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24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包括外钢筋笼、内钢筋笼和预埋管,外钢筋笼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主筋,主筋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外加筋箍圈和外螺旋箍筋,内钢筋笼内套于外钢筋笼的内部且与外钢筋笼同轴设置,内钢筋笼和外钢筋笼之间设置有加强件;预埋管固定连接在外钢筋笼或内钢筋笼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内钢筋笼和外钢筋笼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增加双层钢筋笼的长度,在吊装时不发生变形,提高了钢筋笼的安装效率,保证了桩基施工质量,预埋管能够固定安装在内钢筋笼或外钢筋笼上,如此使得预埋管能够合理分布,满足对桩身质量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在工程领域,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大量跨江跨海大桥相继建成,随着主体结构的高度和体量不断增大,对灌注桩的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灌注桩成桩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完需进行桩身质量检测。通常情况下,超大直径灌注桩内常设置有预埋管,预埋管包括注浆管、声测管、冷却管和钻芯管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通过预埋管便于对桩身质量检测,也便于桩基后压浆技术,通过注浆管能有效提升桩基承载力,帮助混凝土灌注到各种空缝之中,使其可以完全的被密封,从而防止发生断裂、位移、变形,更好的保护桩基以及其上的承载物,也可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应力导致开裂,在冷却管内输入循环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现有技术中,在钢筋笼加工时,常常采用绑扎或焊接方式将预埋管固定在双层钢筋笼上。因超大直径桩基的预埋管数量多,从而导致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使得双层钢筋笼易变形。同时,为节约工期,提高双层钢筋笼的施工效率,减少桩基钢筋笼的下管时间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包括:外钢筋笼,所述外钢筋笼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主筋,所述主筋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外加筋箍圈和外螺旋箍筋;内钢筋笼,所述内钢筋笼内套于所述外钢筋笼的内部且与所述外钢筋笼同轴设置,所述内钢筋笼和所述外钢筋笼之间设置有加强件;预埋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钢筋笼或所述内钢筋笼上。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内钢筋笼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纵筋,所述纵筋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加筋箍圈。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还包括内螺旋箍筋,所述内螺旋箍筋环绕所述纵筋设置。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主筋均匀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加筋箍圈的外侧,所述纵筋均匀焊接固定在所述内加筋箍圈的外侧。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预埋管通过固定件连接在所述主筋或纵筋上。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铁丝、U型钢筋和L型钢筋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预埋管包括钻芯管、声测管、冷却管和注浆管。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主筋直径大于25mm,所述主筋之间采用套筒进行连接;所述纵筋直径小于25mm,所述纵筋之间采用搭接焊进行连接。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外钢筋笼的起吊部位设有起吊加强箍。上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所述加强件包括多个连接筋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包括内钢筋笼和外钢筋笼,内钢筋笼和外钢筋笼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使得双层钢筋笼是一次成型,增加双层钢筋笼的长度,在吊装时不发生变形,提高了钢筋笼的安装效率,保证了桩基施工质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在双层钢筋笼上设置有预埋管,预埋管能够固定安装在内钢筋笼或外钢筋笼上,如此使得预埋管能够合理分布,有效防止导管浇筑混凝土时,上、下插拔对声测管、注浆管等预埋管的破坏,同时通过设计对应数量的钻芯管、声测管、冷却管和注浆管,满足对桩身的超声波和抽芯检测数量,确保成桩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钢筋笼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钢筋笼和内钢筋笼的连接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钢筋笼和内钢筋笼的连接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管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钢筋笼;1.1、主筋;1.2、外加筋箍圈;1.3、外螺旋箍筋;2、内钢筋笼;2.1、纵筋;2.2、内加筋箍圈;2.3、内螺旋箍筋;2.4、加强件;3、预埋管;4、固定件;4.1、U型钢筋;4.2、L型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包括外钢筋笼1、内钢筋笼2和预埋管3,外钢筋笼1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主筋1.1,主筋1.1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外加筋箍圈1.2和外螺旋箍筋1.3,内钢筋笼2内套于外钢筋笼1的内部且与外钢筋笼1同轴设置,内钢筋笼2和外钢筋笼1之间设置有加强件2.4,预埋管3固定连接在外钢筋笼1或内钢筋笼2上。具体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的直径大于2米,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包括内钢筋笼2和外钢筋笼1,内钢筋笼2和外钢筋笼1的结构相同,内钢筋笼2内套固定在外钢筋笼1的内部,外钢筋笼1包括若干个主筋1.1,若干个主筋1.1竖直间隔布置形成一个筒状结构的外钢筋笼1,在主筋1.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外加筋箍圈1.2和外螺旋箍筋1.3,外钢筋笼1制作具体方法为:第一步,制作外加筋箍圈1.2,采用钢板一次割成胎膜台座,采用弯曲机将外圈加劲箍弯曲成型,从而制成外加筋箍圈1.2;第二步,主筋1.1连接,主筋1.1与外加筋箍圈1.2之间焊接进行固定,主筋1.1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套筒进行连接,钢筋连接套筒可以采用螺纹衔接接头进行连接,优选的,钢筋连接套筒采用直螺纹衔接接头进行连接,如采用经过钢筋端头镦粗后制造的直螺纹和衔接件螺纹咬合构成的接头实现主筋1.1之间的连接,同时主筋1.1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如此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能够制作出外钢筋笼1骨架;第三步,外螺旋箍筋1.3按设计要求的间距缠绕在主筋1.1外侧,如此完成外钢筋笼1的制作。本实施例中,内钢筋笼2的结构与内钢筋笼2的结构相同,内钢筋笼2包括若干纵筋2.1,若干个纵筋2.1竖直间隔布置形成一个筒状结构的内钢筋笼2,在纵筋2.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加筋箍圈2.2,内钢筋笼2上可以没有内螺旋箍筋2.3,即通过纵筋2.1和内加筋箍圈2.2连接形成内钢筋笼2,可选的,内钢筋笼2包括纵筋2.1、内加筋箍圈2.2和内螺旋箍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钢筋笼,所述外钢筋笼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主筋,所述主筋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外加筋箍圈和外螺旋箍筋;/n内钢筋笼,所述内钢筋笼内套于所述外钢筋笼的内部且与所述外钢筋笼同轴设置,所述内钢筋笼和所述外钢筋笼之间设置有加强件;/n预埋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钢筋笼或所述内钢筋笼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预埋管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钢筋笼,所述外钢筋笼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主筋,所述主筋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外加筋箍圈和外螺旋箍筋;
内钢筋笼,所述内钢筋笼内套于所述外钢筋笼的内部且与所述外钢筋笼同轴设置,所述内钢筋笼和所述外钢筋笼之间设置有加强件;
预埋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钢筋笼或所述内钢筋笼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筋笼包括若干竖直布置成筒状的纵筋,所述纵筋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加筋箍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螺旋箍筋,所述内螺旋箍筋环绕所述纵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直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均匀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加筋箍圈的外侧,所述纵筋均匀焊接固定在所述内加筋箍圈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誉飞梁森陈锐陈建华郭钢艾姣姣罗盈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