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4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包括进水罩壳,所述进水罩壳上设有进水口与与自吸孔,自吸孔内设有自吸阀,所述自吸阀包括阀芯与弹簧,阀芯包括密封帽、设置在密封帽顶端的导向杆,在密封帽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密封帽可对自吸孔起到密封作用,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弹簧对密封帽始终具有向下的弹力,使得自吸孔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端匹配在密封帽上,较大外径端匹配在导向杆连接的导向座上,在导向座上设有凸起,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端套设在凸起上;密封帽处于进水罩壳的导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实现了自吸功能,并使得自吸功能更加稳定,从而提高离心泵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心泵,不具备自吸功能,整体功能较为单一,自动控制程度低。本申请人在先提交了专利申请号为2020203219609的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从而使得多级离心泵实现了自吸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吸结构的自吸阀工作不够稳定,导致自吸功能不稳定,另外,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进水口没有设置单向阀,导致返水,市面上也存在有在进水口设置单向阀的水泵,但是这些单向阀存在着导致水泵进水不顺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它实现了自吸功能,并使得自吸功能更加稳定,从而提高离心泵的整体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包括进水罩壳,所述进水罩壳上设有进水口与与自吸孔,所述自吸孔内设有自吸阀,所述自吸阀包括阀芯与弹簧,所述阀芯包括密封帽、设置在密封帽顶端的导向杆,在密封帽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帽可对自吸孔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弹簧对密封帽始终具有向下的弹力,使得自吸孔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端匹配在密封帽上,较大外径端匹配在导向杆连接的导向座上,在导向座上设有凸起,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端套设在凸起上;所述密封帽处于进水罩壳的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杆匹配设置在导向座的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座固定在进水罩壳内,所述弹簧安装在导向杆上,弹簧的下端抵在密封帽上,上端抵在导向座上,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开口与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导向孔的孔径,所述凸环使得导向杆不能脱离导向孔。所述进水口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中心后端的导向柱以及设置在本体中心前端的导流结构,所述本体与导流结构之间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匹配在进水口的内端面;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与本体之间设有倒圆角,所述圆锥体上呈圆周均布有若干分流片。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设置在密封圈本体上的沿轴向朝向自吸孔方向延伸的密封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设置了自吸阀,从而使得离心泵附带自吸功能,并采用锥形弹簧推动导向杆沿轴向移动,且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端对应在密封帽上,从而使得导向杆在移动时,弹簧的弹力能够更加靠近导向杆的中心线,使得弹力更加集中于导向杆的中心,使得导向杆的移动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密封帽处于导向槽内,导向槽对密封帽具有导向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密封帽的移动更加稳定,避免卡轴的现象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设置了单向阀,单向阀正对进水口的一端具有圆锥体,圆锥体与本体之间具有倒圆角,使得进水更加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在圆锥体上设有若干分流片,使得进水口进入的水被分割成均匀的多份,避免水流混在一起形成串流、紊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密封圈由密封圈本体与密封凸起两部分组成,通过密封圈本体实现与导向杆的连接,通过密封凸起实现对自吸孔的密封,从而提高了密封凸起的弹性密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具有自吸结构的多级离心泵的单向阀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包括进水罩壳1,所述进水罩壳1上设有进水口2与自吸孔3,所述自吸孔内设有自吸阀4,所述自吸阀4包括阀芯5与弹簧6,所述阀芯5包括密封帽7、设置在密封帽7顶端的导向杆8,在密封帽7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帽7可对自吸孔3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弹簧6套设在导向杆8上,且弹簧6对密封帽7始终具有向下的弹力,使得自吸孔3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弹簧6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端10匹配在密封帽7上,较大外径端11匹配在导向杆8连接的导向座12上,在导向座12上设有凸起13,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端11套设在凸起13上;所述密封帽7处于进水罩壳1的导向槽14内。所述导向杆8匹配设置在导向座12的导向孔15内,所述导向座12固定在进水罩壳1内,所述弹簧6安装在导向杆8上,弹簧6的下端抵在密封帽7上,上端抵在导向座12上,所述导向杆8的上端设有开口16与凸环17,所述凸环17的外径大于导向孔15的孔径,所述凸环17使得导向杆8不能脱离导向孔15。所述进水口2内设有单向阀18,所述单向阀18包括本体19、设置在本体19中心后端的导向柱20以及设置在本体19中心前端的导流结构,所述本体19与导流结构之间设有密封垫21,密封垫21匹配在进水口2的内端面;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圆锥体22,所述圆锥体22与本体19之间设有倒圆角23,所述圆锥体22上呈圆周均布有若干分流片24。所述密封圈9包括密封圈本体25、设置在密封圈本体25上的沿轴向朝向自吸孔3方向延伸的密封凸起26。以下对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本技术的多级离心泵,自吸阀4的工作原理与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20203219609的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的工作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在自吸结构工作过程中,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端11套设在凸起13上,使得弹簧6在工作时更加稳定,不窜动,而且,较小外径端10对应匹配在密封帽7位置,使得弹力更加靠近在密封帽7的中心,从而使得密封帽7的轴向移动更加精确、稳定。在水泵进水时,水从进水口2进入,推开单向阀18,水沿着圆锥体22的中心向四周分散,由于圆锥体22的自身结构为流畅型结构以及圆锥体22与本体19之间为倒圆角23,从而使得向四周分散的水能够顺畅的进入泵体内;另外,在圆锥体22上设有分流片24,分流片24使得水被分隔成多个区域,从而使得每个区域内的水流更加稳定,不会受到市政水水流不稳定的影响。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包括进水罩壳,所述进水罩壳上设有进水口与自吸孔,所述自吸孔内设有自吸阀,所述自吸阀包括阀芯与弹簧,所述阀芯包括密封帽、设置在密封帽顶端的导向杆,在密封帽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帽可对自吸孔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弹簧对密封帽始终具有向下的弹力,使得自吸孔处于打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端匹配在密封帽上,较大外径端匹配在导向杆连接的导向座上,在导向座上设有凸起,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端套设在凸起上;所述密封帽处于进水罩壳的导向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离心泵上的自吸结构,包括进水罩壳,所述进水罩壳上设有进水口与自吸孔,所述自吸孔内设有自吸阀,所述自吸阀包括阀芯与弹簧,所述阀芯包括密封帽、设置在密封帽顶端的导向杆,在密封帽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帽可对自吸孔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弹簧对密封帽始终具有向下的弹力,使得自吸孔处于打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端匹配在密封帽上,较大外径端匹配在导向杆连接的导向座上,在导向座上设有凸起,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端套设在凸起上;所述密封帽处于进水罩壳的导向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利波蔡海军吴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井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