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89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所述的仪器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管路上,仪器管路上设置有检测仪,仪器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控制阀,检测仪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仪器管路穿设在冷却夹套中;灭菌步骤包括:当主管路内的温度升至灭菌工艺温度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灌装
,具体涉及饮料灌装过程中管路的灭菌工艺。
技术介绍
饮料设备在生产无菌型饮料,如豆奶等乳类饮料前,为了防止管路内的微生物污染产品,需要对饮料管路作全面彻底的灭菌,一般采用138℃~143℃的干饱和蒸汽使管路持续保持高温状态(30~60min),以达到灭菌的目的。但管路上不可避免地会装有一些比较昂贵的浓度检测仪,如饮料糖度检测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等等,该类检测仪由于电子元件较精密,普遍都无法耐受如此高的蒸汽温度,主要表现为:检测仪器随蒸汽温度升高,用于灭菌的许可持续时间就会减少,如某浓度检测仪在100℃下可以工作4hr,在135℃下只能工作45min。因此,目前对检测仪器所在的管路都是采用消毒剂做灭菌,但不可避免会带来消毒剂残留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其不仅能避免仪器过热,还能对仪器所在管路有效灭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所述的仪器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在灌装设备中输送饮料的主管路上,仪器管路上设置有检测仪,仪器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的检测仪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仪器管路穿设在冷却夹套中,冷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排出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灭菌步骤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灭菌蒸汽进入主管路中,当主管路内的温度上升至灭菌工艺温度T0时,打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灭菌蒸汽进入仪器管路,当仪器管路中的温度达到检测仪许可的灭菌温度T1,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仪器管路则进行蒸汽灭菌,蒸汽灭菌过程中一旦仪器管路内的温度低于灭菌温度T1,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则开启使得灭菌蒸汽进入仪器管路、并在仪器管路内的温度达到灭菌温度T1后再关闭;仪器管路灭菌完成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保持关闭状态,打开第三控制阀,使得冷却水进入冷却夹套,从而使仪器管路中的温度冷却,当仪器管路内的温度冷却至检测仪的许可长时间工作温度T2,则关闭第三控制阀,在主管路灭菌完成前,一旦仪器管路中的温度超过T2,第三控制阀则打开并在仪器管路中的温度回复至T2后关闭,直至主管路灭菌完成。进一步地,前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其中,所述的冷却夹套上的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在冷却夹套的底部,冷却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夹套的顶部,冷却水进水管上还连接有排尽管,排尽管设置在第三控制阀与冷却夹套之间,排尽管上设置有气动角座阀。更进一步地,前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其中,主管路在进行蒸汽灭菌之前,打开气动角座阀,使得冷却夹套中的冷却水排尽。进一步地,前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其中,仪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前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其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采用气动隔膜阀。进一步地,前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其中,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一、仪器管路利用主管路灭菌用的灭菌蒸汽进行独立灭菌,方法简单可行,灭菌的时间和温度都可以根据仪器的耐受情况进行单独控制,有效确保了仪器不会因过热而受损坏。二、采用蒸汽灭菌,相比消毒剂,无残留风险。三、仪器管路由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封闭控制,主管路中的饮料无染菌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中仪器管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所述的仪器管路1的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分别连接在灌装设备中输送饮料的主管路2上,仪器管路2上设置有检测仪8。检测仪可以是饮料糖度检测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等等。仪器管路1的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所述的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采用气动隔膜阀。为了便于温度监测以及实现自动控制,仪器管路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之间的主管路2上设置有主管路传感器7。所述的检测仪3与第二控制阀4之间的仪器管路1穿设在冷却夹套5中,冷却夹套5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51和冷却水排出管52,冷却水进水管51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511。本实施例中,为了能使冷却水充满冷却夹套5,所述的冷却夹套5上的冷却水进水管51连接在冷却夹套5的底部,冷却水排出管52连接在冷却夹套5的顶部。冷却水进水管51上还连接有排尽管53,排尽管53设置在冷却夹套5的底部并位于第三控制阀511与冷却夹套5之间,排尽管53上设置有气动角座阀531。灭菌步骤包括:在主管路2在进行蒸汽灭菌之前,打开气动角座阀531,使得冷却夹套5中的冷却水排尽,避免冷却水吸收热量。主管路2进行蒸汽灭菌,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关闭,灭菌蒸汽进入主管路2中,当主管路2内的温度上升至灭菌工艺温度T0时,打开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使灭菌蒸汽进入仪器管路1,当第一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仪器管路1中的温度达到检测仪8许可的灭菌温度T1,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关闭,仪器管路1则进行蒸汽灭菌。蒸汽灭菌过程中一旦第一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仪器管路1内的温度低于灭菌温度T1,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则开启使得灭菌蒸汽进入仪器管路1、并在仪器管路1内的温度达到灭菌温度T1后再关闭。仪器管路1灭菌完成后,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保持关闭状态。打开第三控制阀511,冷却水进入冷却夹套5内,从而使仪器管路1中的温度冷却。冷却过程中,冷却水不断经冷却水进水管51进入,经冷却水排出管52排出。冷却夹套5对局部的仪器管路1冷却,经热传导,整个仪器管路1则会得到冷却。当第一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仪器管路1内的温度冷却至检测仪8的许可长时间工作温度T2,则关闭第三控制阀511。在主管路2灭菌完成前,一旦仪器管路中的温度超过T2,第三控制阀511则打开并在仪器管路1中的温度回复至T2后关闭,直至主管路2灭菌完成。上述的温度中T0>T1>T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的优点在于:一、仪器管路1利用主管路2灭菌用的灭菌蒸汽进行独立灭菌,方法简单可行,灭菌的时间和温度都可以根据仪器的耐受情况进行单独控制,有效确保了仪器不会因过热而受损坏。二、采用蒸汽灭菌,相比消毒剂,无残留风险。三、仪器管路1由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封闭控制,主管路2中的饮料无染菌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所述的仪器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在灌装设备中输送饮料的主管路上,仪器管路上设置有检测仪,其特征在于:仪器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的检测仪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仪器管路穿设在冷却夹套中,冷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排出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灭菌步骤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灭菌蒸汽进入主管路中,当主管路内的温度上升至灭菌工艺温度T

【技术特征摘要】
1.灌装设备中仪器管路的蒸汽灭菌法,所述的仪器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在灌装设备中输送饮料的主管路上,仪器管路上设置有检测仪,其特征在于:仪器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的检测仪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仪器管路穿设在冷却夹套中,冷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排出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灭菌步骤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灭菌蒸汽进入主管路中,当主管路内的温度上升至灭菌工艺温度T0时,打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灭菌蒸汽进入仪器管路,当仪器管路中的温度达到检测仪许可的灭菌温度T1,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仪器管路则进行蒸汽灭菌,蒸汽灭菌过程中一旦仪器管路内的温度低于灭菌温度T1,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则开启使得灭菌蒸汽进入仪器管路、并在仪器管路内的温度达到灭菌温度T1后再关闭;仪器管路灭菌完成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保持关闭状态,打开第三控制阀,使得冷却水进入冷却夹套,从而使仪器管路中的温度冷却,当仪器管路内的温度冷却至检测仪的许可长时间工作温度T2,则关闭第三控制阀,在主管路灭菌完成前,一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晨珏李前勇杨亚军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