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征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35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活动架,第二移动架的底部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第二弹簧的底部和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通过电机带动第二移动架向活动架的中心移动,第二支撑杆从倾斜慢慢变垂直,第二支撑板随之下降,第二支撑板下降后的水平位置低于车轮底部的水平位置,整个装置被抬起,整个临时支撑装置底部的摩擦力从滚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摩擦力增大,达到增加临时支撑装置底部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时,常常需要对施工的位置进行支撑,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为了不妨碍建筑的整体性,施工搭建的支撑装置最后都需要拆除,这样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也会耽误大量的施工时间,现在虽然有能够移动的支撑装置,但是支撑装置的底部移动所用的轮胎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支撑的稳定性并不好,当压力过大时支撑装置的底部容易滑动造成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该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临时支撑装置底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活动架和电机,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活动架的顶部中心和第一升降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箱的内壁底部和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和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和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外侧和第一升降箱的顶部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一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一移动架的顶部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外表面贯穿活动架的顶部开设的槽口并和活动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右侧底部和第二移动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架的外表面和活动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电机的顶部和活动架的内壁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右侧输出轴和螺纹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贯穿第一移动架的左侧底部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一移动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贯穿第二移动架的左侧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二移动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中心通过轴承和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和活动架的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侧通过轴承和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活动架的内壁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架的底部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贯穿活动架的底部开设的槽口,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外侧和第二升降箱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二升降箱的顶部和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的底部中心和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和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的底部左侧和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前端通过车轴和车轮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中心没有开设螺纹,所述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相反的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的水平位置低于车轮的底部的水平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架位于活动架的顶部开设槽口的上端和下端的宽度均大于活动架的顶部开设的槽口的宽度。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两个第一移动架向活动架的中心移动,第一支撑杆从倾斜慢慢变垂直,第一支撑板随之被升起,达到通过第一支撑板临时支撑建筑的作用,通过电机带动第二移动架向活动架的中心移动,第二支撑杆从倾斜慢慢变垂直,第二支撑板随之下降,第二支撑板下降后的水平位置低于车轮底部的水平位置,整个装置被抬起,整个临时支撑装置底部的摩擦力从车轮的滚动摩擦力变为第二支撑板的静摩擦力,摩擦力增大,达到增加临时支撑装置底部的稳定性的效果。(2)该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随着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而贴合第一升降箱的内壁向上移动,达到增加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做支撑的稳定性的效果,通过在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随着第二支撑板向下移动而贴合第二升降箱的内壁向下移动,达到增加第二支撑板向下移动做支撑的稳定性的效果,通过在第一限位块底部连接第一弹簧,在第二限位块底部连接第二弹簧,达到方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复位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第一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架、2第一升降箱、3第一弹簧、4第一限位块、5第一支撑板、6第一支撑杆、7第一移动架、8第二移动架、9螺纹杆、10电机、11固定板、12固定块、13第二支撑杆、14第二升降箱、15第二支撑板、16第二限位块、17第二弹簧、18挡板、19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活动架1和电机10,还包括第二支撑杆13。活动架1的顶部中心和第一升降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升降箱2的内壁底部和第一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的顶部和第一限位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和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外侧和第一升降箱2的顶部贴合,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一支撑杆6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6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5的左右两侧,通过两根第一支撑杆6将第一支撑板5两端支撑,增加第一支撑板5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杆6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一移动架7的顶部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第一移动架7的外表面贯穿活动架1的顶部开设的槽口并和活动架1活动连接,第一移动架7位于活动架1的顶部开设槽口的上端和下端的宽度均大于活动架1的顶部开设的槽口的宽度,方便第一移动架7卡在活动架1顶部开设的槽口内,增加第一移动架7移动时的稳定性,第一移动架7的右侧底部和第二移动架8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架8的外表面和活动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电机10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内壁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电机10的右侧输出轴和螺纹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螺纹杆9的中心没有开设螺纹,螺纹杆9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相反的螺纹,通过螺纹杆9两侧相反的螺纹,同时控制第一支撑杆6的两侧和第二支撑杆13的两侧将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15支撑起来,螺纹杆9的外表面贯穿第一移动架7的左侧底部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一移动架7螺纹连接,螺纹杆9的外表面贯穿第二移动架8的左侧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二移动架8螺纹连接,螺纹杆9的外表面中心通过轴承和固定块12活动连接,固定块12的外表面和活动架1的内壁中心固定连接,螺纹杆9的右侧通过轴承和固定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1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内壁顶部右侧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架8的底部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杆13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3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活动架(1)和电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杆(13);/n所述活动架(1)的顶部中心和第一升降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箱(2)的内壁底部和第一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的顶部和第一限位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和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外侧和第一升降箱(2)的顶部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一支撑杆(6)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一移动架(7)的顶部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n所述第一移动架(7)的外表面贯穿活动架(1)的顶部开设的槽口并和活动架(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7)的右侧底部和第二移动架(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架(8)的外表面和活动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电机(10)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内壁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的右侧输出轴和螺纹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贯穿第一移动架(7)的左侧底部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一移动架(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贯穿第二移动架(8)的左侧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二移动架(8)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中心通过轴承和固定块(1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2)的外表面和活动架(1)的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右侧通过轴承和固定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内壁顶部右侧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移动架(8)的底部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杆(13)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外表面贯穿活动架(1)的底部开设的槽口,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板(15)的左侧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5)的顶部外侧和第二升降箱(14)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二升降箱(14)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1)的底部中心和第二弹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的底部和第二限位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16)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板(15)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n所述活动架(1)的底部左侧和挡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8)的前端通过车轴和车轮(19)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活动架(1)和电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杆(13);
所述活动架(1)的顶部中心和第一升降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箱(2)的内壁底部和第一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的顶部和第一限位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和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底部外侧和第一升降箱(2)的顶部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一支撑杆(6)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底部通过活动块和第一移动架(7)的顶部开设的槽口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架(7)的外表面贯穿活动架(1)的顶部开设的槽口并和活动架(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7)的右侧底部和第二移动架(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架(8)的外表面和活动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电机(10)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内壁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的右侧输出轴和螺纹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贯穿第一移动架(7)的左侧底部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一移动架(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贯穿第二移动架(8)的左侧开设的孔洞并和第二移动架(8)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中心通过轴承和固定块(1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2)的外表面和活动架(1)的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的右侧通过轴承和固定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顶部和活动架(1)的内壁顶部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移动架(8)的底部开设槽口通过活动块和第二支撑杆(13)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征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赵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