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41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下盖,所述下盖的侧部铰接有上盖,所述下盖的左右两端设有堵头,所述下盖、上盖和堵头形成封闭的测量空间,所述下盖内还安装有第一电极环箍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环箍组内侧的第二电极环箍组,所述下盖上设有岩心并且通过第一电极环箍组和第二电极环箍组环抱夹紧,所述第一电极环箍组接通电源使岩心通电,通过第二电极环箍组进行测量。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能够准确定位岩芯,电极分布合理,有效确保电阻率测量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
本技术涉及岩芯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浅层地下空间和深部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快速有效地获取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是解决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前提。故,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钻孔岩芯的物理力学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电阻率是岩石的基本物理参数,直接反映岩石导电性的优劣,当岩石内部结构稳定时,其电阻率恒定。当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裂破坏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电阻率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电阻率变化情况能反映岩芯内部裂隙的发育,从而可以获得岩石内部破坏状态。但是,在岩芯电阻率测试中,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电极布设是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能够准确定位岩芯,电极分布合理,有效确保电阻率测量准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下盖,所述下盖的侧部铰接有上盖,所述下盖的左右两端设有堵头,所述下盖、上盖和堵头形成封闭的测量空间,所述下盖内还安装有第一电极环箍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环箍组内侧的第二电极环箍组,所述下盖上设有岩心并且通过第一电极环箍组和第二电极环箍组环抱夹紧,所述第一电极环箍组接通电源使岩心通电,通过第二电极环箍组进行测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环箍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极环箍,所述第二电机环箍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极环箍,所述第二电极环箍间距设置在第一电机环箍内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环箍和第二电极环箍的内侧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岩心接触的凸点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环箍和第二电极环箍为首尾相连接的导电金属片组成的圆形电极环箍。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片的首尾两端设有多个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之间通过定位件连接,调节定位件设置在不同安装孔中的以调节第一电极环箍和第二电极环箍的大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接近开关,所述上盖的上设有感应片,所述上盖翻转使感应片触碰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定位块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的上开设有接线孔,所述底座上设有插头,所述接线孔内设有与插头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插头与控制仪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下盖均匀半圆形盖体,所述堵头为圆形堵头,所述上盖、下盖和堵头均为绝缘的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能够准确定位岩芯,电极分布合理,有效确保电阻率测量准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座,11、插头,2、下盖,21.接线孔,3、上盖,31、感应片,4、堵头,5、测量空间,6、第一电极环箍组,61、第一电极环箍,7、第二电极环箍组,71、第二电极环箍,72、凸点部,8、接近开关,9、安装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包括底座1,底座1内设有下盖2,下盖2的侧部铰接有上盖3,下盖3的左右两端设有堵头4,下盖2、上盖3和堵头4形成封闭的测量空间5,下盖3内还安装有第一电极环箍组6以及位于第一电极环箍组6内侧的第二电极环箍组7,下盖3上设有岩心并且通过第一电极环箍组6和第二电极环箍组环抱7夹紧,第一电极环箍组6接通电源使岩心通电,通过第二电极环箍组7进行测量。另外,第一电极环箍组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极环箍61,第二电机环箍组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极环箍71,第二电极环箍71间距设置在第一电机环箍61内侧。另外,第一电极环箍61和第二电极环箍71的内侧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岩心接触的凸点部72。凸点部72可以增加电极环箍和岩芯的接触面积,确保电极环箍和岩芯之间的导电效果最佳。另外,第一电极环箍61和第二电极环箍71为首尾相连接的导电金属片组成的圆形电极环箍。另外,导电金属片的首尾两端设有多个对应的安装孔(图中未画出),安装孔之间通过定位件(图中未画出)连接,调节定位件设置在不同安装孔中的以调节第一电极环箍和61第二电极环箍71的大小。可以根据岩芯的大小调节第一电极环箍61和第二电极环箍71的大小,确保不同大小的岩芯都可以通过第一电极环箍61和第二电极环箍71抱紧。定位件是常规的机械定位部件,例如通过螺栓和螺母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进行定位,再次不再赘述。另外,底座1上设有接近开关8,上盖3的上设有感应片31,上盖3翻转使感应片31触碰接近开关8,接近开关8安装在底座1上的安装定位块9上。另外,下盖2的上开设有接线孔21,底座1上设有插头11,接线孔21内设有与插头电性连接的导线,插头与控制仪电性连接。另外,上盖2和下盖3均匀半圆形盖体,堵头4为圆形堵头,上盖2、下盖3和堵头4均为绝缘的透明材料制成。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能够准确定位岩芯,电极分布合理,有效确保电阻率测量准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下盖,所述下盖的侧部铰接有上盖,所述下盖的左右两端设有堵头,所述下盖、上盖和堵头形成封闭的测量空间,所述下盖内还安装有第一电极环箍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环箍组内侧的第二电极环箍组,所述下盖上设有岩心并且通过第一电极环箍组和第二电极环箍组环抱夹紧,所述第一电极环箍组接通电源使岩心通电,通过第二电极环箍组进行测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下盖,所述下盖的侧部铰接有上盖,所述下盖的左右两端设有堵头,所述下盖、上盖和堵头形成封闭的测量空间,所述下盖内还安装有第一电极环箍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环箍组内侧的第二电极环箍组,所述下盖上设有岩心并且通过第一电极环箍组和第二电极环箍组环抱夹紧,所述第一电极环箍组接通电源使岩心通电,通过第二电极环箍组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环箍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极环箍,所述第二电极环箍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极环箍,所述第二电极环箍间距设置在第一电机环箍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环箍和第二电极环箍的内侧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岩心接触的凸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取心岩芯电阻率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环箍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易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