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10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镜片和镜腿,镜框分为金属骨架和塑料内框架,金属骨架呈片状且沿着镜片外边缘呈环状设置,两端延伸为连接部铰接镜腿,塑料内框架呈半环状设有凹槽A和凹槽B,金属骨架和镜片与凹槽A和凹槽B卡合夹持塑料内框架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胶混搭的眼镜通过机械卡合的方式将金属骨架、塑料内框架以及镜片三者无需工具可拆卸固定且三者独立生产制作,降低了生产工艺复杂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通过采用机械卡合的方式避免了螺丝固定的拆卸不方便以及螺丝在使用过程中松动带来的不便,其通过三者款式花纹搭配组合还可以自主得到想要的外观商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
本技术涉及眼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
技术介绍
眼镜作为矫正视力的工具或者是装饰品,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眼镜一般包括有两镜框、与两镜框两端铰接连接的镜脚及镶嵌于两镜框内的镜片,目前的眼镜种类繁多,各种款式多样化,眼镜的材质也是多样化,一般眼镜主要分为金属类及塑胶类,金属类结构牢固,但款式相对不如塑胶类美观,而怎样将金属类眼镜与塑胶类眼镜完美结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市场上现有的眼镜,金胶固定式通常采用生产过程中采用注塑法,注塑法在注塑时塑料与金属接触会产生空气流动,影响金属电镀色变色,还有生产中空塑料产品,再采用插入金属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制作繁琐,且得到的产品完整性不强,塑料与金属间隙大,市面上常用的方式为通过螺丝将两者固定,以上方法操作复杂,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效果还差,其次无形中增加了眼镜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通过机械卡合的方式将金属骨架与塑料内框架结合,通过对塑料内框架的外观设计得到一款低成本、制作简便、款式多样可调的眼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镜片和镜腿,所述镜框包括金属骨架和塑料内框架,所述金属骨架呈片状且沿着镜片外边缘呈环状设置,其两端延伸设置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铰接镜腿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呈半环状且设置有凹槽A和凹槽B且其受金属骨架和镜片两者夹持设置,所述凹槽A与金属骨架卡合设置且呈半包覆金属骨架,所述凹槽B与镜片上端卡合,所述镜片下端设置有凹槽C且与金属骨架内环卡合,使镜片、金属骨架以及塑料内框架三者相对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的凹槽A处截面呈U状朝上开口与金属骨架的三个侧面包覆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的凹槽B处截面呈U状朝下开口与镜片边缘的三个侧面卡合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在靠近连接部设置有磁铁槽,所述磁铁槽内固定设置有磁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副镜,所述副镜在相对磁铁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磁石,所述镜片之间的镜框还设置有的镜架梁,所述副镜上设置有钩住镜架梁用于加强副镜固定安装的卡合勾。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合勾的开口朝下与镜架梁紧密配合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金属骨架在镜片处的环状结构分为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上下两部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延伸设置有鼻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眼镜其主要组件金属骨架和塑料内框架可单独生产制作,两者间尺寸和规格进行配合设计即可,此方案的优点在于,其通过独立生产制作可大批量生产不同的样式,对需要的款式进行设计搭配,得到多样的眼镜设计外观;其次,通过机械卡合的方式将金属骨架、塑料内框架以及镜片三者固定,无需工具即可进行拆装十分方便且不存在螺丝松动导致眼镜使用问题;本产品在销售店内售卖时,通过专门培训的店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搭配不同款式的金胶混搭,其次,通过塑料内框包住金属骨架的金胶混搭的设计样式符合当前的潮流,也使的本产品的设计外观具有相当广阔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眼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眼镜图2中A-A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塑料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塑料内框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金属骨架的镜框处上下部分焊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镜框;11、金属骨架;12、塑料内框架;121、凹槽A;122、凹槽B;13、连接部;131、磁铁槽;132、磁铁;133、磁石;14、鼻托;2、镜片;21、凹槽C;22、镜架梁;3、镜腿;8、副镜;81、卡合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出现“上”、“下”“上侧”“下侧”“上端”“下端”等指示方向字眼,均为产品佩戴状态下的方向概念。