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3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包括承托于乳房下部且两侧向腋下部位延伸的前承托片及分别缝接于该前承托片两侧的第一后肶、第二后肶,穿戴在文胸外,可通过前承托片的U形口上的托线对乳房进行承托,同时由U形口上缝接的托片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使乳房侧部赘肉收拢,以防止女士胸部下垂及更好地收拢定型乳房以消除副乳;且穿戴时,后肶通过弹力带从另一后肶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底边上的弹力带进行穿戴固定,松紧程度可调节且调节方便,不会增加胸腔束缚压迫,后肶上的弹力带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既形成V形露背美感,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束缚压迫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
本技术涉及内衣
,具体涉及一种从侧部承托乳房以防止女士胸部下垂及具有收拢乳房消除副乳作用的胸托。
技术介绍
女士长期穿戴文胸,乳房受文胸或紧身的外衣压迫变形容易把原来属于胸部的肉往外推挤在腋下形成副乳,副乳的产生不仅影响女士胸部形态曲线美,不利于女士穿着文胸对胸部的固定定型,而且严重地会对乳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使乳房高度集中、更好地固定定型及消除副乳的产生,女士在穿戴文胸后再穿戴胸托,通过胸托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承托和收拢来更好地包裹住整个胸部,以防止胸部的肉受外力推挤向外赘出形成副乳。目前市场上的胸托结构形式各种各样,但普遍存在穿戴在文胸外会对胸腔增加束缚压迫感,长期穿戴易导致呼吸不顺畅等问题,在穿戴的舒适性及便利性上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穿戴在文胸外不会增加胸腔束缚压迫、穿戴舒适方便的能从侧部承托乳房以防止女士胸部下垂及具有更好地收拢定型乳房以消除副乳作用的胸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包括承托于乳房下部且两侧向腋下部位延伸的前承托片及分别缝接于该前承托片两侧的第一后肶、第二后肶,该第一后肶及该第二后肶的上部分别朝肩部延伸并分别与该前承托片两侧上部缝接连接形成袖口,前承托片对应前胸区域开设有U形口,U形口的缘部缝接设置有对乳房进行承托的托线,U形口上缝接设置有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的托片,前承托片、第一后肶及第二后肶的底边上缝接有第一弹力带,该第一弹力带优选采用一整条弹力带,第一后肶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二弹力带,第二后肶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三弹力带,第二弹力带从第二后肶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第三弹力带从第一后肶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且第二弹力带与第三弹力带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优选的,前承托片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上位于第二后肶侧缝接设置有第一勾圈排,前承托片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上位于第一后肶侧缝接设置有第二勾圈排,第二弹力带延伸设置有自由拉伸端并在该端缝接设置有第一勾扣,第三弹力带延伸设置有自由拉伸端并在该端缝接设置有第二勾扣,第二弹力带拉伸并通过其自由拉伸端上的第一勾扣勾连于第一勾圈排与前承托片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连接,第三弹力带拉伸并通过其自由拉伸端上的第二勾扣勾连于第二勾圈排与前承托片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连接。进一步的,U形口上位于托片的上方缝接设置有上挤推片,前承托片两侧的上挤推片分别与第二弹力带、第三弹力带缝接连接,有助于对乳房侧上方赘肉的收拢。进一步的,袖口上缝接设置有袖口边,有助于增加穿戴时的舒适感,增加穿戴时与肩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前承托片、第一后肶及第二后肶为双层透气面料。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穿戴在文胸外,可通过前承托片的U形口上的托线对乳房进行承托,同时由U形口上缝接的托片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使乳房侧部赘肉收拢,以防止女士胸部下垂及更好地收拢定型乳房以消除副乳;且穿戴时,后肶通过弹力带从另一后肶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底边上的弹力带进行穿戴固定,松紧程度可调节且调节方便,不会增加胸腔束缚压迫,后肶上的弹力带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既形成V形露背美感,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束缚压迫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的正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的背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的正面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的背面展开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的穿戴使用状态图。