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2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包括壳体,防水外壳和防水套头,壳体内设有孔体,壳体还设有底板;孔体设有第一声道弹性端片、第二声道弹性端片、麦克风弹性端片和接地弹性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防水外壳、防水套头、壳体配合实现无缝隙连接,防止水进入孔体内造成短接导致损坏,保证连接良好;通过将第一声道端脚部、第二声道端脚部、麦克风端脚部和接地端脚部均突伸出底板且呈一字型排列,统一端脚部的突伸方向,减少由于端脚部设置于壳体周围导致容易沾水短路的情况,提高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
本技术涉及音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一般需要用到音频设备,音频设备主要是指对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的总称,其一般包括耳机等,上述音频设备需要电子产品设置对应的音频连接器如插孔实现音频传输连接。日常使用的插孔由于其缝隙过多,容易因为进水导致音频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另外,现有的插孔包含有很多用于信号连接的引脚,这些引脚一般设置于插孔的周围,容易沾水导致短路,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包括壳体,防水外壳和防水套头,防水外套套设于壳体,壳体内设有孔体,防水套头套设于孔体的开口端,壳体还设有底板,壳体和底板可拆卸连接;孔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声道弹性端片、第二声道弹性端片、麦克风弹性端片和接地弹性端片,第一声道弹性端片设置于孔体的左侧,第二声道弹性端片和麦克风弹性端片间隔设置于孔体的上部,接地弹性端片设置于孔体的下部;第一声道弹性端片设有第一声道端脚部,第二声道弹性端片设有第二声道端脚部,麦克风弹性端片设有麦克风端脚部,接地弹性端片设有接地端脚部;第一声道端脚部、第二声道端脚部、麦克风端脚部和接地端脚部均突伸出底板且呈一字型排列。进一步的,还包括侦测组件,侦测组件包括触碰端片和抵接端片,触碰端片包括触碰端脚部、触碰连接部和触碰弹片,触碰端脚部的一端突伸出底板且呈一字型排列,触碰端脚部的另一端与触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触碰连接部设有用于容设触碰弹片的第一开口,触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触碰弹片的一端连接,触碰弹片的另一端弯折设置,触碰弹片的另一端设有绝缘缓冲块;抵接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端脚部,抵接连接部和抵接弹片,抵接端脚部远离抵接连接部的一端突伸出底板且呈一字型排列,抵接弹片弯折设置,抵接弹片与触碰弹片间隔设置,抵接弹片设有用于与触碰弹片抵接导通的凸条。进一步的,第一声道弹性端片包括第一声道连接部、第一声道弹性弯折部和第一声道凸起抵接部,第一声道端脚部、第一声道连接部、第一声道弹性弯折部和第一声道凸起抵接部依次连接,第一声道端脚部弯折设置且突伸出底板,第一声道凸起抵接部突伸入孔体。进一步的,第二声道弹性端片包括第二声道连接部和第二声道弹片,第二声道端脚部、第二声道连接部和第二声道弹片依次连接,第二声道端脚部弯折设置且突伸出壳体的底部,第二声道弹片突伸入孔体。进一步的,麦克风弹性端片包括麦克风连接部和麦克风弹片,麦克风端脚部、麦克风连接部和麦克风弹片依次连接,麦克风端脚部弯折设置且突伸出壳体的底部,麦克风弹片突伸入孔体,麦克风弹片设有麦克风凸点。进一步的,接地弹性端片包括接地连接部和接地凸形抵接部,接地端脚部、接地连接部和接地凸形抵接部依次连接,接地端脚部弯折设置且突伸出壳体的底部,接地凸形抵接部突伸入孔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防水外壳、防水套头、壳体配合实现减少缝隙的数量,减少水进入孔体内造成短接导致损坏,保证连接良好;通过将第一声道端脚部、第二声道端脚部、麦克风端脚部和接地端脚部均突伸出底板且呈一字型排列,统一端脚部的突伸方向,减少由于端脚部设置于壳体周围导致容易沾水短路的情况,提高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第一声道弹性端片、第二声道弹性端片、麦克风弹性端片、接地弹性端片、触碰端片和抵接端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防水外壳;3、防水套头;4、孔体;5、底板;6、第一声道端脚部;7、第二声道端脚部;8、麦克风端脚部;9、接地端脚部;10、触碰端片;11、抵接端片;12、触碰端脚部;13、触碰连接部;14、触碰弹片;15、第一开口;16、抵接端脚部;17、抵接连接部;18、抵接弹片;19、凸条;20、绝缘缓冲块;21、第一声道连接部;22、第一声道弹性弯折部;23、第一声道凸起抵接部;24、第二声道连接部;25、第二声道弹片;26、麦克风连接部;27、麦克风弹片;28、接地连接部;29、接地凸形抵接部;30、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1、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2、麦克风弹性端片;33、接地弹性端片;34、麦克风凸点。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4所述,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包括壳体1,防水外壳2和防水套头3,防水外套套设于壳体1,壳体1内设有孔体4,防水套头3套设于孔体4的开口端,壳体1还设有底板5,壳体1和底板5可拆卸连接;孔体4的内部设有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麦克风弹性端片32和接地弹性端片33,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设置于孔体4的左侧,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和麦克风弹性端片32间隔设置于孔体4的上部,接地弹性端片33设置于孔体4的下部;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设有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设有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弹性端片32设有麦克风端脚部8,接地弹性端片33设有接地端脚部9;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端脚部8和接地端脚部9均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防水外壳2、防水套头3、壳体1配合实现减少缝隙的数量,减少水进入孔体4内造成短接导致损坏,保证连接良好;通过将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端脚部8和接地端脚部9均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统一端脚部的突伸方向,减少由于端脚部设置于壳体1周围导致容易沾水短路的情况,提高防水效果。