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05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包括了CT电路、取电电路、变换电路,所述采样反馈电路连接输出端,再经隔离光电耦连接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调整隔离变压器脉冲宽度,所述测量线圈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交流信号,进行比较放大,给检测设备提供交流信号,温度测量探头给检测设备提供一个变化的阻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压线路在检测设备不需要单独供电,一起解决供电和检测难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了MOS管的开关特性、变压器和光耦的隔离作用、控制芯片的有效控制,以及稳压芯片提供的基准电压等措施,安全、高效,性能稳定,不易损坏,消除干扰,可普遍适用于检测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端智能电器供电方法有:变压器直接供电、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供电、CT取电供电、太阳能发电供电、激光供电、电容串联分压式取电供电,但是这些都有很多缺点。高压变压器和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压变换,不仅体积大、成本高,因而导致使用范围有限,尤其不适应做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一次转换电源或输电线路状态检测系统的电源等;太阳能供电电源由于太阳能电发电需要阳光,导致输出的电能受到环境限制而十分有限;激光供电不仅成本高,效率低,光学元件使用寿命有限,而且这种供电方法受地点限制,不适合户外;电流互感器感应取电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是相对理想的一种供电方式,但是受电流波动影响强烈,当线路处于空载或者接近空载的小电流状态时,要依靠储能装置配合,才能保证负载正常工作,当电流较大时又要设计保护电路负载过电压。其它检测设备都需要单独给它供电,比较繁琐,若选这种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是理想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取电和检测一体化,普通检测设备都需要单独供电,而本技术很好的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CT电路、取电电路、变换电路,所述CT电路包括取电线圈、测量线圈、温度测量探头;所述取电电路包括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路、采样反馈电路、光电隔离、PWM控制电路,所述取电线圈连接所述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经过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降压后,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到输出电路,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还给备用电池充电,所述采样反馈电路连接输出端,再经隔离光电耦连接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调整隔离变压器脉冲宽度,,所述测量线圈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交流信号,进行比较放大,给检测设备提供交流信号,温度测量探头给检测设备提供一个变化的阻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压线路在检测设备不需要单独供电,一起解决供电和检测难题,本技术应用了MOS管的开关特性、变压器和光耦的隔离作用、控制芯片的有效控制,以及稳压芯片提供的基准电压等措施,安全、高效,性能稳定,不易损坏,消除干扰,可普遍适用于检测设备中。本检测设备优点就是一体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无需另外供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变换部分电路;图3是本技术的PWM控制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隔离变压器输出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CT电路、取电电路、变换电路,所述CT电路包括取电线圈、测量线圈、温度测量探头;所述取电电路包括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路、采样反馈电路、光电隔离、PWM控制电路,所述取电线圈连接所述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经过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降压后,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到输出电路,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还给备用电池充电,所述采样反馈电路连接输出端,再经隔离光电耦连接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调整隔离变压器脉冲宽度,,所述测量线圈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交流信号,进行比较放大,给检测设备提供交流信号,温度测量探头给检测设备提供一个变化的阻抗。图2是本技术的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变换部分电路。如图2所示,经过BR1整流后,C1滤波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送到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L1-3。图3是本技术的PWM控制电路图。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UC2845A)和MOS管Q1及其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括电阻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电容C3、C4、C5、C6、C7、C8、C9、C10、C11和二极管D1、D2、D3、D4、D5,隔离变压器T1的初绕组有两个线圈L1-3和L4-5,它们通过Q1的源极与漏极相串联,线圈L1-3的首端连接Q1的源极,线圈L4-5的尾端通过R13连接Q1的漏极;R13的另一端连接U1的P5GND端,U1的(P7)VI端连接R11,初始给芯片供电,R11连接整流电路直流输出端及隔离变压器T1的一次绕组的接点,该接点还连接有R15和C8的一端,R15和C8的另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D2的正极连接Q1的源极;U1的(P2)VFB端连接R8的一端,R8的另一端接隔离光耦U2的输出P3,来控制输出的脉冲宽度(占空比),U1的(P6)OUT端连接R12,R12另一端连接Q1的栅极,U1的(P5)GND端还连接有电容C6、C4的一端,C6的另一端与C5和R14一端连接U1的(P4)CT/RT端,C6是决定U1的工作频率,U1的(P4)CT/RT端连接R14和C5一端,C4、C5和R10的另一端连接U1的(P3)ISEN端,R10另一端连接Q1的漏极,光电隔离U2的P4连接R18,R18的另一端与R14、D1连接U1的(P8)VREF端,C3、R7连接U1的(P1)COM端,另一端连接U1的(P2)VFB端。正常工作后,L4-5经二极管D5、D3整流后,电容C11、C10滤波后给U1持续供电。图4是本技术的隔离变压器输出电路图。如图4所示,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有两线圈L9-10和L6-7,线圈L9-10经D6整流,C12、L7、C13滤波后,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还可以给备用电池充电。线圈L6-7经R20和D7整流,C14滤波后给U3供电,运放U4的P1和P7经过R34到Q3的B极,导通和截止,再控制MOS管Q2的栅极,从而控制输出,U4的P2和P6检测RS1000电流变换器的电压,U3的P1和P7输出低电平,光耦U2工作,U2的P3连接U1的P2---VFB控制输出电压,U1-P2电压下降--->U1-P6电压下降(脉宽变窄,占空比降低),应抑制输出电压增加,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而控制脉冲宽度越宽,输出电压越高。采用本实施例,高压线路在检测设备不需要单独供电,一起解决供电和检测难题,本技术应用了MOS管的开关特性、变压器和光耦的隔离作用、控制芯片的有效控制,以及稳压芯片提供的基准电压等措施,安全、高效,性能稳定,不易损坏,消除干扰,可普遍适用于检测设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电路、取电电路、变换电路,所述CT电路包括取电线圈、测量线圈、温度测量探头;所述取电电路包括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路、采样反馈电路、光电隔离、PWM控制电路,所述取电线圈连接所述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经过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降压后,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到输出电路,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还给备用电池充电,所述采样反馈电路连接输出端,再经隔离光电耦连接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调整隔离变压器脉冲宽度,所述测量线圈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交流信号,进行比较放大,给检测设备提供交流信号,温度测量探头给检测设备提供一个变化的阻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电路、取电电路、变换电路,所述CT电路包括取电线圈、测量线圈、温度测量探头;所述取电电路包括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路、采样反馈电路、光电隔离、PWM控制电路,所述取电线圈连接所述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经过浪涌抑制电路、整流储能电路、隔离变压器降压后,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到输出电路,给RS1000电流变换器提供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创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