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空腔墙体因其自身重量轻、构件运输效率高、构件吊装方便,因而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然而,现有的预制空腔墙体往往为结构构件,连接部位全部为灌浆浇筑连接,相邻的两墙体之间的拼缝过窄,特别是密拼的情况,浆料浇筑难以密实,所以两墙体之间的拼缝截面厚度有可能因为灌浆浇筑不密实而失效,最终影响整体计算截面厚度,会导致结构连接薄弱,且有渗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其保证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紧密拼接处的截面的有效厚度不受折减,且两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固且能提高防水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其设置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一墙体包括第一外层预制板和第一内层预制板,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置现浇混凝土层的模腔,所述第二墙体包括第二外层预制板和第二内层预制板,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二内层预制板之间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一墙体包括第一外层预制板和第一内层预制板,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置现浇混凝土层的模腔,所述第二墙体包括第二外层预制板和第二内层预制板,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二内层预制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置现浇混凝土层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的外侧面上且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外,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的外侧面上且其另一端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一墙体包括第一外层预制板和第一内层预制板,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置现浇混凝土层的模腔,所述第二墙体包括第二外层预制板和第二内层预制板,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二内层预制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置现浇混凝土层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的外侧面上且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外,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的外侧面上且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外,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紧密拼接,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二内层预制板之间设有高强灌浆封堵料;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内层预制板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与所述第二内层预制板之间的直线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外层预制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外层预制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内层预制板之间的直线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艾荣,李一品,黎加纯,袁秋林,许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