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6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包括防水层、鞋帮本体和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所述鞋帮本体包括上鞋帮和下鞋帮,所述上鞋帮与所述下鞋帮连接;所述下鞋帮装设于所述防滑鞋底上;所述防水层一端装设于所述下鞋帮与所述防滑鞋底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鞋帮内,且所述防水层的上沿高于所述下鞋帮的上沿并低于所述上鞋帮的上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滑性能,更加适用于冰面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
本技术涉及户外鞋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
技术介绍
由于在冰面行走,冰面与鞋底的摩擦较小,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以及在冰面行走过程中,会有水汽上升而附着于鞋子表面导致鞋子内部容易变得潮湿的问题,因此在冰面行走需要特定的防水防滑鞋。现有的防滑鞋,通常采用在鞋底上设置防滑突起,防滑突起的材质通常与鞋底的材质相同或采用其他耐磨性材质,此种结构的鞋底在路面、登山或光滑地板上使用普遍具有良好的防滑性,但是不适用于冰面或冰地上。以及现有的防滑鞋通常不具有防水性能,不适用于冰面或雪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提高鞋底的防水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包括防水层、鞋帮和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所述鞋帮包括上鞋帮和下鞋帮,所述上鞋帮与所述下鞋帮连接;所述下鞋帮装设于所述防滑鞋底上;所述防水层一端装设于所述下鞋帮与所述防滑鞋底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鞋帮内,且所述防水层的上沿高于所述下鞋帮的上沿并低于所述上鞋帮的上沿。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袜套。进一步的,所述鞋帮和所述防滑鞋底之间构成容纳空间,所述防水层贴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壁。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鞋底底部的内外两侧分别装设有多个所述防滑钉。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钉包括第一钉体和第二钉体;所述第一钉体通过所述第二钉体与所述防滑鞋底连接;所述第一钉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钉体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钉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钉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体嵌设于所述防滑鞋底。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鞋底为一体式橡胶鞋底。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鞋底位于后脚跟区的最大厚度为20mm~24mm,所述防滑鞋底位于前脚掌区的最大厚度为12mm~14.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用于提高鞋子整体的防滑性,在鞋帮内设置有防水层用于提高鞋帮的防水性能;由于人在冰面上行走时,水汽上行,水汽附着于鞋帮外部后容易渗透至鞋帮内部,以及冰面上可能具有液态水而行走过程中或踩踏了液态水,可能造成鞋帮内部潮湿,因此防水层的下沿位于下鞋帮与防滑鞋底的连接处,避免鞋体踩到液态水后,液态水从下鞋帮与防滑鞋底的连接处渗入,而防水层的上沿高于下鞋帮的上沿,能够避免液态水被踩踏后飞溅而附着于上鞋帮外表,导致上鞋帮内部被浸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橡胶支撑块与防滑钉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防水层;2、鞋帮本体;21、上鞋帮;22、下鞋帮;3、防滑鞋底;31、前脚掌区;32、后脚跟区;33、橡胶支撑块;311、第一行;312、第二行;313、第三行;314、第四行;315、第五行;321、第六行;322、第七行;323、第八行;4、防滑钉;41、第一钉体;42、第二钉体;5、容纳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6,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包括防水层、鞋帮本体和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所述鞋帮本体包括上鞋帮和下鞋帮,所述上鞋帮与所述下鞋帮连接;所述下鞋帮装设于所述防滑鞋底上;所述防水层一端装设于所述下鞋帮与所述防滑鞋底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鞋帮内,且所述防水层的上沿高于所述下鞋帮的上沿并低于所述上鞋帮的上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在鞋帮内增设防水层,以提高鞋子的防水性能,且防水层的上沿位于上鞋帮内,可对用户的脚掌实现全包覆,提高防水性能。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用于提高鞋子整体的防滑性,在鞋帮内设置有防水层用于提高鞋帮的防水性能;由于人在冰面上行走时,水汽上行,水汽附着于鞋帮外部后容易渗透至鞋帮内部,以及冰面上可能具有液态水而行走过程中或踩踏了液态水,可能造成鞋帮内部潮湿,因此防水层的下沿位于下鞋帮与防滑鞋底的连接处,避免鞋体踩到液态水后,液态水从下鞋帮与防滑鞋底的连接处渗入,而防水层的上沿高于下鞋帮的上沿,能够避免液态水被踩踏后飞溅而附着于上鞋帮外表,导致上鞋帮内部被浸湿。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袜套。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水层为防水袜套,使用户的脚掌能完整地被防水层包覆,提高了防水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鞋帮和所述防滑鞋底之间构成容纳空间,所述防水层贴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壁。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水层贴附于容纳空间内壁,能够确保用户的脚掌始终不与水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鞋底底部的内外两侧分别装设有多个所述防滑钉。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人体的脚掌在行走过程中,主要的施力点位于防滑鞋底底部的内外两侧,因此在防滑鞋底底部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多个防滑钉,改变鞋底与冰面的接触点,改善防滑效果,使防滑鞋底的防滑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钉包括第一钉体和第二钉体;所述第一钉体通过所述第二钉体与所述防滑鞋底连接;所述第一钉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钉体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钉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钉体。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滑钉由两个直径不同的钉体构成,以提高防滑钉与地面的贴合程度,且两个钉体可分别采用柔韧度不同的金属材质,可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体嵌设于所述防滑鞋底。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钉体嵌设于防滑鞋底内,可提高防滑钉整体与防滑鞋底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鞋底为一体式橡胶鞋底。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鞋底位于后脚跟区的厚度为20mm~24mm,所述防滑鞋底位于前脚掌区的厚度为12mm~14.5mm。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滑鞋底采用一体式橡胶鞋底,且厚度相比于现有的防滑鞋底厚度更小,可增加鞋底的弹性,提高鞋底与冰面间的耐磨性,当防滑钉着地时,防滑鞋底将受力回弹内缩,在冰面上的抓地力更大。在本实施例中,应当明白,前脚掌区31的内侧是指图1中靠右的一侧,前脚掌区31的外侧是指图1中靠左的一侧。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图6,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包括防水层1、鞋帮本体2和底部具有防滑钉4的防滑鞋底3;鞋帮本体2包括上鞋帮21和下鞋帮22,上鞋帮21与下鞋帮22连接;下鞋帮22装设于防滑鞋底3上;防水层1一端装设于下鞋帮22与防滑鞋底3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上鞋帮21内,且防水层1的上沿高于下鞋帮22的上沿并低于上鞋帮21的上沿。优选的,鞋帮采用防水面料,防水层1为防水袜套,具体的,防水袜套由TPU防水胶条和两片TPU防水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鞋帮本体和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n所述鞋帮本体包括上鞋帮和下鞋帮,所述上鞋帮与所述下鞋帮连接;/n所述下鞋帮装设于所述防滑鞋底上;/n所述防水层一端装设于所述下鞋帮与所述防滑鞋底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鞋帮内,且所述防水层的上沿高于所述下鞋帮的上沿并低于所述上鞋帮的上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鞋帮本体和底部具有防滑钉的防滑鞋底;
所述鞋帮本体包括上鞋帮和下鞋帮,所述上鞋帮与所述下鞋帮连接;
所述下鞋帮装设于所述防滑鞋底上;
所述防水层一端装设于所述下鞋帮与所述防滑鞋底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鞋帮内,且所述防水层的上沿高于所述下鞋帮的上沿并低于所述上鞋帮的上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防水袜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本体和所述防滑鞋底之间构成容纳空间,所述防水层贴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面防水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鞋底底部的内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碧峰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