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190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创面护理及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70~80份,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19~26份,交联剂0.5~1.5份,多肽类表面活性剂0.1~0.5份,透明质酸钠0.4~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对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碎片与丝素、明胶及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整合工与艺优化,有效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够主动参与、调控并促进创面修复,较之现有技术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创面修复的时间,显著提高了对创面的护理及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创面护理及修复材料
,具体为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活性玻璃研发应用最早源于美国,其主要目的在于研发一种对皮肤及骨组织均具有修复作用的药物。生物活性玻璃是由Hench教授于1971年首次提出并研制出,它是目前唯一一种“同时对软组织与骨组织具有修复和键合作用的”生物活性材料。该材料与其它生物材料相比,有更好的相容性和安全性。生物活性玻璃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增强创面局面杀菌和抑菌能力;(2)促进创面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产生酶血清创作用;(3)能够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激活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上调其活性;(4)通过保持创面的湿润环境有利于保持细胞活力,使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以及靶细胞之间的作用更加充分和协调。临床上,生物活性玻璃主要应用于骨填充、口腔方面。近年来,随着新型敷料的发展以及对生物活性玻璃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创面修复方面亦有较大的优势。然而,市场上现有的用于创面修复的生物活性玻璃产品在进行创面护理及修复时疗程较长,疗效较差,不能满足高效创面护理及修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市场上现有的用于创面修复的生物活性玻璃产品在进行创面护理及修复时疗程较长,疗效较差,不能满足高效创面护理及修复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70~80份,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19~26份,交联剂0.5~1.5份,多肽类表面活性剂0.1~0.5份,透明质酸钠0.4~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中丝素、明胶及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1:1~2: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中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纤维的质量比为1: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交联剂为京尼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肽类表面活性剂为枯草菌脂肽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向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中加入造孔剂,机械混合均匀后过250目标准筛,得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将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加入到质量分数为20~30%的丝素/明胶水溶液中,机械搅拌均匀,得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步骤S2、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生物活性玻璃嵌入壳聚糖纤维中制备出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将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剪成0.1~0.5mm的纤维膜碎片,得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纤维膜碎片;步骤S3、将经S2步骤制得的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纤维膜碎片加入到经S1步骤制得的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中,预搅拌混合15~20min,得预混溶液,再向预混溶液中依次加入交联剂、多肽类表面活性剂和透明质酸钠,机械分散30~40min,混合均匀后进行预冻及冷冻干燥处理,即得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步骤中,预冻处理条件为在-10~-40℃的低温下预冻2~3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步骤中,冷冻干燥处理条件为在-40℃于5~10kPa下冷冻干燥3~5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应用,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作为创面修复敷料应用于伤口创面护理修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对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碎片与丝素、明胶及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整合工与艺优化,有效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够主动参与、调控并促进创面修复,较之现有技术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创面修复的时间,显著提高了对创面的护理及修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75份,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22份,交联剂1份,多肽类表面活性剂0.3份,透明质酸钠1.7份。具体的,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中丝素、明胶及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1:1.5:3。具体的,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中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纤维的质量比为1:2。具体的,交联剂为京尼平。具体的,多肽类表面活性剂为枯草菌脂肽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向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中加入造孔剂,机械混合均匀后过250目标准筛,得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将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加入到质量分数为25%的丝素/明胶水溶液中,机械搅拌均匀,得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步骤S2、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生物活性玻璃嵌入壳聚糖纤维中制备出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将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剪成0.3mm的纤维膜碎片,得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纤维膜碎片;步骤S3、将经S2步骤制得的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的纤维膜碎片加入到经S1步骤制得的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中,预搅拌混合18min,得预混溶液,再向预混溶液中依次加入交联剂、多肽类表面活性剂和透明质酸钠,机械分散35min,混合均匀后进行预冻及冷冻干燥处理,即得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具体的,S3步骤中,预冻处理条件为在-25℃的低温下预冻2.5h。具体的,S3步骤中,冷冻干燥处理条件为在-40℃于8kPa下冷冻干燥4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应用,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作为创面修复敷料应用于伤口创面护理修复。实施例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70份,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70~80份,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19~26份,交联剂0.5~1.5份,多肽类表面活性剂0.1~0.5份,透明质酸钠0.4~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70~80份,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19~26份,交联剂0.5~1.5份,多肽类表面活性剂0.1~0.5份,透明质酸钠0.4~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分散液中丝素、明胶及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1:1~2: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壳聚糖纤维膜中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纤维的质量比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京尼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类表面活性剂为枯草菌脂肽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向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中加入造孔剂,机械混合均匀后过250目标准筛,得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晴
申请(专利权)人:精彩人生湖北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