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莉丹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95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属于水环保领域。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包括池体、堵头、翻板、连接臂、摆臂、拉伸部和重力球,池体包括内池和外池,内池和外池之间开设有容纳槽,池体左端靠底侧开设有排污口,堵头包括塞头、磁铁和把手,塞头套设于排污口内,塞头与排污口之间具有密封性,它可以实现将下层的沉淀物由右至左冲击至排污口,有效提高排污效率,有效保证了排污口堵塞与翻板倾斜可联动进行,翻板根据水位变化而改变开闭状态,沉淀物不易堆积在排污口附近位置,提高池内清洁度,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无触电风险,且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
本申请属于水环保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
技术介绍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在沉淀池的工作时,靠近排污口的水流会对底部的沉淀物产生冲刷效果,带动沉淀物排出,但越是远离排污口的水流其水流方向月趋于水平,对底层的沉淀物冲刷效果不佳,导致我们经常看到远离排污口的底层沉淀物总是容易积累,不易被清除。因此为改善沉淀效果、提高水处理效率,就需要对沉淀池本体底的污泥进行定期清理,目前对沉淀池本体污泥进行清理一般采用污泥机与人力相结合进行清理,存在清除污泥过程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沉淀池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内容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它可以实现将下层的沉淀物由右至左冲击至排污口,有效提高排污效率,它可以实现有效保证了排污口堵塞与翻板倾斜可联动进行,它可以实现翻板根据水位变化而改变开闭状态,它可以实现沉淀物不易堆积在排污口附近位置,提高池内清洁度,它可以实现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无触电风险,且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包括池体、堵头、翻板、连接臂、摆臂、拉伸部和重力球。池体包括内池和外池,内池和外池之间开设有容纳槽,池体左端靠底侧开设有排污口。堵头包括塞头、磁铁和把手,塞头套设于排污口内,塞头外端套设有密封槽,使塞头与排污口之间具有密封性,把手方便操作者转动堵头。翻板包括板体-a和转轴-b,转轴-b贯穿板体-a并位于板体-a两侧,转轴-b转动连接在内池内,转轴-b外端套设有密封圈,使翻板与内池内壁保持动密封,翻板翻转呈倾斜状时,池内沉淀物正常沉淀至底侧,翻板左端与内池左侧壁接触,翻板右端与内池右侧壁之间设有冲击口,翻板翻转呈水平状时,上层水流通过冲击口冲击底层,使底层水流由右侧至左侧流动,增大对底层沉淀物的带动力。转轴-b一端贯穿内池侧壁与连接臂上端固定连接。连接臂下端部开设有滑槽,连接臂下端与摆臂轴孔连接,使摆臂在水平移动的状态下可带动连接臂绕转轴-b转动。拉伸部固定连接在摆臂右端与外池内壁之间,拉伸部为弹簧,翻板呈水平状态时,弹簧呈松弛状态。翻板、连接臂和拉伸部均位于容纳槽内。重力球位于内池内并没于水面以下,重力球与摆臂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绳,重力球下降时拉动摆臂向左侧移动。进一步的,外池左侧壁开设有磁铁出入口,磁铁出入口可使磁铁进入容纳槽内,减小占有空间。进一步的,磁铁长度大于塞头距摆臂在外池左侧壁上投影点的距离,使磁铁转动后可吸引摆臂向左侧移动。进一步的,翻板数量为块,翻板包括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结构相同,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的转轴-b长度依次由短至长,使与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连接的摆臂不会干涉。进一步的,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依序从左至右首尾贴合分布,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相对水平面高度相同,第一翻板保持水平状态时左端与内池左侧壁接触,第三翻板与内池右侧壁之间为冲击口,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呈水平状态时,上层水流只能通过冲击口进入底层。进一步的,板体-a垂直截面为梯形,使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翻转时不会互相干涉。进一步的,连接臂数量为三个,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为相同的部件,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分别与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摆臂数量为三个,摆臂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为相同的部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分别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轴孔连接,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依次由前至后排列。进一步的,摆臂为空心结构,摆臂左端固设有铁块,减轻摆臂的重量,使摆臂更易被吸引和拉动。进一步的,重力球包括第一重力球、第二重力球和第三重力球,第一重力球、第二重力球和第三重力球分别与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连接,第一重力球、第二重力球和第三重力球在内池内高度依次由低至高,第一重力球、第二重力球和第三重力球均没于水面以下,当池内水位下降时,重力球受到的池水浮力消失,摆臂被重力球拉动,克服拉伸部的拉力向左侧移动,使翻板打开,达到翻板根据水位变化而改变开闭状态。