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包含该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的美白膏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183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包含该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的美白膏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包括脂质材料、乳化剂、复合美白剂和去离子水,复合美白剂质量占比为2‑17%;复合美白剂为质量配比是1‑5:15‑30:20‑65:18‑55的4‑丁基间苯二酚、木瓜蛋白酶、红景天提取物、四氢姜黄素组合物;脂质材料为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氢化卵磷脂、澳洲坚果籽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具有负载量大、性质稳定、配伍性优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包含该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的美白膏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是指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包含该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的美白膏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紫外线的照射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然后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色斑和肤色不匀等皮肤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不断涌现,由于活性组分单一,效果却不尽人意。许多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被皮肤表层所吸收,并不能真正进入真皮层;或者只能淡化表皮黑色素,不能系统抑制黑色素的成长链。因此,难以实现真正的美白、淡斑、均衡肤色、恢复肌肤光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和包含该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的美白膏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负载量大、性质稳定、配伍性优异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包括脂质材料、乳化剂、复合美白剂和去离子水,复合美白剂质量占比为2-17%;复合美白剂为质量配比是1-5:15-30:20-65:18-55的4-丁基间苯二酚、木瓜蛋白酶、红景天提取物、四氢姜黄素组合物;脂质材料为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氢化卵磷脂、澳洲坚果籽油。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复合美白剂不同组分的作用介绍如下:四氢姜黄素:由姜科植物姜黄根茎中分离出的姜黄素氢化而来。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强效活性,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并能清除已经形成的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但是,四氢姜黄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不足的缺陷,对于其功效的发挥存在明显的制约。4-丁基间苯二酚:用于化妆品作为美白剂、抗氧化剂能抑制黑色素沉着、黄褐斑及雀斑、抗紫外线。但是,4-丁基间苯二酚由于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作为美白剂使用存在活性较低的缺陷,制约其功效的发挥。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根部的提取物,气香甜、味苦涩。主要成份为红景天苷和红景天苷元。在护肤品中可有效抗皱抗衰与美白,深层可以保湿,保护肌肤抵御外界刺激。与四氢姜黄素类似,红景天提取物同样存在水溶性差的短板。木瓜蛋白酶:可以调理长痘肤质、帮助油性皮肤调理成中性皮肤、快速去除痘痘粉刺和修复真皮层。除此之外,还能促进皮肤代谢、溶解毛孔中堆积的皮脂和老化角质等,使得皮肤恢复细腻光滑和显得更加明亮。本专利技术重点针对以上单一组分使用存在的不足,以脂质载体作为媒介,脂质体的直径通常是几十纳米到零点几毫米,由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粒径在纳米级别的囊泡,可将毒副作用大、稳定性差、降解快的成分包裹其中。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携带的成分浓集于病灶部位,以实现靶向接触,同时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增强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中,把稳定性差易分解的活性物制备成脂质体。脂质纳米材料的膜结构跟细胞膜非常接近,为活性物递送和吸收提供了方便。因此,脂质体可以将有效成分包裹后导入细胞,让有效成分轻易进入细胞,实现四氢姜黄素、4-丁基间苯二酚、红景天提取物、木瓜蛋白酶大负载量的均匀分散,避免单一组分的不足,不同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复合美白效果。本专利技术复合美白机理为:黑色素细胞是皮肤里的特殊的细胞,它产生黑色素,人体的正常与健康的肤色是黑色素合成与代谢平衡的结果。那些皮肤颜色深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的黑色素细胞可以储存更多的黑色素。在黑素源合成三个过程中,4-丁基间苯二酚不仅对酪氨酸酶活性有着很重要的抑制作用,同时其美白活性在过程中协同作用。黑色素合成前,4-丁基间苯二酚干涉酪氨酸酶的合成和糖基化,防止酶被黑素体吸收。