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11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其包括LCM模组、整机中框、后壳,所述LCM模组包括液晶面板、LCM中框、光学膜片组及背板,所述背板的一端具有一竖直侧边,并通过侧边与LCM中框卡合连接,背板另一端弯折出一阶断差形成用于放置整机中框的容纳腔,整机中框藏于背板光腔面并穿过背板与另一侧的后壳卡合连接,本设计利用背板设有破孔做卡扣,与LCM中框设有的卡勾卡合连接,或背板侧边设有加持蛇片卡合加持LCM中框卡勾从而完成LCM中框与背板的互相固定,本设计避免LCM中框与后壳的勾合设计,无需运用螺丝锁附,本设计优化LCM中框、背板与整机中框,使用后壳配合结构设计来达到薄型化产品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薄化显示器中,多为采用LCM模组的LCM中框与背板作为外观件,而背板多为铁件,因背板做外观处理后,价格大大提升,同时,背板卡勾成型不易,容易有外观不良与漏光问题,极大的限制的显示器的设计范围,于是塑胶后壳重新回归考量范围,但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采用塑胶后壳的显示器,主要结合方式为液晶模组+整机中框+后壳,其中整机中框与液晶模组镙丝锁付,但螺丝锁附增加成本与工时,后壳与LCM中框勾合联结,但重工不易,且有入尘与板件破片风险,此外,薄型化设计还常伴随模块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整体稳定的薄型化液晶显示器架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包括LCM模组、整机中框、后壳,所述LCM模组包括液晶面板、LCM中框、光学膜片组及背板,所述背板的一端具有一竖直侧边,并通过侧边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包括LCM模组、整机中框、后壳,所述LCM模组包括液晶面板、LCM中框、光学膜片组及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一端具有一竖直侧边,并通过侧边与LCM中框卡合连接,背板另一端弯折出一阶断差形成用于放置整机中框的容纳腔,整机中框藏于背板光腔面并部分穿过背板与背板另一侧的后壳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包括LCM模组、整机中框、后壳,所述LCM模组包括液晶面板、LCM中框、光学膜片组及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一端具有一竖直侧边,并通过侧边与LCM中框卡合连接,背板另一端弯折出一阶断差形成用于放置整机中框的容纳腔,整机中框藏于背板光腔面并部分穿过背板与背板另一侧的后壳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中框上设有卡勾,后壳对应设有卡扣,整机中框的卡勾伸出背板与后壳的卡扣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侧边向光腔内弯折形成加强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侧边上设有破孔,LCM中框上设有与破孔配合的LCM中框卡勾,背板通过破孔与LCM中框卡勾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型化液晶显示器的LCM模组固定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M中框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