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6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保护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保护机构底端;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内壁上,所述底座内部嵌设有基座,所述基座顶端延伸至底座顶部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保护机构,在实际工作使用中,可通过转动转轮快速夹紧固定配电盒,完成配电盒的快速安装固定,同时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相互协同配合,在外界震动或冲击传来时,第一弹簧形变可有效缓冲吸收纵向的冲击压力,而斜置的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则可以同时缓冲吸收纵向和横向的冲击压力,进而提高配电盒的稳定性,使得配电盒在长期使用中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
本技术涉及配电网
,特别涉及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
技术介绍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而在相互交错的配电网中,其中拥有无数个配电箱,配电箱在保证电网正常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配电箱在长期放置使用中,受到震动或冲击时,无法有效对震动和冲击进行缓冲吸收,导致其内部精密电子元件受到影响甚至损坏,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安全使用。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保护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保护机构底端;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内壁上,所述底座内部嵌设有基座,所述基座顶端延伸至底座顶部外侧,所述基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配电盒和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分别位于配电盒两侧,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贯穿槽内部嵌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内部固定嵌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两个所述夹板内部均套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外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两个所述第二链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链轮底部,所述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外侧均套设有链条,所述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座,所述箱体两侧均嵌设有第二衔接座,所述第二衔接座内端均延伸至箱体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衔接座分别位于底座两侧,所述第一衔接座和第二衔接座内部均嵌设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衔接轴和第二衔接轴,所述第一衔接轴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衔接座内部,所述第二衔接轴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衔接座内部,所述箱体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底端分别与两个衔接杆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两个散热扇,两个所述散热扇均固定嵌设在箱体底部,两个所述散热扇分别位于底座两侧,所述散热扇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衔接轴与第一衔接座连接处以及第二衔接轴与第二衔接座连接处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衔接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箱体底部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支撑架连接处通过第二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架连接处通过单向轴承活动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底端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直线状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箱体前侧嵌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与箱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门内部固定嵌设有玻璃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机构,在实际工作使用中,可通过转动转轮快速夹紧固定配电盒,完成配电盒的快速安装固定,同时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相互协同配合,在外界震动或冲击传来时,第一弹簧形变可有效缓冲吸收纵向的冲击压力,而斜置的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则可以同时缓冲吸收纵向和横向的冲击压力,进而提高配电盒的稳定性,使得配电盒在长期使用中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得到更好的保护。2、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机构,两个散热扇在工作时,一个负责向箱体内部进风,另一个负责从箱体内向箱体外部吹风,从而使得箱体内部气流流速加快,并且保证气流通畅稳定,进而提升了箱体内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B处放大图。图中:1箱体、2底座、3基座、4第一弹簧、5支撑架、6配电盒、7夹板、8转轮、9转轴、10第一链轮、11螺纹杆、12第二链轮、13链条、14第一衔接座、15第二衔接座、16衔接杆、17第一衔接轴、18第二衔接轴、19第二弹簧、20散热扇、21过滤网、22滑块、23箱门、24玻璃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保护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保护机构底端;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箱体1底部内壁上,所述底座2内部嵌设有基座3,所述基座3顶端延伸至底座2顶部外侧,所述基座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4,所述基座3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内部设有配电盒6和两个夹板7,两个所述夹板7分别位于配电盒6两侧,所述支撑架5顶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贯穿槽内部嵌设有转轮8,所述转轮8内部固定嵌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所述转轴9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0,两个所述夹板7内部均套设有螺纹杆11,两个所述螺纹杆11外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11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2,两个所述第二链轮1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链轮10底部,所述第二链轮12和第一链轮10外侧均套设有链条13,所述第二链轮12和第一链轮10之间通过链条13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座14,所述箱体1两侧均嵌设有第二衔接座15,所述第二衔接座15内端均延伸至箱体1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衔接座15分别位于底座2两侧,所述第一衔接座14和第二衔接座15内部均嵌设有衔接杆16,所述衔接杆16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衔接轴17和第二衔接轴18,所述第一衔接轴17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衔接座14内部,所述第二衔接轴18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衔接座15内部,所述箱体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保护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保护机构底端;/n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箱体(1)底部内壁上,所述底座(2)内部嵌设有基座(3),所述基座(3)顶端延伸至底座(2)顶部外侧,所述基座(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4),所述基座(3)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内部设有配电盒(6)和两个夹板(7),两个所述夹板(7)分别位于配电盒(6)两侧,所述支撑架(5)顶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贯穿槽内部嵌设有转轮(8),所述转轮(8)内部固定嵌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所述转轴(9)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0),两个所述夹板(7)内部均套设有螺纹杆(11),两个所述螺纹杆(11)外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11)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2),两个所述第二链轮(1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链轮(10)底部,所述第二链轮(12)和第一链轮(10)外侧均套设有链条(13),所述第二链轮(12)和第一链轮(10)之间通过链条(13)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座(14),所述箱体(1)两侧均嵌设有第二衔接座(15),所述第二衔接座(15)内端均延伸至箱体(1)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衔接座(15)分别位于底座(2)两侧,所述第一衔接座(14)和第二衔接座(15)内部均嵌设有衔接杆(16),所述衔接杆(16)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衔接轴(17)和第二衔接轴(18),所述第一衔接轴(17)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衔接座(14)内部,所述第二衔接轴(18)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衔接座(15)内部,所述箱体(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19),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9)呈对称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9)底端分别与两个衔接杆(16)外侧固定连接;/n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两个散热扇(20),两个所述散热扇(20)均固定嵌设在箱体(1)底部,两个所述散热扇(20)分别位于底座(2)两侧,所述散热扇(20)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与箱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数据全自动治理工具,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保护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保护机构底端;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箱体(1)底部内壁上,所述底座(2)内部嵌设有基座(3),所述基座(3)顶端延伸至底座(2)顶部外侧,所述基座(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4),所述基座(3)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内部设有配电盒(6)和两个夹板(7),两个所述夹板(7)分别位于配电盒(6)两侧,所述支撑架(5)顶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贯穿槽内部嵌设有转轮(8),所述转轮(8)内部固定嵌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所述转轴(9)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0),两个所述夹板(7)内部均套设有螺纹杆(11),两个所述螺纹杆(11)外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11)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2),两个所述第二链轮(1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链轮(10)底部,所述第二链轮(12)和第一链轮(10)外侧均套设有链条(13),所述第二链轮(12)和第一链轮(10)之间通过链条(13)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座(14),所述箱体(1)两侧均嵌设有第二衔接座(15),所述第二衔接座(15)内端均延伸至箱体(1)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衔接座(15)分别位于底座(2)两侧,所述第一衔接座(14)和第二衔接座(15)内部均嵌设有衔接杆(16),所述衔接杆(16)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衔接轴(17)和第二衔接轴(18),所述第一衔接轴(17)前后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衔接座(14)内部,所述第二衔接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征凯魏永章兵郑春春候国庆郑飞翔谢贵德马景涛范海波刘涛尚书许光明尹淑兰李源泽梁磊贾曲赵建国尹为松刘发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