黑色素合成期间,抑制酶的活动;4-丁基间苯二酚作为酪氨酸酶和TRP1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减少促进黑素原生的副产物形成。黑色素合成后,4-丁基间苯二酚提高酪氨酸酶降解、抑制黑素体到角化细胞的转移,并且由于脂肪酸的作用有光剥效果。这个功能因脂肪酸存在而强化,并调节了酪氨酸酶的降解。进一步地,乳化剂为Tween20、泊洛沙姆188、Olivem1000、OliwaxLC、甘油硬脂酸酯等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脂质材料为质量配比为1:7:5的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氢化卵磷脂、澳洲坚果籽油。进一步地,姜黄提取物中四氢姜黄素≥96%;木瓜提取物中木瓜蛋白酶≥95%;红景天提取物≥98%,保证了美白成分的活性效果。进一步地,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粒径为50-260nm,有效增大包覆空间,提升活性成分的负载量。进一步地,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制备方法为:微乳化法、高压乳化、溶剂乳化蒸发法或溶剂扩散法。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在于提供美白膏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相:烟酰胺2.00份、尿囊素0.20份、海藻糖0.50份、甘油2.00份、甘油聚醚-262.00份、GHS-12.00份、去离子水余量;B相:月桂醇磷酸酯钾0.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00份、异壬酸异壬酯5.00份、乳木果油2.00份、野大豆籽提取物1.00份、蔗糖多硬脂酸酯2.50份;C相:G571.00份;D相:德敏舒0.50份、奥婷敏1.00份、甘草酸二钾0.50份、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5份、GPI0.10份、异山梨醇酐二甲醚0.50份;E相:防腐剂适量、香精适量、色素适量。。与此同时,该美白膏霜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相:EDTA二钠0.05份、尿囊素0.20份、透明质酸钠0.02份、甘油5.00份、卡波0.05份、甲酯0.15份、小核菌胶0.20份、甲基丙二醇3.00份、甘油聚醚-265.00份、去离子水余量;B相:A-1650.80份、M680.50份、聚山梨醇酯-200.50份、鲸蜡硬脂醇0.30份、DC3452.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角鲨烷4.00份、橄榄油2.00份、丙酯0.10份、牛油果树果脂2.00份;C相:三乙醇胺0.05份;D相:奥婷敏1.00份、烟酰胺4份、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3.5份、CalmYang0.20份;E相:防腐剂适量、香精适量、色素适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美白膏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艺:分别将A、B相加热至85℃,并将A相均质均匀后将熔好的B相缓慢加入A相中乳化均质搅拌5分钟;消泡降温至65℃加入C相,继续均质搅拌3分钟。降温至45℃后依次加入D相、E相,搅拌均匀即可出锅。本专利技术一种美白膏霜,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发挥脂质载体的“小笼包”效应,均匀包裹分散若干复合美白成分,具有负载量大、性质稳定、配伍性优异的特点。以该脂质载体作为活性成分载体,制备得到美白保湿膏霜(或乳液),克服现有技术中复合美白剂在自然环境下不稳定,易分解,肤感粗糙等问题;同时提高抗氧化性和美白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脂质材料、乳化剂、复合美白剂和去离子水,所述复合美白剂质量占比为2-17%;/n所述复合美白剂为质量配比是1-5:15-30: 20-65: 18-55的4-丁基间苯二酚、木瓜蛋白酶、红景天提取物、四氢姜黄素组合物;/n所述脂质材料为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氢化卵磷脂、澳洲坚果籽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脂质材料、乳化剂、复合美白剂和去离子水,所述复合美白剂质量占比为2-17%;
所述复合美白剂为质量配比是1-5:15-30:20-65:18-55的4-丁基间苯二酚、木瓜蛋白酶、红景天提取物、四氢姜黄素组合物;
所述脂质材料为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氢化卵磷脂、澳洲坚果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Tween20、泊洛沙姆188、Olivem1000、OliwaxLC、甘油硬脂酸酯等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材料为质量配比为1:7:5的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氢化卵磷脂、澳洲坚果籽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姜黄提取物中四氢姜黄素≥96%;木瓜提取物中木瓜蛋白酶≥95%;红景天提取物≥9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复合美白剂脂质载体粒径为50-260nm。


6.一种美白膏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相:烟酰胺2.00份、尿囊素0.20份、海藻糖0.50份、甘油2.00份、甘油聚醚-262.00份、GHS-12.00份、去离子水余量;
B相:月桂醇磷酸酯钾0.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00份、异壬酸异壬酯5.00份、乳木果油2.00份、野大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国潘禹刘高翔黄恒宇黄良浩李宇森丘素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医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