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4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连接于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耳挂带,口罩本体外侧面的左右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左右向内对折后的口罩本体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一锁扣组件,每个第一锁扣组件均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一和接头二,接头一固定于口罩本体左侧,接头二固定于口罩本体的右侧。优点为,口罩本体左右两侧设有第一锁扣组件,取下且向内左右对折后的口罩本体通过第一锁扣组件连接,保持住对折的状态,与口鼻接触的内侧面被折叠在内部得以保护且折叠后口罩体积更小便于收纳,临时存放时内侧面不易积尘和接触器物上的灰尘或空气中飞沫,再次使用时只需将第一锁扣组件解锁即可再次展开口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
本技术属于防护用口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或雾霾、粉尘、冷空气等对呼吸系统的刺激侵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配套口罩。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户外配戴口罩,进入室内或车内等封闭的相对较安全的空间,人们往往会临时取下口罩,等需要外出时再行配戴。然而,临时取下的口罩收纳存放却是个棘手问题,若直接丢弃则浪费严重,若要临时收纳则存在口罩呈散开状,与口鼻接触过的内层暴露于空气中易接触器物或空气中的灰尘或病菌,再次配戴危害配戴者健康;现有技术中,有采用专门收纳口罩的口罩盒来解决该问题,但口罩盒体积大、使用不便、携带也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口罩本身进行改进以使其具有方便临时收纳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旨在方便对进入室内或车内等相对安全区域后取下的口罩的临时安全收纳,以便再次外出时配戴。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连接于所述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耳挂带,所述口罩本体外侧面的左右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左右向内对折后的所述口罩本体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一锁扣组件,每个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均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一和接头二,所述接头一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左侧,所述接头二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右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接头一为按扣公扣且通过粘接或缝合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左侧,所述接头二为按扣母扣且通过柔性带一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右侧。<br>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锁扣组件即为按扣组件,锁紧连接及拆开解锁操作起来均较为方便,按扣公扣因为有凸出卡点,故直接固定于口罩本体上,母扣无凸出卡点,其固定于柔性带上后,口罩配戴者不会受凸出卡点顶住或摩擦皮肤,相对更舒适。进一步,所述接头一为子母粘扣带的子带,所述接头二为子母粘扣带的母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硬质且多为金属材质的按扣,子母粘带的触感更柔和,特别是冬天等寒冷天气,无冰凉触感,相对较舒适。进一步,所述口罩本体外侧面的上下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先左右向内对折再上下对折后的所述口罩本体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二锁扣组件,每个所述第二锁扣组件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三和接头四,所述接头三和接头四在所述口罩本体上下侧边处的固定位置关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中心对称。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二锁扣组件后,口罩本体可以在对折两次后保持于折叠状态,整体体积更小,更易存放收纳,折叠后与暴露于外的开口更小,粘尘或接触空气中飞沫的概率降低,相对更安全可靠。进一步,所述接头三为按扣公扣且通过粘接或缝合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上侧边靠右位置,所述接头四为按扣母扣且通过柔性带二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下侧边靠左位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母扣通过柔性带二固定于口罩本体下侧边处,向下伸出的柔性带基本不影响口罩的正常配戴。进一步,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及第二锁扣组件的数量分别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关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下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锁扣组件的所述接头三均位于所述口罩本体上侧边靠左位置且间隔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及第二锁扣组件均设为两个,可以更好的保持住口罩本体折叠后的状态,使对折后边缘处开口贴合更紧,提升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口罩本体左右两侧设有第一锁扣组件,取下且向内左右对折后的口罩本体通过第一锁扣组件连接,保持住对折的状态,与口鼻接触的内侧面被折叠在内部得以保护且折叠后口罩体积更小,临时存放时内侧面不易积尘和接触器物上的灰尘或空气中飞沫,再次使用时只需将第一锁扣组件解锁即可再次展开口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临时收纳口罩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口罩的口罩本体及其上第一及第二锁扣组件的示意图(展开后从外侧面观察);图3为口罩本体上的第一及第二锁扣组件分别均设置为两个时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口罩本体;2.耳挂带;3.第一锁扣组件;4.第二锁扣组件;30.接头一;31.接头二;40.接头三;41.接头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用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的术语,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连接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右两侧的耳挂带2,所述口罩本体1外侧面的左右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左右向内对折后的所述口罩本体1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一锁扣组件3,每个所述第一锁扣组件3均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一30和接头二31,所述接头一30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接头二31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一30为按扣公扣且通过粘接或缝合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接头二31为按扣母扣且通过柔性带一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接头一和接头二的位置可以互换,另外按扣的公母扣优选使用无冰凉触感的硬质塑料。作为第一锁扣组件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头一30为子母粘扣带的子带,所述接头二31为子母粘扣带的母带。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按扣及子母粘扣带形式的第一锁扣组件外,其还可以是磁扣形式或普通的扣体扣眼配合的形式。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或2所示,所述口罩本体1外侧面的上下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先左右向内对折再上下对折后的所述口罩本体1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二锁扣组件4,每个所述第二锁扣组件4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三40和接头四41,所述接头三40和接头四41在所述口罩本体1上下侧边处的固定位置关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中心对称。作为第二锁扣组件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头三40为按扣公扣且通过粘接或缝合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侧边靠右位置,所述接头四41为按扣母扣且通过柔性带二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下侧边靠左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锁扣组件也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具体可参考第一锁扣组件的形式。在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锁扣组件3及第二锁扣组件4的数量分别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扣组件3关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下轴对称设置(相对于仅在左右侧中间位置设置第一锁扣组件的情形,这种方式更加便于上下方向的折叠),两个所述第二锁扣组件4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连接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右两侧的耳挂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外侧面的左右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左右向内对折后的所述口罩本体(1)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一锁扣组件(3),每个所述第一锁扣组件(3)均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一(30)和接头二(31),所述接头一(30)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接头二(31)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连接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右两侧的耳挂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外侧面的左右侧边处对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左右向内对折后的所述口罩本体(1)保持对折状态的第一锁扣组件(3),每个所述第一锁扣组件(3)均包括彼此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接头一(30)和接头二(31),所述接头一(30)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接头二(31)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一(30)为按扣公扣且通过粘接或缝合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接头二(31)为按扣母扣且通过柔性带一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一(30)为子母粘扣带的子带,所述接头二(31)为子母粘扣带的母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临时收纳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甜
申请(专利权)人:易康伴侣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