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祥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3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液压缸、顶板和延长板,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顶板,底座和液压缸的两侧均布有伸缩板,顶板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长板,顶板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镜像设置的两个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放置时,通过支撑结构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支撑装置发生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支撑装置底部的稳定性,使得自带移动刹车轮的支撑装置在静置时,不易发生滑动,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通过液压缸的作用,可以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而通过气缸的作用,可以改变整个装置的长度,支撑使用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尺寸调节使用,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涵盖了房屋建筑。而在房屋建筑施工时,常常会用到支撑装置,目前,施工时为了方便搬运,现有的支撑装置大多都带有轮子,但是使用时,容易产生滑动,会影响支撑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摔伤,不太安全,而且也不能根据建筑的尺寸,调节装置装置整体的尺寸使用,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实用,使用的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通过,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一般带有轮子,会导致支撑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不强,而且不便于调节使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液压缸、顶板和延长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底座和液压缸的两侧均布有伸缩板,且伸缩板的顶端焊接在顶板上,伸缩板的底端焊接在底座上,所述顶板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长板,顶板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镜像设置的两个所述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刹车轮、支撑结构和螺杆,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有刹车轮,两个相邻的所述刹车轮之间安设有支撑结构,且支撑结构与底板形成活动连接,远离底板中心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安插有螺杆,所述螺杆活动连接在支撑结构上,所述螺杆的底部焊接有活动块,通过活动块,使得螺杆与支撑结构形成活动连接,便于拧动螺杆。进一步地,靠近底板中心的所述螺杆一侧的底板内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关于底板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远离底板中心的所述通槽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横穿螺纹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耐磨橡胶套、活动槽和转轴,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套设有耐磨橡胶套,靠近耐磨橡胶套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螺杆底部的活动块卡设在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转轴与通槽的内壁形成活动连接,通过转轴的带动,可以活动支撑板,便于收纳或使用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关于顶板的横纵中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板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第四支板和第五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外部套接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的外部套接有第四支板,所述第四支板的外部套接有第五支板。进一步地,所述延长板的两侧开设有开槽,靠近气缸的所述延长板的一端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气缸的连接端相固定,所述顶板上的卡块横穿开槽,且卡块卡设在开槽上,可以使延长板与顶板形成滑动连接,便于移动延长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的底座,在放置时,通过拧动螺杆,可使螺杆压制住支撑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支撑装置发生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支撑装置底部的稳定性,使得自带移动刹车轮的支撑装置在静置时,不易发生滑动,提高了安全性能。2、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液压缸的作用,可以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而通过气缸的作用,可以改变整个装置的长度,支撑使用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尺寸调节使用,方便实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建筑工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结构与底板安装部分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顶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伸缩板的组成图;图5为本技术延长板与顶板安装部分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延长板的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11、底板;111、通槽;112、螺纹槽;12、刹车轮;13、支撑结构;131、支撑板;132、耐磨橡胶套;133、活动槽;134、转轴;14、螺杆;141、活动块;2、液压缸;3、顶板;31、卡块;4、伸缩板;41、第一支板;42、第二支板;43、第三支板;44、第四支板;45、第五支板;5、延长板;51、开槽;52、固定板;6、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缸2、顶板3、伸缩板4、延长板5和气缸6,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型号为HAENCHEN,该型号为市场上常见的型号,在此不做过多叙述,使用时,通过液压缸2,可以带动顶板3上移或下降,便于改变整个支撑装置的高度使用,液压缸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底座1和液压缸2的两侧均布有伸缩板4,且伸缩板4的顶端焊接在顶板3上,伸缩板4的底端焊接在底座1上,顶板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长板5,顶板3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镜像设置的两个气缸6,利用气缸6,可以向两侧延伸延长板5。其中如图1所示,底座1包括底板11、刹车轮12、支撑结构13和螺杆14,底板11的底部固定有刹车轮12,需要移动时,通过刹车轮12,可以移动整个支撑装置,在不需要移动时,通过刹车轮12,可以及时锁定支撑装置,两个相邻的刹车轮12之间安设有支撑结构13,且支撑结构13与底板11形成活动连接,不移动时,通过支撑结构13支撑在地面上,可以进一步阻挡支撑装置发生移动,远离底板11中心的支撑结构13的一侧安插有螺杆14,螺杆14活动连接在支撑结构13上,螺杆14的底部焊接有活动块141,使用时,拧动螺杆14,使得螺杆14下移至最低位置,从而带动支撑结构13转动,致使支撑结构13紧紧的抵在地面上。其中如图2所示,靠近底板11中心的螺杆14一侧的底板11内开设有通槽111,两个通槽111关于底板11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远离底板11中心的通槽11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12,螺杆14横穿螺纹槽112,使用时,拧动螺杆14,可使螺杆14在螺纹槽112内上移或下降。支撑结构13包括支撑板131、耐磨橡胶套132、活动槽133和转轴134,支撑板131的底部套设有耐磨橡胶套132,靠近耐磨橡胶套132的支撑板131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133,螺杆14底部的活动块141卡设在活动槽133的内部,支撑板131的顶端通过转轴134与通槽111的内壁形成活动连接,使用时,拧动螺杆14,可使螺杆14底部的活动块141在活动槽133的内部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缸(2)、顶板(3)、伸缩板(4)、延长板(5)和气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所述底座(1)和液压缸(2)的两侧均布有伸缩板(4),且伸缩板(4)的顶端焊接在顶板(3)上,伸缩板(4)的底端焊接在底座(1)上,所述顶板(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长板(5),顶板(3)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镜像设置的两个所述气缸(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缸(2)、顶板(3)、伸缩板(4)、延长板(5)和气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所述底座(1)和液压缸(2)的两侧均布有伸缩板(4),且伸缩板(4)的顶端焊接在顶板(3)上,伸缩板(4)的底端焊接在底座(1)上,所述顶板(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长板(5),顶板(3)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镜像设置的两个所述气缸(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刹车轮(12)、支撑结构(13)和螺杆(14),所述底板(11)的底部固定有刹车轮(12),两个相邻的所述刹车轮(12)之间安设有支撑结构(13),且支撑结构(13)与底板(11)形成活动连接,远离底板(11)中心的所述支撑结构(13)的一侧安插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活动连接在支撑结构(13)上,所述螺杆(14)的底部焊接有活动块(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底板(11)中心的所述螺杆(14)一侧的底板(11)内开设有通槽(111),两个所述通槽(111)关于底板(11)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远离底板(11)中心的所述通槽(11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12),所述螺杆(14)横穿螺纹槽(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刚苏玉王龙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祥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