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790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组件和空调器,其中,泵组件包括:气液分离部,设有排液口和吸液口,经吸液口流入气液分离部的流体通过排液口向外排出;泵体,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经泵入口流入泵体的流体通过泵出口向外排出;排液口和泵入口相连通,排液口靠近泵入口的一端的端面与泵入口靠近排液口的一端的端面相抵,气液分离部内的流体依次经过排液口和泵入口流入泵体。通过将排液口与泵入口直接连通,省去复杂的连接管路后,可以简化连接结构,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排液口与泵入口在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了在管路与开口的连接处而发生渗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组件和空调器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组件和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中,气液分离器和水泵是独立的,即两者是分开安装的,且气液分离器的排液口与水泵的泵入口之间是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管路较为复杂,且容易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组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泵组件的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组件,包括:气液分离部,设有排液口和吸液口,经吸液口流入气液分离部的流体通过排液口向外排出;泵体,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经泵入口流入泵体的流体通过泵出口向外排出;排液口和泵入口相连通,排液口靠近泵入口的一端的端面与泵入口靠近排液口的一端的端面相抵,气液分离部内的流体依次经过排液口和泵入口流入泵体。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泵组件的实施例,泵组件包括气液分离部和泵体。其中,气液分离部设有吸液口和排液口,泵体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且排液口与泵入口相连通。流体首先通过吸液口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液分离部,设有排液口和吸液口,经所述吸液口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流体通过所述排液口向外排出;/n泵体,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经所述泵入口流入所述泵体的流体通过所述泵出口向外排出;/n其中,所述排液口和所述泵入口相连通,所述排液口靠近所述泵入口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泵入口靠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的端面相抵,所述气液分离部内的流体依次经过所述排液口和所述泵入口流入所述泵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液分离部,设有排液口和吸液口,经所述吸液口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流体通过所述排液口向外排出;
泵体,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经所述泵入口流入所述泵体的流体通过所述泵出口向外排出;
其中,所述排液口和所述泵入口相连通,所述排液口靠近所述泵入口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泵入口靠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的端面相抵,所述气液分离部内的流体依次经过所述排液口和所述泵入口流入所述泵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
分离腔体;
吸液管,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所述吸液管远离所述分离腔体的一端形成所述吸液口;
排液管,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所述排液管远离所述分离腔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排液口,
其中,流体能够在分离腔体内进行气液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在所述分离腔体的横截面上,所述吸液管的轴线的投影与所述分离腔体的轮廓线的投影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U型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设于所述泵体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与所述泵体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设有第一法兰板,所述泵体设有第二法兰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法兰板与所述第二法兰板以实现所述气液分离部与所述泵体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绍胜程超钟雄斌周宏亮钟志尧陈中清彭杰林田俊余圩钱李超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