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25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主要涉及变压器降噪领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降噪主体,所述降噪主体的内部设有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主体包括降噪板,所述降噪板为两层,两层降噪板之间设有多个降噪管,所述降噪管的外侧设有多个降噪侧翼,所述降噪侧翼的一端与降噪板固定连接,所述降噪板和降噪侧翼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降噪板的顶部设有环形顶板,所述环形顶板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部与外壳体内的顶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大大降低变压器内部向外传递的噪声音量,同时还保证了本身的散热性能,安装方便,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降噪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压器,因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因此经常会设置风机等辅助装置进行散热,这大大提高了变压器内部的噪声,同时内部铁芯和绕组线圈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经过其他部件的振动传递,从外面就能听到较大的噪声,尤其是在周围有人群居住的变压器,其造成了较大的噪声污染,现有装置中也有改进的降噪装置,但是这些装置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降噪装置的设置又增大了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难度,降噪的实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它能够大大降低变压器内部向外传递的噪声音量,同时还保证了本身的散热性能,安装方便,具备较好的实用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降噪主体,所述降噪主体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降噪主体包括降噪板,所述降噪板为两层,两层降噪板之间设有多个降噪管,所述降噪管的外侧设有多个降噪侧翼,所述降噪侧翼的一端与降噪板固定连接,所述降噪板和降噪侧翼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降噪板的顶部设有环形顶板,所述环形顶板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部与外壳体内的顶部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降噪管的内部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贯穿降噪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填充槽内设有隔音棉。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环形顶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br>进一步的,所述降噪板的底部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外壳体内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凸块的顶部、垫片的底部均设有缓冲层。进一步的,两层所述降噪板组成环形,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上下敞口的T型槽,所述降噪板的外侧设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T型槽内。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外壳体的内部设置双层的降噪板,变压器的主体安装在内侧降噪板内的安装槽中,利用双层降噪板将变压器主体包裹,使其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时需要经过双层降噪板之间的空间,在双层降噪板之间设置降噪管,降噪管的外侧与降噪板之间设置多个降噪侧翼,噪音经过时需要经过降噪板和降噪侧翼的阻挡,因此从降噪板传出之后的音量大大降低,具备较好的降噪性能,且在降噪板和降噪侧翼上均设置多个散热孔,使空气自内而外穿过散热孔后与外界连通,多个散热孔之间形成迂回的回路,方便空气的流通,但是对噪音的传递形成阻碍,保证降噪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性能,实际使用中的实用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附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附图1中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外壳体;2、降噪主体;3、安装槽;4、降噪板;5、降噪管;6、降噪侧翼;7、散热孔;8、环形顶板;9、安装柱;10、填充槽;11、隔音棉;12、凸块;13、压缩弹簧;14、垫片;15、T型槽;16、T型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为铁制组件,内部为中空结构,顶部敞口设置,通过盖板闭合,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竖直的滑动连接有降噪主体2,安装时将降噪主体2从顶部的敞口处放入,沿着外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所述降噪主体2的内部设有安装槽3,变压器主体位于安装槽3内,所述降噪主体2包括降噪板4,所述降噪板4为两层,两层降噪板4形成双层降噪装置,内部的噪音向外传递时需要经过双层降噪板4及双层降噪板4之间的空间,能够有效的对噪音的强度进行削弱,降低噪音的音量,两层降噪板4之间设有多个降噪管5,所述降噪管5的外侧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设有多个降噪侧翼6,所述降噪侧翼6的一端与降噪板4固定连接,利用降噪侧翼6将两层降噪板4之间的空间进行分割,形成更多的小空间,这样在噪音经过传递时,能够利用多个小空间的侧壁可空间内的空气对噪音进行削弱,进一步提高了降噪的效果,所述降噪板4和降噪侧翼6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这样的设置,使内部空气通过散热孔7与外界连通,空气在多个散热孔7之间形成迂回的回路,避免声音直接传递出去,起到降噪效果的同时保证了散热性能,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所述降噪板4的顶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环形顶板8,所述环形顶板8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柱9,具体的在环形顶板8上设置滑孔,所述安装柱9滑动连接在滑孔内,所述安装柱9的顶部与外壳体1内的顶部相接触,使用时将降噪主体2放置到外壳体1的内部,然后向下滑动安装柱9,使外壳体1顶部的盖子扣合时安装柱9能够与盖子的底部相接触实现降噪主体2的固定和安装,结构简单,安装非常便捷。优选的,所述降噪管5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降噪管5的内部设有填充槽10,所述填充槽10贯穿降噪管5的上下两端,所述填充槽10内设有隔音棉11,进一步提高了降噪管5的降噪性能,降噪管5的侧壁保证足够的支撑性能,内部的隔音棉11确保降噪能力,使噪音向外传递后的音量强度大大降低。优选的,所述安装柱9的顶部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固定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柱9,所述凸块12与环形顶板8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3,这样的设置向下滑动安装柱9时对压缩弹簧13进行挤压,安装上盖板之后能够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使安装柱9的凸块12在弹力的作用下与盖板更好的接触,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固定效果。优选的,所述降噪板4的底部设有垫片14,具体的所述垫片14与两个降噪板4的底部均焊接固定,所述垫片14与外壳体1内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凸块12的顶部、垫片14的底部均设有缓冲层,具体的可使用橡胶材质,使降噪主体2与外壳体1接触的部分具备较好的减震效果,进一步降低振动产生的噪音,提高降噪效果。优选的,两层所述降噪板4组成环形,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上下敞口的T型槽15,所述降噪板4的外侧设有T型滑块16,所述T型滑块16滑动连接在T型槽15内,这样的设置使降噪板4安装后能够相对于外壳体1更加稳定,安装方便,安装后不易晃动,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双层的降噪板4,变压器的主体安装在内侧降噪板4内的安装槽3中,利用双层降噪板4将变压器主体包裹,使其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时需要经过双层降噪板4之间的空间,在双层降噪板4之间设置降噪管5,降噪管5的外侧与降噪板4之间设置多个降噪侧翼6,噪音经过时需要经过降噪板4和降噪侧翼6的阻挡,因此从降噪板4传出之后的音量大大降低,具备较好的降噪性能,且在降噪板4和降噪侧翼6上均设置多个散热孔7,使空气自内而外穿过散热孔7后与外界连通,多个散热孔7之间形成迂回的回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降噪主体(2),所述降噪主体(2)的内部设有安装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主体(2)包括降噪板(4),所述降噪板(4)为两层,两层降噪板(4)之间设有多个降噪管(5),所述降噪管(5)的外侧设有多个降噪侧翼(6),所述降噪侧翼(6)的一端与降噪板(4)固定连接,所述降噪板(4)和降噪侧翼(6)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降噪板(4)的顶部设有环形顶板(8),所述环形顶板(8)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柱(9),所述安装柱(9)的顶部与外壳体(1)内的顶部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降噪主体(2),所述降噪主体(2)的内部设有安装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主体(2)包括降噪板(4),所述降噪板(4)为两层,两层降噪板(4)之间设有多个降噪管(5),所述降噪管(5)的外侧设有多个降噪侧翼(6),所述降噪侧翼(6)的一端与降噪板(4)固定连接,所述降噪板(4)和降噪侧翼(6)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降噪板(4)的顶部设有环形顶板(8),所述环形顶板(8)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柱(9),所述安装柱(9)的顶部与外壳体(1)内的顶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压器内部的散热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管(5)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降噪管(5)的内部设有填充槽(10),所述填充槽(10)贯穿降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炳利张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法奥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