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焊接插座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1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间隙,使得端子插入到PCB板上后插接部受到挤压时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末端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也防止了插接部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焊接插座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
技术介绍
传统端子与PCB板连接时存在以下缺点:1、需焊接;2、需增加额外组装工时,组装效率低;3、对环境有不可避免的污染;造成效率低、成本高,还破坏环境,不利于集成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其能实现端子与PCB板的免焊接连接,提高组装效率,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防止变形过度,增加导电端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的长度为4.2~4.6mm,所述插接部的长度为3.7~3.9mm,所述异形孔靠近基体部一端与基体部之间的距离为0.4~0.5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部的宽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插接部中部的宽度为1.20~1.26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一导入斜面,所述第二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二导入斜面,所述第一导入斜面和第二导入斜面以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远离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端子或芯线连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有用于夹紧插入的端子或芯线的导电卡爪。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为圆柱形,所述基体部的直径为1.5~1.6mm,所述插接孔的深度为3.6~3.8mm,所述插接孔的宽度为1.38~1.42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孔的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远离插接部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环,所述凸环的直径为1.81~1.86mm,所述凸环的端面与基体部的端面平齐,所述凸环的延伸长度为0.77~0.81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卡爪具有斜向插接孔中心伸出的弹性夹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外套设有与基体部长度相同的塑胶套,所述基体部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止塑胶套滑动的凸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间隙,使得端子插入到PCB板上后插接部受到挤压时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末端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也防止了插接部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端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基体部的上端设置插接孔,在插接孔内设置导电卡爪,从而在实现插座端子与PCB免焊接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外部电源与插座端子的免焊接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连接的可靠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尺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基体部;11、插接孔;12、凸环;13、凸刺;20、插接部;21、第一插接臂;22、第二插接臂;23、异形孔;24、间隙;25、第一导入斜面;26、第二导入斜面;30、导电卡爪;31、弹性夹臂;40、塑胶套;D1、基体部的直径;D2、插接孔的宽度;D3、凸环的直径;L1、基体部的长度;L2、插接部的长度;L3、凸环的延伸长度;L4、异形孔与基体部之间的距离;L5插接孔的深度;W1、插接部的中部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10和插接部20,所述插接部20一体连接于基体部10的一端,所述基体部10远离插接部2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端子或芯线连接的插接孔11,所述插接孔11内设有用于夹紧插入的端子或芯线的导电卡爪30,所述插接孔11的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组装时导电卡爪30自喇叭状开口卡入插接孔11内,所述导电卡爪30具有斜向插接孔11中心伸出的弹性夹臂31。所述基体部10外套设有与基体部10长度相同的塑胶套40,所述基体部10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止塑胶套40滑动的凸刺13,组装时,塑胶套40自下往上套于基体部10的外侧。所述插接部20包括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所述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之间形成一异形孔23,所述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以所述异形孔23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24,所述间隙24形成所述异形孔23的开口。所述第一插接臂21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一导入斜面25,所述第二插接臂22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二导入斜面26,所述第一导入斜面25和第二导入斜面26以异形孔23的中心线为轴对称。通过设置第一导入斜面25和第二导入斜面26,从而使插座端子与PCB板插接时更为顺畅,提高组装效率。如图3所示,所述基体部10为圆柱形,所述基体部10的直径D1为1.5~1.6mm,所述插接孔11的深度L5为3.6~3.8mm,所述插接孔11的宽度D2为1.38~1.42mm。所述基体部10的长度L1为4.2~4.6mm,所述插接部20的长度L2为3.7~3.9mm,所述异形孔23靠近基体部10一端与基体部10之间的距离L4为0.4~0.5mm,所述插接部20的宽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插接部中部的宽度W1为1.20~1.26mm。具体的,所述基体部10远离插接部20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环12,所述凸环12的直径D3为1.81~1.86mm,所述凸环12的端面与基体部10的端面平齐,所述凸环12的延伸长度L3为0.77~0.81mm。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使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间隙,使得端子插入到PCB板上后插接部受到挤压时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末端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也防止了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的长度为4.2~4.6mm,所述插接部的长度为3.7~3.9mm,所述异形孔靠近基体部一端与基体部之间的距离为0.4~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插接部中部的宽度为1.20~1.2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一导入斜面,所述第二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二导入斜面,所述第一导入斜面和第二导入斜面以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德欧阳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品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