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劲新专利>正文

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94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包括握持杆、连杆与拉钩部,握持杆连接于连杆的第一端,拉钩部连接于连杆的第二端,握持杆与连杆均为柱体结构,握持杆的轴线与连杆的轴线夹角为100°;拉钩部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挡片部与扇环部,挡片部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两片体的对称角度为140°,沿连杆的轴线方向,连杆、挡片部与扇环部依次布置。挡片部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可用于牵开、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扇环部对应于神经根自硬膜囊出发后所呈现的弧度,抵接于神经根的扇环部可避免因“一”字形神经拉钩对神经根所施加的剪切力而造成神经根的医源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神经拉钩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腰椎神经拉钩。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开展腰椎后路手术,为了显露并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以彻底松弛受压的神经根,或者切除椎间盘后行椎体间融合术,常常需要使用神经根牵开器牵开腰椎神经根。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根拉钩牵拉部分为“一”字形设计,牵拉过程中不能适应神经根自硬膜囊出发后所呈现的弧度,往往在拉钩边缘与神经根接触处形成一个直接的剪切力,牵拉过于用力或者牵拉时间过长,容易使神经根产生医源性损伤,后果比较严重。尤其是处理椎间隙,以及植骨、打入Cage时,“一”字形神经拉钩对神经根遮挡保护不足,神经根裸露,并且拉钩抵住光滑的纤维环容易移位,都容易导致术中操作误伤神经根。因此,提供一种既可方便、安全地牵开神经根,亦可对神经根进行保护的腰椎神经拉钩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方便、安全地牵开神经根,亦可对神经根进行保护的腰椎神经拉钩。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腰椎神经拉钩包括握持杆、连杆与拉钩部,握持杆连接于连杆的第一端,拉钩部连接于连杆的第二端,握持杆与连杆均为柱体结构,握持杆的轴线与连杆的轴线夹角为100°;拉钩部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挡片部与扇环部,挡片部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两片体的对称角度为140°,沿连杆的轴线方向,连杆、挡片部与扇环部依次布置。由上述方案可见,挡片部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可用于牵开、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扇环部对应于神经根自硬膜囊出发后所呈现的弧度,抵接于神经根的扇环部可避免因“一”字形神经拉钩对神经根所施加的剪切力而造成神经根的医源性损伤。优选的,握持杆为四棱柱体。进一步的,握持杆与连杆为圆弧过渡连接。进一步的,扇环部的轴线与对称角度的角平分线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扇环部的圆心角为40°。进一步的,挡片部与扇环部均凸向于握持杆。优选的,握持杆的截面为腰形或椭圆。优选的,沿握持杆的轴线逐渐靠近连杆的方向,握持杆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腰椎神经拉钩100包括握持杆1、连杆2与拉钩部3,握持杆1连接于连杆2的第一端,拉钩部3连接于连杆2的第二端,握持杆1与连杆2均为柱体结构,握持杆1的轴线与连杆2的轴线夹角为100°,握持杆1与连杆2为圆弧过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腰椎神经拉钩100为一体成型件。拉钩部3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挡片部5与扇环部6,挡片部5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7,两片体7的对称角度a为140°,其中一片体7用于牵开、保护硬膜囊,另一片体7用于牵开、保护神经根,沿连杆2的轴线方向,连杆2、挡片部5与扇环部6依次布置。扇环部6的轴线L1与对称角度的角平分线L2相互平行,扇环部6的圆心角为40°,挡片部5与扇环部6均凸向于握持杆。在本实施例中,挡片部5凸向于握持杆1是指,两片体7沿远离握持杆1的方向相互远离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扇环部6凸向于握持杆1是指,扇环部6的圆心位于对称角度a所在的挡片部5的一侧。优选的,握持杆1为四棱柱体,或者,握持杆1的截面为腰形或椭圆,或者,沿握持杆1的轴线逐渐靠近连杆2的方向,握持杆1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本技术方案所指握持杆1的截面是指以垂直于握持杆1的轴线的平面截握持杆1而得到的平面图形。挡片部5包括的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7可用于牵开、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扇环部6的圆弧面对应于神经根自硬膜囊出发后所呈现的弧度,抵接于神经根的扇环部6的圆弧面可避免因“一”字形神经拉钩对神经根所施加的剪切力而造成神经根的医源性损伤,挡片部5的底部可定位于椎体骨质以便处理椎间隙及植入融合器时助手可便利地维持腰椎神经拉钩100的位置。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神经拉钩包括握持杆、连杆与拉钩部,所述握持杆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所述拉钩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握持杆与所述连杆均为柱体结构,所述握持杆的轴线与所述连杆的轴线夹角为100°;/n所述拉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挡片部与扇环部,所述挡片部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两所述片体的对称角度为140°,沿所述连杆的轴线方向,所述连杆、所述挡片部与所述扇环部依次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神经拉钩包括握持杆、连杆与拉钩部,所述握持杆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所述拉钩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握持杆与所述连杆均为柱体结构,所述握持杆的轴线与所述连杆的轴线夹角为100°;
所述拉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挡片部与扇环部,所述挡片部包括两相互镜像对称布置的片体,两所述片体的对称角度为140°,沿所述连杆的轴线方向,所述连杆、所述挡片部与所述扇环部依次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杆为四棱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神经拉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杆与所述连杆为圆弧过渡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新
申请(专利权)人:张劲新陈荣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