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0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相连接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远离所述手柄的一段为针头段,所述针头段弯曲呈弧形,所述针头段的端面为斜面;所述针头段上设有用于吸入积液的引流口,所述穿刺针内部设有与所述引流口相通的第一引流通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相通的第二引流通道,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完成鼓膜穿刺和吸引抽液的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操作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手柄、针头段弯曲和端面倾斜等结构,大幅提升鼓膜穿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
技术介绍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是耳闷、听力下降,其主要表现为中耳鼓室积液,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鼓膜穿刺。由于没有专用的鼓膜穿刺器材,目前医院经常使用的是长注射器针头或鼓膜切开刀,选取鼓膜穿刺部位后由操作医生进行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然后使用吸引管进行抽液。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1、操作不便。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先穿刺或切开鼓膜后,再使用吸引管进行抽液,需要分两个步骤进行,增加了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操作次数,同时也增加了创面污染引起术后化脓等的风险。另外,目前穿刺过程中,将鼓膜穿刺针直接连接在吸引管上来进行抽液,这种方式气密性差容易漏气,且没有可以握持的部位,在操作时吸引管容易脱落,导致分泌物溢出污染台面。操作者操作时需要用手捏住吸引管,极其不便,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容易造成误伤。2、安全性低。使用鼓膜切开刀或注射器针尖穿刺鼓膜时,由于其末端斜面过长,且无穿刺深度提醒,容易在穿刺时损伤患鼓岬或鼓室内其他组织,造成患者疼痛,且误伤组织还会引起鼓膜、鼓室内出血,影响操作安全性。3、适配性差。人体外耳道呈一定弧度弯曲,目前常用的鼓膜切开刀末端和注射器针头都是直头的,且长度普遍过长。直头的鼓膜切开刀和注射器针头不能与耳道良好的贴合,在伸入耳道内时会反复摩擦患者的外耳道壁,容易引起皮肤血肿形成,增加患者痛苦。而器械长度过长则会直接影响穿刺时的稳定性,导致误伤的风险提高。4、样本收集困难。目前的鼓膜穿刺过程中,当需要将分泌物移送检查时,需要在穿刺鼓膜后使用注射器人工抽吸,此时一般需要另一位医护人员协助完成,操作上很不方便,而且往往收集的样本量少,不能满足检查所需。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专用的鼓膜穿刺器材,在鼓膜穿刺过程中存在着操作不便、安全性低、适配性差和样本收集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本技术可同时完成鼓膜穿刺和吸引抽液的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柄、针头段弯曲和端面倾斜等结构,大幅提升鼓膜穿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包括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相连接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远离所述手柄的一段为针头段,所述针头段弯曲呈弧形,所述针头段的端面为斜面;所述针头段上设有用于吸入积液的引流口,所述穿刺针内部设有与所述引流口相通的第一引流通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相通的第二引流通道,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通。优选地,所述针头段侧面靠近端面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圆弧形的保护凸起,所述保护凸起与所述针头段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8-2mm,所述保护凸起的厚度为0.2-0.3mm。优选地,所述针头段的侧面沿所述针头段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刻度标识。优选地,所述手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通的释压孔。优选地,所述鼓膜穿刺吸引器还包括连接管和样本收集袋,所述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样本收集袋。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密闭夹。优选地,所述手柄的侧面设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穿刺针的长度为40-45mm,直径为1-1.8mm。优选地,所述针头段弯曲所成弧形的角度为150°-155°;所述针头段端面倾斜的角度为45°,且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优选地,所述负压连接口位于所述手柄远离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且所述负压连接口为环形接口。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负压连接口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这样在使用穿刺针穿刺鼓膜时,就可以同时完成抽取积液的操作,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操作次数,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且可降低多次操作所带来的感染风险,安全性更高。本技术将针头段设置为弯曲的弧形结构,更贴合于人体的耳道结构,能减少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对外耳道壁及其他部位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更高。针头段端面倾斜的结构,能使穿刺过程更加稳定。医生在穿刺过程中可手持手柄进行操作,能够稳定的握持所述鼓膜穿刺吸引器,方便施力,保证鼓膜穿刺过程的稳定进行,提升鼓膜穿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针头段侧面设有保护凸起。保护凸起可阻挡穿刺针进一步刺入鼓室内,可有效防止操作不慎刺伤鼓室深部结构,使鼓膜穿刺过程更加安全。3、针头段的侧面设有刻度标识。刻度标识可帮助操作者明确伸入的深度,提高安全性。4、手柄的侧面设有释压孔。释压孔可平衡第二引流通道内的气压,可防止穿刺操作过程中压力增加过大时对外耳道、鼓膜、鼓室内造成压力性损伤。5、样本收集袋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引流通道连通。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积液吸取到样本收集袋中,在穿刺过程中即可完成样本收集操作,可大幅简化样本收集过程的操作,操作便捷。且单次操作即可收集足量的样本,避免了反复多次操作导致样本污染,解决了样本收集困难的技术问题。6、在连接管上设有密闭夹,密闭夹用于在样本收集完毕后封闭样本收集袋,防止样本受到污染。7、手柄的侧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可增大手部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医生在握持所述鼓膜穿刺吸引器时更加稳定,进而使得鼓膜穿刺过程稳定进行。8、穿刺针的长度为40-45mm,该长度能满足穿刺要求,且长度适中、不至于过长,可提高穿刺过程的稳定性,减少误伤现象。穿刺针的直径1-1.8mm,该直径范围的穿刺针可满足大部分的穿刺吸引需求,且可将穿刺针直径设置为1mm以贴合儿童的耳道大小。9、针头段弯曲角度为150°-155°,该角度设置符合外耳道正常生理弯曲形态,可避免操作时损伤外耳道下壁皮肤,减少副损伤发生。针头段端面的倾斜角度为45°,该结构可有效刺入鼓室内而不损伤鼓室内部结构,更加安全。10、负压连接口位于手柄远离穿刺针的一端,可方便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负压连接口为环形接口,可与目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相适配,且连接方便、快速、牢固、方便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11-负压连接口,12-释压孔,13-防滑纹,2-穿刺针,21-针头段,211-保护凸起,3-连接管,4-样本收集袋,5-密闭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包括手柄1以及与手柄1相连接的穿刺针2,手柄1近似呈圆柱形,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手柄1的一端与穿刺针2的端部相连接。穿刺针2远离手柄1的一段为针头段21,针头段21弯曲呈弧形,且针头段21的端面为斜面。具体的,手柄1与穿刺针2同轴设置,且手柄1和穿刺针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穿刺针2末段向上弯曲延伸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相连接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远离所述手柄的一段为针头段,所述针头段弯曲呈弧形,所述针头段的端面为斜面;所述针头段上设有用于吸入积液的引流口,所述穿刺针内部设有与所述引流口相通的第一引流通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相通的第二引流通道,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膜穿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相连接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远离所述手柄的一段为针头段,所述针头段弯曲呈弧形,所述针头段的端面为斜面;所述针头段上设有用于吸入积液的引流口,所述穿刺针内部设有与所述引流口相通的第一引流通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相通的第二引流通道,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膜穿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段侧面靠近端面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圆弧形的保护凸起,所述保护凸起与所述针头段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8-2mm,所述保护凸起的厚度为0.2-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膜穿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段的侧面沿所述针头段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刻度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膜穿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王仁昊史剑波陈枫虹杨钦泰麦飞王春利王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祈福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