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6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具体涉及医用隔离衣技术领域,包括组成隔离衣的隔离帽、上衣部和下衣部,隔离衣的袖口处设有固定部,所述袖口由外护层和内护层组成,所述外护层和内护层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气充层,且二者的相对面包覆有磁性相异的外吸附层和内吸附层,袖口上开设有与充气层相通的气槽,出气槽上安装有对其密封的堵部或密封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带板和堵部等组成结构的组成作用,在便于隔离衣整体穿戴,防止穿戴过程中手部与隔离衣内衬摩擦、接触的同时,带板取下后,堵部、带板与外固定环的组合下,对袖口端部进行便捷的固定,单手即可完成固定工作,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隔离衣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
技术介绍
医用隔离衣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医护人员常在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现有技术中的隔离衣穿戴不便,袖口处主要采用系带式固定,固定操作便捷性极差,且容易对隔离衣内外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包括组成隔离衣的隔离帽、上衣部和下衣部,隔离衣的袖口处设有固定部,所述袖口由外护层和内护层组成,所述外护层和内护层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气充层,且二者的相对面包覆有磁性相异的外吸附层和内吸附层,袖口上开设有与充气层相通的气槽,出气槽上安装有对其密封的堵部或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贴附安装在外护层的内侧面,且堵部经带板相对外护层固定,袖口的端处安装有与堵部的尺寸相适配的外固定环,堵部卡装在外固定环中对袖口端部的内径值调节、固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塞由可恢复形变的弹性材料构成且密封塞上开设有与气槽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堵部贯通气槽时,通孔与气充层相通,在堵部从气槽中移出时,通孔闭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带板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带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吸附槽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和吸附槽分别位于带板的正反两侧,二者扣合使带板固定在袖口端部的外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槽或吸附部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等间距分布在带板的端头用于对袖口端部的固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槽的腔底安装有卡部,且吸附部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部与卡槽卡装使吸附槽和吸附部相对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带板和堵部等组成结构的组成作用,在便于隔离衣整体穿戴,防止穿戴过程中手部与隔离衣内衬摩擦、接触的同时,带板取下后,堵部、带板与外固定环的组合下,对袖口端部进行便捷的固定,单手即可完成固定工作,便捷、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袖口部的截断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5为本专利技术中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带板的局部截断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离帽、2上衣部、3下衣部、4固定部、511外护层、512外吸附层、521内护层、522内吸附层、6带板、611气槽、612堵部、621吸附部、622卡槽、631吸附槽、632卡部、7外固定环、8密封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如图1-7所示的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包括组成隔离衣的隔离帽1、上衣部2和下衣部3,隔离衣的袖口处设有固定部4,袖口由外护层511和内护层521组成,外护层511和内护层521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气充层,且二者的相对面包覆有磁性相异的外吸附层512和内吸附层522,袖口上开设有与充气层相通的气槽611,出气槽611上安装有对其密封的堵部612或密封塞8,密封塞8贴附安装在外护层511的内侧面,且堵部612经带板6相对外护层511固定,袖口的端处安装有与堵部612的尺寸相适配的外固定环7,堵部612卡装在外固定环7中对袖口端部的内径值调节、固定;气充层中预充有使隔离衣胳膊或裤腿处因充气鼓起,形成便于穿戴的膨胀空间,穿戴完成之后,将带板6从对应位置取下,堵部612从气槽611中移出,同时密封塞8收缩对气槽611密封,对内外环境进行有效隔绝,然后使堵部612与对应位置的外固定环7卡装,直至使袖口端部贴合穿戴,通过带板6和堵部612等组成结构的组成作用,在便于隔离衣整体穿戴,防止穿戴过程中手部与隔离衣内衬摩擦、接触的同时,带板6取下后,堵部612、带板6与外固定环7的组合下,对袖口端部进行便捷的固定,单手即可完成固定工作,便捷、高效。密封塞8由可恢复形变的弹性材料构成且密封塞8上开设有与气槽611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堵部612贯通气槽611时,通孔与气充层相通,在堵部612从气槽611中移出时,通孔闭合,通过密封塞8和堵部612的组合作用,进一步保证了隔离衣的整个穿戴过程中气槽611的密封性,防止隔离衣内外被意外污染。带板6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带板6的两端分别设有吸附槽631和吸附部621,吸附部621和吸附槽631分别位于带板6的正反两侧,二者扣合使带板6固定在袖口端部的外部,吸附部621和吸附槽631的组合作用,扣合使带板6贴合固定在袖口端部,弹性材料构成的带板6在可沿着固定部弯折的同时,舒适度更强。吸附槽631或吸附部621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等间距分布在带板6的端头用于对袖口端部的固定,例如手腕部的袖口端部固定时,手腕部尺寸相异,带板6围成的环状固定带的径值相异,吸附槽631与吸附部621位置对应相连,适应性和固定强度更强。吸附槽631的腔底安装有卡部632,且吸附部621的中部开设有卡槽622,卡部632与卡槽622卡装使吸附槽631和吸附部621相对固定,卡槽622和卡部632的组合作用下,对21和吸附槽631之间的相对固定进行加固,防止工作过程中袖口端部固定强度差导致细菌等经袖口进入隔离衣内部,降低隔离、防护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包括组成隔离衣的隔离帽、上衣部和下衣部,隔离衣的袖口处设有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口由外护层和内护层组成,所述外护层和内护层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气充层,且二者的相对面包覆有磁性相异的外吸附层和内吸附层,袖口上开设有与充气层相通的气槽,出气槽上安装有对其密封的堵部或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贴附安装在外护层的内侧面,且堵部经带板相对外护层固定,袖口的端处安装有与堵部的尺寸相适配的外固定环,堵部卡装在外固定环中对袖口端部的内径值调节、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医用隔离衣,包括组成隔离衣的隔离帽、上衣部和下衣部,隔离衣的袖口处设有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口由外护层和内护层组成,所述外护层和内护层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气充层,且二者的相对面包覆有磁性相异的外吸附层和内吸附层,袖口上开设有与充气层相通的气槽,出气槽上安装有对其密封的堵部或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贴附安装在外护层的内侧面,且堵部经带板相对外护层固定,袖口的端处安装有与堵部的尺寸相适配的外固定环,堵部卡装在外固定环中对袖口端部的内径值调节、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由可恢复形变的弹性材料构成且密封塞上开设有与气槽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康特美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