进一步的,内池左侧外壁固设有挡块,挡块数量为三个,挡块可改变绳的曲线,使绳拉动摆臂的方向趋于水平,有利于拉动摆臂。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沉淀池排污时,上层水由冲击口排入下层,将下层的沉淀物由右至左冲击至排污口,使底部的沉淀物受到的水流冲击力最大化,有效提高排污效率。(2)本方案堵头设有磁铁,当堵头封闭排污口时,将堵头绕排污口轴心旋转,将磁铁靠近摆臂一侧,摆臂被磁铁吸引,摆臂靠近磁铁运动并带动翻板翻转,翻板翻转使池内沉淀正常进行,当排污口需打开时,转动堵头使磁铁回正并取出堵头,摆臂由于不受磁铁吸引,被拉伸部的拉力拉回复位,翻板转动至水平状态,使上层水只经过冲击口才达到底层,有效保证了排污口堵塞与翻板倾斜可联动进行。(3)本方案重力球没于水面以下,当池内水位下降时,重力球受到的池水浮力消失,摆臂被重力球拉动,克服拉伸部的拉力向左侧移动,使翻板打开,达到翻板根据水位变化而改变开闭状态。(4)本方案翻板、连接臂、摆臂、重力球分别均有三个,重力球位于不同的水位线,根据排水时水位线的不同高度,依次打开翻板,使冲击口处水流对底层沉淀物的冲击位置逐渐靠近排污口,使沉淀物不易堆积在排污口附近位置,提高池内清洁度。(5)本方案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无触电风险,且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池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翻板、连接臂、摆臂和拉伸部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的连接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的重力球的立体位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的堵头未旋转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的堵头旋转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的内池准备排水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的第一翻板翻转时的内池排水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的第二翻板翻转时的内池排水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的第三翻板翻转时的内池排水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池体1、内池101、外池102、容纳槽103、排污口104、磁铁出入口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堵头(2)、翻板(3)、连接臂(4)、摆臂(5)、拉伸部(6)和重力球(7);/n池体(1)包括内池(101)和外池(102),内池(101)和外池(102)之间开设有容纳槽(103),池体(1)左端靠底侧开设有排污口(104);/n堵头(2)包括塞头(201)、磁铁(202)和把手(203),塞头(201)套设于排污口(104)内,塞头(201)与排污口(104)之间具有密封性;/n翻板(3)包括板体(301-a)和转轴(301-b),转轴(301-b)贯穿板体(301-a)并位于板体(301-a)两侧,转轴(301-b)转动连接在内池(101)内,翻板(3)与内池(101)内壁保持动密封,翻板(3)左端与内池(101)左侧壁接触,翻板(3)右端与内池(101)右侧壁之间设有冲击口(107);/n转轴(301-b)一端贯穿内池(101)侧壁与连接臂(4)上端固定连接;/n连接臂(4)下端部开设有滑槽(404),连接臂(4)下端与摆臂(5)轴孔连接;/n拉伸部(6)固定连接在摆臂(5)右端与外池(102)内壁之间,拉伸部(6)具有弹性且可自主回位;/n翻板(3)、连接臂(4)和拉伸部(6)均位于容纳槽(103)内;/n重力球(7)位于内池(101)内并没于水面以下,重力球(7)与摆臂(5)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堵头(2)、翻板(3)、连接臂(4)、摆臂(5)、拉伸部(6)和重力球(7);
池体(1)包括内池(101)和外池(102),内池(101)和外池(102)之间开设有容纳槽(103),池体(1)左端靠底侧开设有排污口(104);
堵头(2)包括塞头(201)、磁铁(202)和把手(203),塞头(201)套设于排污口(104)内,塞头(201)与排污口(104)之间具有密封性;
翻板(3)包括板体(301-a)和转轴(301-b),转轴(301-b)贯穿板体(301-a)并位于板体(301-a)两侧,转轴(301-b)转动连接在内池(101)内,翻板(3)与内池(101)内壁保持动密封,翻板(3)左端与内池(101)左侧壁接触,翻板(3)右端与内池(101)右侧壁之间设有冲击口(107);
转轴(301-b)一端贯穿内池(101)侧壁与连接臂(4)上端固定连接;
连接臂(4)下端部开设有滑槽(404),连接臂(4)下端与摆臂(5)轴孔连接;
拉伸部(6)固定连接在摆臂(5)右端与外池(102)内壁之间,拉伸部(6)具有弹性且可自主回位;
翻板(3)、连接臂(4)和拉伸部(6)均位于容纳槽(103)内;
重力球(7)位于内池(101)内并没于水面以下,重力球(7)与摆臂(5)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外池(102)左侧壁开设有磁铁出入口(105),磁铁出入口(105)可使磁铁(202)进入容纳槽(10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磁铁(202)长度大于塞头(201)距摆臂(5)在外池(102)左侧壁上投影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的水环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翻板(3)数量为3块,翻板(3)包括第一翻板(301)、第二翻板(302)和第三翻板(303),第一翻板(301)、第二翻板(302)和第三翻板(303)结构相同,第一翻板(301)、第二翻板(302)和第三翻板(303)的转轴(301-b)长度依次由短至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莉丹
申请(专利权)人:池莉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