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培正专利>正文

一种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33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表,该手表包括有:下部壳体(1),位于下部壳体(1)之上的可转动的扁圆形的表盘壳体(2),表盘(3)和表盘中心轴(4)上设有的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屏(5),手表带(6、7),手表带(6、7)与手表下部壳体(1)的连接结构(8、9)和手表的表带扣(10),其特征在于:    该手表的表盘(3)具有以表盘中心轴(4)为中心的两层表盘盘片(31、32),每个表盘盘片(31)或(32)都被分割成以表盘中心轴(4)为中心的均等大小或非均等大小的扇形叶片,每个扇形叶片之间具有一狭小缝隙(33);上述具有以表盘中心轴(4)为中心的扇形叶片的两个表盘盘片(31、32)紧密相邻,而且,其中的一个表盘盘片(31)可随同所述扁圆形的表盘壳体(2)连动旋转,该被旋转的表盘盘片(31)上的扇形叶片可分别插入另一表盘盘片(32)上的相应扇形叶片之间的缝隙(33)中,该被旋入另一表盘盘片(32)上扇形叶片之间缝隙(33)的扇形叶片面积覆盖另一表盘盘片(32)上的相应扇形叶片面积;    该手表的手表带(6、7)分别与手表的下部壳体(1)的两端通过具有可旋转的球形连接副的连接结构(8、9)相互连接,其中该手表的手表带(6、7)与手表的下部壳体(1)连接的一端具有与手表带(6、7)同宽或不同宽的端部壳体(60、70),在该端部壳体(60、70)的端部中心处分别设有一凸起的球形柱头(601、701);    在该手表的下部壳体(1)与所述的手表带(6、7)的端部壳体(60、70)连接处的端面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手表带(6、7)的端部壳体(60、70)上凸起的球形柱头(601、701)相对应的球形凹槽(12、13);    所述手表带(6、7)的端部壳体(60、70)上的球形柱头(601、701)可嵌入至所述手表的下部壳体(1)上的球形凹槽(12、13)中,使球形柱头(601、701)与所述球形凹槽(12、13)构成可转动地连接形式;    该手表的表带扣(10)与手表带(6)一端的连接处与表带扣(10)上的扣针(101)相对应处的表带(6)上设计有一条形缺口(61),扣针(101)可绕所述表带扣(10)与手表带(6)一端连接处的转轴(11)并自如地穿过该条形缺口(61)作360度旋转。(*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尤其是一种可以变换壳体盘面的图案样式并且可使手表带在不脱离手表壳体的情况下两面旋转使用的新型手表。
技术介绍
目前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手表,其表盘样式一般设计为一固定形式,从其使用之日起一直到其寿命终结都无法改变,手表的表盘只具有显示时间的功能,不具有多种观赏性和装饰性,使用时间长了不免显得有些单调乏味。而且,现有技术的手表,其手表带与手表壳体的连接结构,一般设计为一固定连接形式,即表带与表壳的连接部件为一弹性轴销,只有当需要对表带进行更换或维修时,才会借助工具挤压弹性轴销将表带从表壳上拆卸下来,因而手表带从其使用之日起一直到其寿命终结其佩戴表面都一成不变,手表表带只具有将表身连接固定于人体的功能,也不具有多种观赏性和装饰性。另外,目前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手表的表带扣,其扣针虽可绕连接转轴旋转但无法穿过表带本身,因而现有技术的手表的表带扣只能在表带的一面实现手表的上部表带与下部表带的连接功能,并不能配合双面表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变换壳体盘面的图案样式并且可使手表带在不脱离手表壳体的情况下两面旋转使用的新型手表。该手表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并可根据个人喜好将其壳体盘面变换出不同的图案式样或将手表带上的两面图案或花纹交替地旋转与手表表盘面的方向一致,从而使该手表变换出不同的搭配效果。本技术的手表,其特征及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手表包括有下部壳体,位于下部壳体之上的可转动的扁圆形的表盘壳体,表盘和表盘中心轴上设有的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屏,手表带,手表带与手表下部壳体的连接结构和手表的表带扣,其中,该手表的表盘具有以表盘中心轴为中心的两层表盘盘片,每个表盘盘片都被分割成以表盘中心轴为中心的均等大小或非均等大小的扇形叶片,每个扇形叶片之间具有一狭小缝隙;上述具有以表盘中心轴为中心的扇形叶片的两个表盘盘片紧密相邻,而且,其中的一个表盘盘片可随同所述扁圆形的表盘壳体连动旋转,该被旋转的表盘盘片上的扇形叶片可分别插入另一表盘盘片上的相应扇形叶片之间的缝隙中,该被旋入另一表盘盘片上扇形叶片之间缝隙的扇形叶片面积覆盖另一表盘盘片上的相应扇形叶片面积;该手表的手表带分别与手表的下部壳体的两端通过具有可旋转的球形连接副的连接结构相互连接,其中该手表的手表带与手表的下部壳体连接的一端具有与手表带同宽或不同宽的端部壳体,在该端部壳体的端部中心处分别设有一凸起的球形柱头; 在该手表的下部壳体与所述的手表带的端部壳体连接处的端面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手表带的端部壳体上凸起的球形柱头相对应的球形凹槽;所述手表带的端部壳体上的球形柱头可嵌入至所述手表的下部壳体上的球形凹槽中,使球形柱头与所述球形凹槽构成可转动地连接形式;该表带扣与手表带一端的连接处与表带扣上的扣针相对应处的表带上设计有一条形缺口,扣针可绕所述表带扣与手表带一端连接处的转轴并自如地穿过该条形缺口作360度旋转。