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66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包括主线,所述主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主线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子线固定夹,所述子线固定夹的另一端连接有子线,所述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鱼钩,所述子线固定夹包括万向环、圆柱、连接杆、弯杆、U型卡扣和水滴状胶质卡块,所述万向环转动连接在圆柱的顶端,所述圆柱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折弯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卡扣,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沿竖直方向轴线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滑动连接在连接杆上,能够实现子线的快速连接,此操作简单、快捷,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
本技术属于垂钓
;具体是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
技术介绍
串钩是鱼钩绑法的一种,又叫葡萄钩、蜈蚣钩。它将钓钩拴成一串,故而得名。串钩一般用3~5枚钓钩拴结于主线上,多用于海竿甩投。常用对象鱼包括海鱼,淡水鱼主要钓水面上层的浮鱼,包括巧嘴、白条、马口鱼等等,也可以打底钓鲫鱼、鲤鱼、草鱼、青鱼、罗飞、鲶鱼等。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串钩的鱼钩相隔一定距离,故落水后处于水体的上、中、下三个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提高了上钩率。串钩虽然深受广大渔友的喜爱,但由于在主线上设置了多个子线,但是当子线发送断裂时,子线的更换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包括主线,所述主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主线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子线固定夹,所述子线固定夹的另一端连接有子线,所述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鱼钩;所述子线固定夹包括万向环、圆柱、连接杆、弯杆、U型卡扣和水滴状胶质卡块,所述万向环转动连接在圆柱的顶端,所述圆柱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折弯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卡扣;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沿竖直方向轴线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滑动连接在连接杆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通孔的通孔小于U型卡扣的横向宽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弯杆与U型卡扣为一体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子线固定夹与主线成T型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线连接在子线固定夹的万向环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子线悬挂在子线固定夹的U型卡扣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子线固定夹取代子线系在主线上,由主线穿好子线固定夹,然后将子线挂在子线固定夹的U型卡扣上,并向下拨动水滴状胶质卡块,使水滴状胶质卡块在连接杆向下滑动对U型卡扣的开口进行封堵,完成子线的快速连接,此操作简单、快捷,适用性强;2、当子线在垂钓过程中发生断裂时,向上拨动水滴状胶质卡块,使水滴状胶质卡块在连接杆向上滑动打开U型卡扣的开口,将断裂的子线去除,将新的子线重新挂接在U型卡扣上,并通过水滴状胶质卡块对U型卡扣开口进行封堵,完成对子线的快速更换,提高了子线的更换效率,节约使用成本以及垂钓时间,提高中鱼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中子线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中水滴状胶质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线1、连接扣2、子线固定夹3、万向环301、圆柱302、连接杆303、弯杆304、U型卡扣305、水滴状胶质卡块306、子线4、鱼钩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包括主线1,所述主线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2,所述主线1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子线固定夹3,所述子线固定夹3的另一端连接有子线4,所述子线4的另一端连接有鱼钩5,所述子线固定夹3包括万向环301、圆柱302、连接杆303、弯杆304、U型卡扣305和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所述万向环301转动连接在圆柱302的顶端,所述圆柱302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的底端通过折弯设置有弯杆304,所述弯杆304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卡扣305,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沿竖直方向轴线开设有与连接杆303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滑动连接在连接杆303上,通过设置子线固定夹3取代子线4系在主线1上,由主线1穿好子线固定夹3,然后将子线4挂在子线固定夹3的U型卡扣305上,并向下拨动水滴状胶质卡块306,使水滴状胶质卡块306在连接杆303向下滑动对U型卡扣305的开口进行封堵,完成子线4的快快速连接。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通孔的通孔小于U型卡扣305的横向宽度,防止水滴状胶质卡块306的滑落。所述连接杆303、弯杆304与U型卡扣305为一体结构。所述子线固定夹3与主线1成T型结构设置。所述主线1连接在子线固定夹3的万向环301上。所述子线4悬挂在子线固定夹3的U型卡扣305上。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子线固定夹3取代子线4系在主线1上,由主线1穿好子线固定夹3,然后将子线4挂在子线固定夹3的U型卡扣305上,并向下拨动水滴状胶质卡块306,使水滴状胶质卡块306在连接杆303向下滑动对U型卡扣305的开口进行封堵,完成子线4的快快速连接,当子线4在垂钓过程中发生断裂时,向上拨动水滴状胶质卡块306,使水滴状胶质卡块306在连接杆303向上滑动打开U型卡扣305的开口,将断裂的子线4去除,将新的子线4重新挂接在U型卡扣305上,并通过水滴状胶质卡块306对U型卡扣305开口进行封堵,完成对子线4的快速更换。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1),所述主线(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2),所述主线(1)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子线固定夹(3),所述子线固定夹(3)的另一端连接有子线(4),所述子线(4)的另一端连接有鱼钩(5);/n所述子线固定夹(3)包括万向环(301)、圆柱(302)、连接杆(303)、弯杆(304)、U型卡扣(305)和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所述万向环(301)转动连接在圆柱(302)的顶端,所述圆柱(302)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的底端通过折弯设置有弯杆(304),所述弯杆(304)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卡扣(305);/n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沿竖直方向轴线开设有与连接杆(303)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滑动连接在连接杆(30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换子线的新型串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1),所述主线(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2),所述主线(1)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子线固定夹(3),所述子线固定夹(3)的另一端连接有子线(4),所述子线(4)的另一端连接有鱼钩(5);
所述子线固定夹(3)包括万向环(301)、圆柱(302)、连接杆(303)、弯杆(304)、U型卡扣(305)和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所述万向环(301)转动连接在圆柱(302)的顶端,所述圆柱(302)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的底端通过折弯设置有弯杆(304),所述弯杆(304)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卡扣(305);
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沿竖直方向轴线开设有与连接杆(303)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水滴状胶质卡块(306)滑动连接在连接杆(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皖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渔夫乐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