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035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30
本申请涉及园林建筑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其包括亭子,所述亭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由若干个单元板绕底座的竖直中心线围合而成,每个所述单元板自靠近所述底座的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底座中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顶盖较低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用于喷出水帘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供水管连通至所述集水箱的侧面,所述供水管与所述集水箱之间设置有供水水泵,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顶盖上掉落的雨水和所述出水管喷出的水帘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集水管连通至所述集水箱的上端。本申请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
本申请涉及园林建筑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
技术介绍
园林建设中,一般会路边盖设亭子以供人休息,而为了增加园林中的观赏性,有些亭子上还会设置水景系统,这不仅提高了亭子的观赏性,还可以提高人坐在亭子中时的舒适性。一般亭子上的水景系统中的水源来自市政水管,为了保证水景系统给人们提供的舒适效果,这些水源在水景系统中循环使用一段时时间后就需要更换新的水源。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浪费水资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节约水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包括亭子,所述亭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由若干个单元板绕底座的竖直中心线围合而成,每个所述单元板自靠近所述底座的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底座中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顶盖较低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用于喷出水帘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供水管连通至所述集水箱的侧面,所述供水管与所述集水箱之间设置有供水水泵,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顶盖上掉落的雨水和所述出水管喷出的水帘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集水管连通至所述集水箱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沿顶盖的边缘掉落到集水槽中,并通过集水管进入到集水箱中;当需要观看水景时,启动供水水泵,供水水泵将雨水沿供水管抽送至出水管中,并通过出水管喷出水帘,从而形成水帘景观,水帘依靠自身重力落回集水槽中并流回集水箱循环利用,如此,通过对雨水的循环利用较好的节约了水资源。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开环设置,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顶盖的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板较低一端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开环设置后,出水管喷出水帘后将留出一个缺口,从而方便人进出。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朝向底座的侧面上沿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密布有一列小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孔均匀间隔的设置,使得雨水通过小孔喷出后形成的水帘分布的更有规律性,更加具有观赏性。优选的,每个所述小孔上均连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的设置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雨水从小孔喷出时可能出现的分散的情况,提高水帘质量。优选的,所述供水管设置于其中一根支撑柱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管位于支撑柱内部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同时减少供水管漏在外面时被破坏的可能。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靠近所述集水管的位置处为最低,所述斜坡远离所述集水管的位置处为最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的设置可以更好的聚集雨水,加快雨水收集工作。优选的,所述集水管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球形的过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罩的设置防止雨水中的杂质进入集水箱中,减少集水箱需要清洗的次数。优选的,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一圈清洗管,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所述集水箱内侧壁的喷嘴,所述清洗管连通有穿出所述集水箱的用于连接高压水的高压水管,所述集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高压水管和所述排污管均设置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箱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通过向高压水管中接入高压水,并打开高压水管和排污管的阀门,高压水进入沿高压水管进入清洗管,并通过喷嘴喷射向集水箱的内侧壁上,从而对集水箱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清洗后,关闭高压水管和排污管的阀门即可,如此方便对集水箱内部进行清洗。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下雨时,雨水沿顶盖的边缘掉落到集水槽中,并通过集水管进入到集水箱中;当需要观看水景时,启动供水水泵,供水水泵将雨水沿供水管抽送至出水管中,并通过出水管喷出水帘,从而形成水帘景观,水帘依靠自身重力落回集水槽中并流回集水箱循环利用,如此,通过对雨水的循环利用较好的节约了水资源;2.导向管的设置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雨水从小孔喷出时可能出现的分散的情况,提高水帘质量;3.当集水箱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通过向高压水管中接入高压水,并打开高压水管和排污管的阀门,高压水进入沿高压水管进入清洗管,并通过喷嘴喷射向集水箱的内侧壁上,从而对集水箱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清洗后,关闭高压水管和排污管的阀门即可,如此方便对集水箱内部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的实施例中隐去底座和一个单元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的实施例中集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亭子;11、底座;12、支撑柱;13、加固框;14、顶盖;141、单元板;15、座椅;16、出入口;17、集水槽;171、斜坡;172、过滤罩;2、种植盒;3、出水管;31、导向管;4、集水箱;41、供水管;42、送水管;43、集水管;44、清洗管;441、喷嘴;45、高压水管;46、排污管;47、斜面;5、供水水泵;6、浇水管;61、雾化喷头;7、浇水水泵;8、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参照图1和图2,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包括亭子1,亭子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2的数量为五根,五根支撑柱12绕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均匀间隔竖直。五根支撑柱12的上端水平设置有加固框13,加固框13上设置有顶盖14,顶盖14由若干个单元板141绕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围合而成,单元板141的数量对应支撑柱12的数量,所以单元板141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单元板141自靠近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底座11上还相邻设置有四个座椅15,四个座椅15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柱12之间,没有设置座椅15的相邻两个支撑柱12之间的位置处为进出亭子1的出入口16,座椅15后背的顶端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盒2,种植盒2沿座椅15后背的顶端的长度方向设置,种植盒2呈弧形,种植盒2的两端分别靠近相邻的两根支撑柱12。参照图2和图3,顶盖14较低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用于喷出水帘的出水管3,出水管3开环设置,出水管3的两端分别靠近顶盖14的其中一个单元板141较低一端的两侧,且该单元板141的下方没有设置座椅15。出水管3朝向底座11的侧面上沿出水管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密布有一列小孔(图中未示出),同时,每个小孔上均连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管31,导向管31的长度不超过出水管3的直径。底座11中设置有集水箱4,出水管3通过供水管41连通至集水箱4的侧面,供水管41与集水箱4之间设置有供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亭子(1),所述亭子(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12),若干根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由若干个单元板(141)绕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围合而成,每个所述单元板(141)自靠近所述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底座(11)中设置有集水箱(4),所述顶盖(14)较低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用于喷出水帘的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通过供水管(41)连通至所述集水箱(4)的侧面,所述供水管(41)与所述集水箱(4)之间设置有供水水泵(5),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顶盖(14)上掉落的雨水和所述出水管(3)喷出的水帘的集水槽(17),所述集水槽(17)通过集水管(43)连通至所述集水箱(4)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亭子(1),所述亭子(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12),若干根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由若干个单元板(141)绕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围合而成,每个所述单元板(141)自靠近所述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底座(11)中设置有集水箱(4),所述顶盖(14)较低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用于喷出水帘的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通过供水管(41)连通至所述集水箱(4)的侧面,所述供水管(41)与所述集水箱(4)之间设置有供水水泵(5),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顶盖(14)上掉落的雨水和所述出水管(3)喷出的水帘的集水槽(17),所述集水槽(17)通过集水管(43)连通至所述集水箱(4)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开环设置,所述出水管(3)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顶盖(14)的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板(141)较低一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水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朝向底座(11)的侧面上沿出水管(3)的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北南程红艳周声扬产靖洪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石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