如图1-6所示,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1、镜片2和镜腿3,所述镜框1包括金属骨架11和塑料内框架12,所述金属骨架11呈片状且沿着镜片2外边缘呈环状设置,其两端延伸设置有连接部13且所述连接部13铰接镜腿3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呈半环状且设置有凹槽A121和凹槽B122且其受金属骨架11和镜片2两者夹持设置,所述凹槽A121与金属骨架11卡合设置且呈半包覆金属骨架11,所述凹槽B122与镜片2上端卡合,所述镜片2下端设置有凹槽C21且与金属骨架11内环卡合,使镜片2、金属骨架11以及塑料内框架12三者相对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的凹槽A121处截面呈U状朝上开口与金属骨架11的三个侧面包覆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的凹槽B122处截面呈U状朝下开口与镜片2边缘的三个侧面卡合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在靠近连接部13设置有磁铁槽131,所述磁铁槽131内固定设置有磁铁13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副镜8,所述副镜8在相对磁铁132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磁石133,所述镜片2之间的镜框1还设置有的镜架梁22,所述副镜8上设置有钩住镜架梁22用于加强副镜8固定安装的卡合勾8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合勾81的开口朝下与镜架梁22紧密配合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金属骨架11在镜片2处的环状结构分为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上下两部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远离连接部13的一端延伸设置有鼻托14。实施例:本实用的眼镜在生产时分别独立制作组件,金属骨架11(如图6所示)经过冲压模具制作,其环状框架为避免冲压变形,设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独立制作后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固定再进行抛光打磨;组装时将金属骨架11进行小幅度的形变弯折适应塑料内框架12(如图4-5所示)的形状,再将塑料内框架12的凹槽A121与弯折形变状态的金属骨架11进行卡合装配,基于弯折形变回复的弹力使两者紧密装配,然后将镜片2斜插入塑料内框架12与金属骨架11形成的镜片2放置轮廓中,通过金属和塑料两者具有的一定的形变性能将镜片2的上端与塑料内框架12的凹槽B122卡合,将镜片2的凹槽C21与金属骨架11的下端内环卡合实现三者的固定安装,拆卸时只需要对着镜片2斜着用力按压即可取下,拆装过程无需工具十分方便且通过三者卡合使得三者之间的配合紧密无缝隙,其三者卡合装配卡合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眼镜其主要组件金属骨架和塑料内框架可单独生产制作,两者间尺寸和规格进行配合设计即可,此方案的优点在于,其通过独立生产制作可大批量生产不同的样式,对需要的款式进行设计搭配,得到多样的眼镜设计外观;其次,通过机械卡合的方式将金属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1)、镜片(2)和镜腿(3),所述镜框(1)包括金属骨架(11)和塑料内框架(12),所述金属骨架(11)呈片状且沿着镜片(2)外边缘呈环状设置,其两端延伸设置有连接部(13)且所述连接部(13)铰接镜腿(3)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呈半环状且设置有凹槽A(121)和凹槽B(122)且其受金属骨架(11)和镜片(2)两者夹持设置,所述凹槽A(121)与金属骨架(11)卡合设置,所述凹槽B(122)与镜片(2)上端卡合,所述镜片(2)下端设置有凹槽C(21)且与金属骨架(11)内环卡合,使镜片(2)、金属骨架(11)以及塑料内框架(12)三者相对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1)、镜片(2)和镜腿(3),所述镜框(1)包括金属骨架(11)和塑料内框架(12),所述金属骨架(11)呈片状且沿着镜片(2)外边缘呈环状设置,其两端延伸设置有连接部(13)且所述连接部(13)铰接镜腿(3)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呈半环状且设置有凹槽A(121)和凹槽B(122)且其受金属骨架(11)和镜片(2)两者夹持设置,所述凹槽A(121)与金属骨架(11)卡合设置,所述凹槽B(122)与镜片(2)上端卡合,所述镜片(2)下端设置有凹槽C(21)且与金属骨架(11)内环卡合,使镜片(2)、金属骨架(11)以及塑料内框架(12)三者相对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胶混搭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内框架(12)的凹槽A(121)处截面呈U状朝上开口与金属骨架(11)的三个侧面包覆设置,所述塑料内框架(12)的凹槽B(122)处截面呈U状朝下开口与镜片(2)边缘的三个侧面卡合设置。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池坤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众视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