所述操作板(9)的一端与所述滑座(5)的底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5)与所述导板(2)之间设有导柱(6),所述导柱(6)的上端与所述滑座(5)固定连接,所述导柱(6)的下端与所述导板(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2)的上壁上设有行走槽(7),所述导柱(6)的下端与所述行走槽(7)之间设有支撑轮(10),所述支撑轮(10)与所述导柱(6)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雪梅徐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