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民芝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2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包括推车外壳、推杆、支撑杆、隔板、吸收板、底座、固定架、放置腔、车轮、电机、固定板、消毒灯管、盖板、横板、放置架、卡板、丝杠、回收箱、回收口、抽风机和风管。在横板上的放置架上安装银针包,盖板和固定板顶部一侧卡合,紫外线的消毒灯管电路连通,对银针照射消毒,电机转动带动横板上移,在推车外壳一侧移动卡板取出银针包;在使用时,废弃的物品经过回收口进入回收箱内,放置腔内可放置艾草等药材,将使用后的艾灸装置放置在吸收板一侧,抽风机经过风管过滤烟尘,便于艾灸装置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推车装置,具体是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属于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技术介绍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推车为便于针灸治疗需要放置若干银针,缺乏对银针的消毒结构,放置银针时容易造成银针的交叉感染,取出银针操作不便,且废弃的物品没有独立的存放装置,不利于废弃物品的回收,利用艾灸治疗时,不能及时对艾灸装置滤烟回收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包括推车外壳、隔板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接有推车外壳,所述推车外壳内腔固接有隔板,所述隔板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外壳(1)、隔板(4)和底座(6),所述底座(6)顶部固接有推车外壳(1),所述推车外壳(1)内腔固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回收箱(17)和横板(14),所述横板(14)安装在丝杠(16)上,所述丝杠(16)底部固接有电机(10);/n所述隔板(4)底部安装有吸收板(5)和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右侧安装有消毒灯管(12)和固定板(11),且所述底座(6)底部安装有车轮(9),所述车轮(9)一侧安装有抽风机(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外壳(1)、隔板(4)和底座(6),所述底座(6)顶部固接有推车外壳(1),所述推车外壳(1)内腔固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回收箱(17)和横板(14),所述横板(14)安装在丝杠(16)上,所述丝杠(16)底部固接有电机(10);
所述隔板(4)底部安装有吸收板(5)和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右侧安装有消毒灯管(12)和固定板(11),且所述底座(6)底部安装有车轮(9),所述车轮(9)一侧安装有抽风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外壳(1)左侧固接有推杆(2),所述推杆(2)上方的推车外壳(1)顶部侧壁内开始有回收口(18),所述回收口(18)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固接在隔板(4)顶部,且两个所述支撑杆(3)之间套接有回收箱(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顶部嵌合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顶部固接有丝杠(16)一端,所述丝杠(16)另一端贯穿隔板(4)后固接在推车外壳(1)内腔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民芝
申请(专利权)人:齐民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