与现有技术的手表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手表,由于其表盘可方便随意的变换出不同的组合图案,因此一改以往传统的手表表盘始终不能变换,样式单一的缺点,其可根据个人喜好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转动扁圆形的表盘壳体来带动一表盘盘片相对另一表盘盘片转过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得其中的一个表盘盘片上的扇形叶片分别插入另一表盘盘片上相应扇形叶片之间的缝隙中的叶片覆盖面积产生变化,因而使手表的表盘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图案或组合样式,增强了手表表盘的美观性和装饰性,且其操作变换起来十分简便,只需转动手表的表盘壳体即可。另外,由于本技术的手表,其手表带与手表下部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采用的是球形连接副的配合连接形式,因此一改以往传统手表的手表带与手表壳体为弹性轴销式固定连接,手表带的佩带面始终不能变换,样式单一的缺点,其可使手表带在不脱离手表壳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调节转动表带的正反两面旋转,以至手表带上的两面图案或花纹可交替地被旋转与手表表盘面的方向一致,从而相互搭配,使手表表带及手表整体更具美观性和装饰性。还有,由于本技术的手表的表带扣,其扣针可以穿过表带上的条形缺口绕连接转轴作360度旋转,所以该表带扣能在表带的两个面都实现手表的上部表带与下部表带的连接功能,从而可配合双面表带两面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手表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表的表盘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2中所示的表盘圆周上的一圈旋转箭头表示插入缝隙中的扇形叶片的旋转运动方向;所示的手表表盘壳体外侧的双箭头表示该表盘壳体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运动的方向;图3为本技术的手表的表盘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手表的手表带与手表下部壳体的连接结构中的上部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表的手表带与手表下部壳体的连接结构中的下部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手表的手表带与手表下部壳体的连接结构中的手表下部壳体及其与手表带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手表包括有下部壳体1,位于下部壳体1之上的可转动的扁圆形的表盘壳体2,表盘3和表盘中心轴4上设有的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屏5,手表带6、7,手表带6、7与手表下部壳体1的连接结构8、9和手表的表带扣10,其中,该手表的表盘3具有以表盘中心轴4为中心的两层表盘盘片31、32,每个表盘盘片31或32都被分割成以表盘中心轴4为中心的均等大小或非均等大小的扇形叶片,每个扇形叶片之间具有一狭小缝隙33;上述具有以表盘中心轴4为中心的扇形叶片的两个表盘盘片31、32紧密相邻,而且,其中的一个表盘盘片31可随同所述扁圆形的表盘壳体2连动旋转,该被旋转的表盘盘片31上的扇形叶片可分别插入另一表盘盘片32上的相应扇形叶片之间的缝隙33中,该被旋入另一表盘盘片32上扇形叶片之间缝隙33的扇形叶片面积覆盖另一表盘盘片32上的相应扇形叶片面积;该手表的手表带6、7分别与手表的下部壳体1的两端通过具有可旋转的球形连接副的连接结构8、9相互连接,其中该手表的手表带6、7与手表的下部壳体1连接的一端具有与手表带6、7同宽或不同宽的端部壳体60、70,在该端部壳体60、70的端部中心处分别设有一凸起的球形柱头601、701;在该手表的下部壳体1与所述的手表带6、7的端部壳体60、70连接处的端面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手表带6、7的端部壳体60、70上凸起的球形柱头601、701相对应的球形凹槽12、13;所述手表带6、7的端部壳体60、70上的球形柱头601、701可嵌入至所述手表的下部壳体1上的球形凹槽12、13中,使球形柱头601、701与所述球形凹槽12、13构成可转动地连接形式; 该手表的表带扣10与手表带6一端的连接处与表带扣10上的扣针101相对应处的表带6上设计有一条形缺口61,扣针101可绕所述表带扣10与手表带6一端连接处的转轴11并自如地穿过该条形缺口61作360度旋转。当想变换该手表的表盘样式时,其可根据个人喜好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转动扁圆形的表盘壳体2来带动一表盘盘片31相对另一表盘盘片32转过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得其中的一个表盘盘片31上的扇形叶片分别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培正
申请(专利权)人:谢培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