具体地,接地弹性端片33用于与插头的接地的对应位置抵接实现通信,麦克风弹性端片32用于与插头的麦克风的对应位置抵接实现通信,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用于与插头的左声道的对应位置抵接实现通信,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用于与插头的右声道的对应位置抵接实现通信。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侦测组件,侦测组件包括触碰端片10和抵接端片11,触碰端片10包括触碰端脚部12、触碰连接部13和触碰弹片14,触碰端脚部12的一端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触碰端脚部12的另一端与触碰连接部13的一端连接,触碰连接部13设有用于容设触碰弹片14的第一开口15,触碰连接部13的另一端与触碰弹片14的一端连接,触碰弹片14的另一端弯折设置,触碰弹片14的另一端设有绝缘缓冲块20;抵接端片11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端脚部16,抵接连接部17和抵接弹片18,抵接端脚部16远离抵接连接部17的一端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抵接弹片18弯折设置,抵接弹片18与触碰弹片14间隔设置,抵接弹片18设有用于与触碰弹片14抵接导通的凸条19。具体地,在插头没有插入插孔时,触碰端片10和抵接端片11间隔设置,实现防误触导通的效果。在外界的插头没有完全插入孔体4内时,本技术通过设置抵接弹片18与触碰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防水外壳(2)和防水套头(3),防水外套套设于壳体(1),壳体(1)内设有孔体(4),防水套头(3)套设于孔体(4)的开口端,壳体(1)还设有底板(5),壳体(1)和底板(5)可拆卸连接;孔体(4)的内部设有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麦克风弹性端片(32)和接地弹性端片(33),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设置于孔体(4)的左侧,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和麦克风弹性端片(32)间隔设置于孔体(4)的上部,接地弹性端片(33)设置于孔体(4)的下部;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设有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设有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弹性端片(32)设有麦克风端脚部(8),接地弹性端片(33)设有接地端脚部(9);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端脚部(8)和接地端脚部(9)均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防水外壳(2)和防水套头(3),防水外套套设于壳体(1),壳体(1)内设有孔体(4),防水套头(3)套设于孔体(4)的开口端,壳体(1)还设有底板(5),壳体(1)和底板(5)可拆卸连接;孔体(4)的内部设有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麦克风弹性端片(32)和接地弹性端片(33),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设置于孔体(4)的左侧,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和麦克风弹性端片(32)间隔设置于孔体(4)的上部,接地弹性端片(33)设置于孔体(4)的下部;第一声道弹性端片(30)设有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弹性端片(31)设有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弹性端片(32)设有麦克风端脚部(8),接地弹性端片(33)设有接地端脚部(9);第一声道端脚部(6)、第二声道端脚部(7)、麦克风端脚部(8)和接地端脚部(9)均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水外壳的圆形音频插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侦测组件,侦测组件包括触碰端片(10)和抵接端片(11),触碰端片(10)包括触碰端脚部(12)、触碰连接部(13)和触碰弹片(14),触碰端脚部(12)的一端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排列,触碰端脚部(12)的另一端与触碰连接部(13)的一端连接,触碰连接部(13)设有用于容设触碰弹片(14)的第一开口(15),触碰连接部(13)的另一端与触碰弹片(14)的一端连接,触碰弹片(14)的另一端弯折设置,触碰弹片(14)的另一端设有绝缘缓冲块(20);抵接端片(11)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端脚部(16),抵接连接部(17)和抵接弹片(18),抵接端脚部(16)远离抵接连接部(17)的一端突伸出底板(5)且呈一字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亿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达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