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7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针缝合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及两根穿刺针,所述壳体内壁的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穿刺针穿设的穿刺槽,所述穿刺槽的末端往远离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所述的双针缝合器还包括传动杆、推针机构和可按压式装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操作件;当推拉所述操作件时,所述传动杆带动两所述夹头张开或闭合;当两所述夹头成张开状态时,所述穿刺针在所述推针机构的作用下从所述穿刺槽的末端穿出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窗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具有操作方便、能够进行双针同时穿刺、穿线效果好、缝合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针缝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双针缝合器。
技术介绍
由于技术的进步,使通过更小的切口来实施手术成为可能,这样对组织的破坏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小,通过锁眼大小的切口,外科医师可以插入细小的光源、摄像机和外科器械,外科医师通过传输到监视器中的图像,引导操作外科手术器械实施手术,这种外科手术在腹腔中实施时,称为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后需要对创口进行缝合,在缝合时目前针对这种小创面的手术主要使用缝线推结器进行组织拉近和切口经皮缝合。现有的缝合手术都是单针操作,在创口两端依次穿刺,穿线效率较低,且两次穿刺效果不稳定,即使是微小的误差,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双针缝合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方便、能够进行双针同时穿刺、穿线效果好、缝合稳定的双针缝合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针缝合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及两根可连接缝合线的穿刺针,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穿刺针穿设的穿刺槽,所述穿刺槽的末端往远离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双针缝合器还包括:可按压式装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操作件;设于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个夹头,所述夹头上设有窗口;设于所述壳体内、一端与所述操作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夹头活动连接的传动杆,当推拉所述操作件时,所述传动杆带动两所述夹头张开或闭合;设于所述壳体与两所述穿刺针之间用于同时推动两所述穿刺针针体向下运动的推针机构;当两所述夹头成张开状态时,所述穿刺针在所述推针机构的作用下从所述穿刺槽的末端穿出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窗口。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双针缝合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壁并位于所述穿刺槽末端两侧的至少一组限位件,当所述穿刺针处于非穿刺状态时,所述缝合线在所述限位件的作用下保持固定,当所述穿刺针伸出所述穿刺槽末端时能够卡合所述缝合线并解除所述限位件对所述缝合线的限位。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两组,上下分布于所述壳体外壁。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件是硅胶块,所述硅胶块与所述壳体外壁之间留有供所述缝合线通过以实现限位的夹缝。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双针缝合器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外壁以引导所述缝合线走向的线槽。作为优选的,所述穿刺针采用柔韧性金属材质,一端设有卡线的卡线口,所述卡线口的开口端朝所述穿刺针针尖方向开设,当向上取出所述穿刺针时,所述缝合线与所述卡线口分离。作为优选的,所述推针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在所述壳体外壁两侧的滑口;套设于所述传动杆外壁并滑动装配于两所述滑口之间的刺针推杆,所述刺针推杆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一所述穿刺针的针头端并伸出所述滑口;位于所述刺针推杆下方并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的第一弹簧。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操作件的一端内壁设有挡块,所述传动杆外壁凸设有与所述挡块对应的限位杆,所述传动杆外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传动杆顶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顶壁能够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在所述挡块的底壁。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的外壁设有“L”型引导槽,所述操作件底部内侧设有与所述“L”型引导槽对应的凸起,按压并转动所述操作件使所述凸起卡住L型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下端内侧和传动杆下端分别固定设有定位柱,所述夹头开设有弧形槽和定位孔,传动杆通过定位柱与夹头的弧形槽活动连接,壳体通过定位柱与夹头的定位孔卡接,通过推拉所述操作件以控制两所述夹头的张开或闭合。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针缝合器,本装置通过向下按压的方式实现两个夹头成撑开状态,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之后通过预先安装的两根穿刺针同步刺出与缝合线卡合连接,能够减少缝合的操作步骤,缝合稳定性较好,能够提高手术的效率,从而缩短手术所用的时间,减轻患者和医生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夹头打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缝合器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穿刺针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操作件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双针缝合器与缝合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穿刺针;3、卡线口;4、穿刺槽;5、操作件;6、夹头;7、窗口;8、传动杆;9、推针机构;91、滑口;92、刺针推杆;93、第一弹簧;10、限位件;11、夹缝;12、线槽;13、挡块;14、限位杆;15、第二弹簧;16、引导槽;17、凸起;18、定位孔;19、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见图1至图5,双针缝合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及两根可连接缝合线的穿刺针2,壳体1内壁的相对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供穿刺针2穿设的穿刺槽4,穿刺槽4的末端往远离壳体1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进一步的,穿刺槽4为平滑流线型设计,便于穿刺针2的滑出。双针缝合器还包括:可按压式装配于壳体1顶端的操作件5;设于壳体1底端的两个夹头6,夹头6上设有窗口7;设于壳体1内、一端与操作件5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夹头6活动连接的传动杆8,当推拉操作件5时,传动杆8带动两夹头6张开或闭合;设于壳体1与两穿刺针2之间用于同时推动两穿刺针2针体向下运动的推针机构9;当两夹头6成张开状态时,穿刺针2在推针机构9的作用下从穿刺槽4的末端穿出并穿过对应的窗口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双针缝合器还包括设于壳体1外壁并位于穿刺槽4末端两侧的至少一组限位件10,当穿刺针2处于非穿刺状态时,缝合线在限位件10的作用下保持固定,当穿刺针2伸出穿刺槽4末端时能够卡合缝合线并解除限位件10对缝合线的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非穿刺状态指的是未推动推针机构9,两穿刺针2位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针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缝合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及两根可连接缝合线的穿刺针,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穿刺针穿设的穿刺槽,所述穿刺槽的末端往远离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n所述双针缝合器还包括:/n可按压式装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操作件;/n设于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个夹头,所述夹头上设有窗口;/n设于所述壳体内、一端与所述操作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夹头活动连接的传动杆,当推拉所述操作件时,所述传动杆带动两所述夹头张开或闭合;/n设于所述壳体与两所述穿刺针之间用于同时推动两所述穿刺针针体向下运动的推针机构;/n当两所述夹头成张开状态时,所述穿刺针在所述推针机构的作用下从所述穿刺槽的末端穿出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窗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针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缝合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及两根可连接缝合线的穿刺针,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穿刺针穿设的穿刺槽,所述穿刺槽的末端往远离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
所述双针缝合器还包括:
可按压式装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操作件;
设于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个夹头,所述夹头上设有窗口;
设于所述壳体内、一端与所述操作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夹头活动连接的传动杆,当推拉所述操作件时,所述传动杆带动两所述夹头张开或闭合;
设于所述壳体与两所述穿刺针之间用于同时推动两所述穿刺针针体向下运动的推针机构;
当两所述夹头成张开状态时,所述穿刺针在所述推针机构的作用下从所述穿刺槽的末端穿出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针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壁并位于所述穿刺槽末端两侧的至少一组限位件,当所述穿刺针处于非穿刺状态时,所述缝合线在所述限位件的作用下保持固定,当所述穿刺针伸出所述穿刺槽末端时能够卡合所述缝合线并解除所述限位件对所述缝合线的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针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两组,上下分布于所述壳体外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针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是硅胶块,所述硅胶块与所述壳体外壁之间留有供所述缝合线通过以实现限位的夹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针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外壁以引导所述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碧清叶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翔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