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52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包括远传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表主体上的进液管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头,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头内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穿过定位管的缓冲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机构,来对远传表主体进行减震,有效了避免在机器设备振动或管道液体流动造成的振动使得远传表主体发生振动,容易使得远传表主体内部的元件造成损伤,而使检测不准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
本技术涉及仪表
,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
技术介绍
远传表可用于测量对钢及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蒸汽和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因为在电阻远传远传表内部设置一滑线电阻式发送器,故可把被测值以电量传至远离测量的二次仪表上,以实现集中检测和远距离控制,应用极为普遍,它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在热力管网、油气传输、供水供气系统、车辆维修保养厂店等领域随处可见,尤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与技术测量过程中。由于安装的设备震动(如注水泵、输出泵震动)和压力冲击影响,经常损坏远传表和造成远传表检测出现误差,造成极大的浪费,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远传表中注入阻尼液,通过阻尼液防止震动对表盘指针的损坏,然而,远传表长期处于震动环境中,容易使得阻尼液出现泄露,从而导致远传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包括远传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表主体上的进液管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所述弹簧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底板上的多个竖直向上的立柱,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供立柱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立柱的端部设有螺纹紧固帽,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套设在立柱上;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与进液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头,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头内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穿过定位管的缓冲软管,所述定位管内设有橡胶缓冲套,所述橡胶缓冲套内设有供缓冲软管穿过的第二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设有防磨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紧固帽与上底板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软管经第二管道连接头与第二连接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头与第二连接管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缓冲套内设有注水腔,所述橡胶缓冲套上设有与注水腔连接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定位管上设有供注水管穿过的孔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通过设置减震机构,来对远传表主体进行减震,有效了避免在机器设备振动或管道液体流动造成的振动使得远传表主体发生振动,容易使得远传表主体内部的元件造成损伤,而使检测不准确。主要是通过在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来减震,避免对远传表主体造成震动损伤。另外本技术通过在定位管内设有橡胶缓冲套,所述橡胶缓冲套内设有供缓冲软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橡胶缓冲套内设有注水腔,所述橡胶缓冲套上设有与注水腔连接的注水管,可通过向注水腔内注入水体,使得橡胶缓冲套与缓冲软管紧密贴合,来对缓冲软管进行减震吸震,有效避免了振动经缓冲软管传递到上底板上,而使得上底板带着远传表主体震动。此外本技术具有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远传表主体;2、进液管;3、减震机构;4、上底板;5、下底板;6、弹簧减震机构;7、立柱;8、螺纹紧固帽;9、减震弹簧;10、第一连接管;11、定位管;12、第一管道连接头;13、第二连接管;14、缓冲软管;15、橡胶缓冲套;16、防磨垫片;17、橡胶减震垫片;19、注水腔;20、注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包括远传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表主体1上的进液管2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上底板4和下底板5,所述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6,所述弹簧减震机构6包括设置在下底板5上的多个竖直向上的立柱7,所述上底板4上设有供立柱7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立柱7的端部设有螺纹紧固帽8,所述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9,且减震弹簧9套设在立柱7上;所述上底板4上设有与进液管2连接的第一连接管10,所述下底板5上设有定位管11,所述定位管1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头12,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头12内设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0和第二连接管13之间连接有穿过定位管11的缓冲软管14,所述定位管11内设有橡胶缓冲套15,所述橡胶缓冲套15内设有供缓冲软管14穿过的第二通孔。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机构3,来对远传表主体1进行减震,有效了避免在机器设备振动或管道液体流动造成的振动使得远传表主体1发生振动,容易使得远传表主体1内部的元件造成损伤,而使检测不准确。主要是通过在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6来减震,避免对远传表主体1造成震动损伤。此外本技术具有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特点。其中,所述减震弹簧9的两端设有防磨垫片16,起到防磨的作用,避免减震弹簧9对上底板4和下底板5造成损伤。其中,所述螺纹紧固帽8与上底板4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垫片17,起到了减震防磨的作用。其中,所述缓冲软管14经第二管道连接头18与第二连接管13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头18与第二连接管13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橡胶缓冲套15内设有注水腔19,所述橡胶缓冲套15上设有与注水腔19连接的注水管20,所述注水管20上设有开关阀,所述定位管11上设有供注水管20穿过的孔眼,可通过向注水腔19内注入水体,使得橡胶缓冲套15与缓冲软管14紧密贴合,来对缓冲软管14进行减震吸震,有效避免了振动经缓冲软管14传递到上底板4上,而使得上底板4带着远传表主体1震动。此外本技术具有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特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机构3,来对远传表主体1进行减震,有效了避免在机器设备振动或管道液体流动造成的振动使得远传表主体1发生振动,容易使得远传表主体1内部的元件造成损伤,而使检测不准确。主要是通过在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6来减震,避免对远传表主体1造成震动损伤。另外本技术通过在定位管11内设有橡胶缓冲套15,所述橡胶缓冲套15内设有供缓冲软管14穿过的第二通孔,橡胶缓冲套15内设有注水腔19,所述橡胶缓冲套15上设有与注水腔19连接的注水管20,可通过向注水腔19内注入水体,使得橡胶缓冲套15与缓冲软管14紧密贴合,来对缓冲软管14进行减震吸震,有效避免了振动经缓冲软管14传递到上底板4上,而使得上底板4带着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包括远传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表主体(1)上的进液管(2)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上底板(4)和下底板(5),所述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6),所述弹簧减震机构(6)包括设置在下底板(5)上的多个竖直向上的立柱(7),所述上底板(4)上设有供立柱(7)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立柱(7)的端部设有螺纹紧固帽(8),所述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9),且减震弹簧(9)套设在立柱(7)上;所述上底板(4)上设有与进液管(2)连接的第一连接管(10),所述下底板(5)上设有定位管(11),所述定位管(1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头(12),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头(12)内设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0)和第二连接管(13)之间连接有穿过定位管(11)的缓冲软管(14),所述定位管(11)内设有橡胶缓冲套(15),所述橡胶缓冲套(15)内设有供缓冲软管(14)穿过的第二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远传表,包括远传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表主体(1)上的进液管(2)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上底板(4)和下底板(5),所述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6),所述弹簧减震机构(6)包括设置在下底板(5)上的多个竖直向上的立柱(7),所述上底板(4)上设有供立柱(7)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立柱(7)的端部设有螺纹紧固帽(8),所述上底板(4)和下底板(5)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9),且减震弹簧(9)套设在立柱(7)上;所述上底板(4)上设有与进液管(2)连接的第一连接管(10),所述下底板(5)上设有定位管(11),所述定位管(1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头(12),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头(12)内设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0)和第二连接管(13)之间连接有穿过定位管(11)的缓冲软管(14),所述定位管(11)内设有橡胶缓冲套(15),所述橡胶缓冲套(15)内设有供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敦玉王浩张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浩宇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