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产组合物、增产药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61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组合物、增产药剂及其应用,特别涉及植物药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的混合物;所述油剂包括噻苯隆乳油或青皮桔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所述增产组合物制备成相应的增产药剂,用于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所述增产药剂能够在使用量少、使用次数少的情况下,依然显著提高植物产量,节约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产组合物、增产药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药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产组合物、增产药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当前农业生产,主要靠肥料增产,要想提高农作物产量就要多施肥,这些肥料包含农作物必需的氮、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但随着肥料使用次数的增多和肥料的过量使用,使得土壤贫瘠化严重,导致植物产量下降的同时,还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由此可见,生产一种使用量少、使用次少且增加植物产量的药剂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组合物、增产药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产组合物能够在使用量少、使用次数少的情况下,依然显著提高植物产量,节约劳动力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所述油剂包括噻苯隆乳油或青皮桔油;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的配比为1~2g:10~15ml:20~30ml:10~30ml。优选的,当所述油剂为青皮桔油时,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青皮桔油的配比为1.5~2g:10~15ml:20~30ml:10~15ml;当所述油剂为噻苯隆乳油时,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噻苯隆乳油的配比为1~1.5g:10~15ml:20~30ml:20~30ml。优选的,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的有效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0.1%~0.15%;所述吡唑醚菌酯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250g/L;所述噻苯隆乳油有效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0.15%~0.2%;所述青皮桔油的有效成分含量为95%~9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药剂,所述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产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产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产药剂在大田作物增产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产药剂使大田作物增产的方法,将所述药剂与水混合后,对大田作物进行喷施。优选的,当所述药剂中包含青皮桔油时,所述药剂与水混合的配比为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青皮桔油:水为(150~200)g:(1000~1500)ml:(2000~3000)ml:(1000~1500)ml:(10000~500000)ml;当所述药剂中包含噻苯隆乳油时,所述药剂与水混合的配比为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噻苯隆乳油:水的配比为(100~150)g:(1000~1500)ml:(2000~3000)ml:(2000~3000)ml:(10000~500000)ml。优选的,所述大田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高粱或豌豆。优选的,所述喷施的时期包括:当所述大田作物为小麦时,所述时期包括返青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中的两个;当所述大田植物为水稻时,所述时期包括分蘖期、破口前5~7天和灌浆期中的两个;当所述大田植物为玉米时,所述时期包括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当所述大田植物为大豆时;所述时期包括花期和结荚期;当所述大田植物为花生时,所述时期包括初花期、开花下针期和荚果膨大期中的两个;当所述大田植物为高粱时,所述时期包括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当所述大田植物为豌豆时,所述时期包括花期和结荚期。优选的,所述喷施的部位包括叶、茎或花,次数为1~3次;以增产药剂的体积计,所述喷施的剂量为40~60mL/亩。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组合物,将有效成分含量高且纯天然芸苔素内酯与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吡唑醚菌酯、多营养成分的多绿仕和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低浓度的噻苯隆乳油或具有增加作物吸收和保温效果的青皮桔油,四种物质在特定的比例下配合,得到一种增产组合物,在减少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的前提下,还能显著提高植物产量。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产组合物中,天然芸苔素内酯和噻苯隆两种植物生理调节剂对作物增产具有协同作用;天然芸苔素和吡唑醚菌酯两种组分对植物增产同样也具有协同作用,能够相互提升渗透效能,还在提升作物光合作用、提升养分吸收、抗逆性、延缓衰老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协同增产的效果。吡唑醚菌酯可以减少因作物病害产生的减产,且其高渗透性可以促进配方中其他成分的吸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产组合物,在四种物质的协同配合下,能保证作物整个周期的生长和营养的调节和运输,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还能减少增产药剂的使用量和次数,减少了劳动成本。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产组合物中,天然芸苔素内酯能够在植物生长发育各阶段中,发挥促进营养体生长(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和受精作用的同时还能延缓叶片的衰老、增强保绿效果,提高光合作用,促使叶色加深变绿;并且还具有以下效果: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增加枝数,增多花数,提高花粉受孕性,从而增加果实数量提高产量,能够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商品性,诱导单性结实,刺激子房膨大,防止落花落果,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含糖量;吡唑醚菌酯具有高渗透性和快速提高作物吸收氮肥能力、降低乙烯的生物合成量的效果,在作物受到病毒侵袭时能加速产生抵抗蛋白的形成,在逆境条件下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多绿仕包含氮、磷、钾、钙、镁和铁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以及海藻酸、黄腐酸、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生长调节剂的同时,还含有ATCA(ArginineThiazolidineCarboxylate)精氨酸噻唑烷羧酸盐,具有伤口复原、提高免疫功能、分泌激素等帮助作物伤口愈合恢复的功能;低含量的噻苯隆有促进细胞分裂,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青皮桔油具有增加作物吸收和保温的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产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产药剂在大田作物增产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增产组合物或增产药剂调节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每季施用2次,平均增产150斤以上,相比于同类产品,减少了用药次数(一般为三次),且增产幅度有大幅提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所述油剂包括噻苯隆乳油或青皮桔油;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的配比为1~2g:10~15ml:20~30ml:10~30ml。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油剂为青皮桔油时,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青皮桔油的配比优选为1.5~2g:10~15ml:20~30ml:10~15ml,更优选为1.6g:10ml:20ml:15ml;当所述油剂为噻苯隆乳油时,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噻苯隆乳油的配比优选为1~1.5g:10~15ml:20~30ml:20~30ml,更优选为1.2g:10ml:20ml:20m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的有效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0.15%,更优选为0.15%;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优选购自浙江义乌皇嘉生物有限公司;所述吡唑醚菌酯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优选为250g/L;所述吡唑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n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所述油剂包括噻苯隆乳油或青皮桔油;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的配比为1~2g:10~15ml:20~30ml:10~30m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所述油剂包括噻苯隆乳油或青皮桔油;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油剂的配比为1~2g:10~15ml:20~30ml:10~3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油剂为青皮桔油时,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青皮桔油的配比为1.5~2g:10~15ml:20~30ml:10~15ml;
当所述油剂为噻苯隆乳油时,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多绿仕和噻苯隆乳油的配比为1~1.5g:10~15ml:20~30ml:20~3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芸苔素内酯的有效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0.1%~0.15%;所述吡唑醚菌酯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250g/L;所述噻苯隆乳油有效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0.15%~0.2%;所述青皮桔油的有效成分含量为95%~98%。


4.一种增产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增产组合物。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增产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增产药剂在大田作物增产中的应用。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增产药剂使大田作物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药剂与水混合后,对大田作物进行喷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剂中包含青皮桔油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多农多收技术研究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