图中:1、前承托片;2、第一后肶;3、第二后肶;4、U形口;5、袖口;6、第一弹力带;7、第二弹力带;8、第三弹力带;40、托线;41、托片;42、上挤推片;50、袖口边;61、第一勾圈排;62、第二勾圈排;71、第一勾扣;81、第二勾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包括承托于乳房下部且两侧向腋下部位延伸的前承托片1及分别缝接于该前承托片1两侧的第一后肶2、第二后肶3,该前承托片1、第一后肶2及第二后肶3优选为双层透气面料,透气面料材质本身属于现有技术中可直接应用的,透气面料具体材质可根据实际需要从现有文胸、胸托等生产制造面料中进行选择,该第一后肶2及该第二后肶3的上部分别朝肩部延伸并分别与该前承托片1两侧上部缝接连接形成袖口5,前承托片1对应前胸区域开设有U形口4,U形口4的缘部缝接设置有对乳房进行承托的托线40,U形口4上缝接设置有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的托片41,前承托片1、第一后肶2及第二后肶3的底边上缝接有第一弹力带6,该第一弹力带6优选采用一整条弹力带,第一后肶2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二弹力带7,第二后肶3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三弹力带8,第二弹力带7从第二后肶3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第三弹力带8从第一后肶2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且第二弹力带7与第三弹力带8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上述第一弹力带6、第二弹力带7及第三弹力带8可采用现有文胸、胸托比较常用的尼龙、涤纶弹力带,或者TPU松紧带等。穿戴在文胸外,可通过前承托片1的U形口4上的托线40对乳房进行承托,同时由U形口4上缝接的托片41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防止乳房外扩、使乳房侧部赘肉收拢,以防止女士胸部下垂及更好地收拢定型乳房以消除副乳;且穿戴时,后肶通过弹力带从另一后肶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弹力带进行穿戴固定,松紧程度可调节且调节方便,不会增加胸腔束缚压迫,后肶上的弹力带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既形成V形露背美感,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束缚压迫感。第二弹力带7、第三弹力带8与第一弹力带6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上位于第二后肶3侧缝接设置有第一勾圈排61,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上位于第一后肶2侧缝接设置有第二勾圈排62,第二弹力带7延伸设置有自由拉伸端并在该端缝接设置有第一勾扣71,第三弹力带8延伸设置有自由拉伸端并在该端缝接设置有第二勾扣81,第二弹力带7拉伸并通过其自由拉伸端上的第一勾扣71勾连于第一勾圈排61与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连接,第三弹力带8拉伸并通过其自由拉伸端上的第二勾扣81勾连于第二勾圈排62与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连接。当然,弹力带之间的连接并不限于上述勾扣勾圈方式,也可以采用按压纽扣、或者将第一弹力带6设计成双层结构并设置勾孔,在第二弹力带7、第三弹力带8的自由拉伸端设置勾件,让该勾件挂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包括承托于乳房下部且两侧向腋下部位延伸的前承托片(1)及分别缝接于该前承托片(1)两侧的第一后肶(2)、第二后肶(3),该第一后肶(2)及该第二后肶(3)的上部分别朝肩部延伸并分别与该前承托片(1)两侧上部缝接连接形成袖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托片(1)对应前胸区域开设有U形口(4),所述U形口(4)的缘部缝接设置有对乳房进行承托的托线(40),所述U形口(4)上缝接设置有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的托片(41),所述前承托片(1)、所述第一后肶(2)及所述第二后肶(3)的底边上缝接有第一弹力带(6),所述第一后肶(2)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二弹力带(7),所述第二后肶(3)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三弹力带(8),所述第二弹力带(7)从所述第二后肶(3)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所述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所述第三弹力带(8)从所述第一后肶(2)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所述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且所述第二弹力带(7)与所述第三弹力带(8)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包括承托于乳房下部且两侧向腋下部位延伸的前承托片(1)及分别缝接于该前承托片(1)两侧的第一后肶(2)、第二后肶(3),该第一后肶(2)及该第二后肶(3)的上部分别朝肩部延伸并分别与该前承托片(1)两侧上部缝接连接形成袖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托片(1)对应前胸区域开设有U形口(4),所述U形口(4)的缘部缝接设置有对乳房进行承托的托线(40),所述U形口(4)上缝接设置有从侧部对乳房进行挤推承托的托片(41),所述前承托片(1)、所述第一后肶(2)及所述第二后肶(3)的底边上缝接有第一弹力带(6),所述第一后肶(2)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二弹力带(7),所述第二后肶(3)对应背部区域的侧边上缝接有第三弹力带(8),所述第二弹力带(7)从所述第二后肶(3)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所述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所述第三弹力带(8)从所述第一后肶(2)侧由背部区域朝前拉伸连接于所述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且所述第二弹力带(7)与所述第三弹力带(8)在背部区域形成V形交叉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上位于所述第二后肶(3)侧缝接设置有第一勾圈排(61),所述前承托片(1)底边上的第一弹力带(6)上位于所述第一后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爱满分内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