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15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和光伏板,立柱与基体转动连接,立柱上传动连接有步进电机,立柱与基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光伏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光伏板仰俯角的连接杆,连接杆与立柱上端铰接,连接杆与光伏板之间设有轨迹板,轨迹板上设有轨迹槽,轨迹槽内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侧壁设有绝缘层,连接杆上设有弹性撞针,轨迹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推板,推板上设有多个推块部,推板上设有气缸,轨迹槽下方设有与轨迹槽连通的复位槽,复位槽内设有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控制器与步进电机配合定时调节光伏板角度,还能同时调节光伏板的仰俯角,使光伏板始终正对太阳,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成本低,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提升光电转换能力,光伏组件一般都是面向阳光方向设置。由于光伏发电的发电效率收到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影响较大,因而设置光伏跟踪系统,使得光伏发电系统中各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随太阳光照射角度的移动,可以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光伏发电通过感应式追踪技术,改变光伏板的角度,包括方位角和倾角来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由于其成本高、结构复杂很难大面积的推广,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感应式光伏支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和光伏板,所述立柱竖直设于基体上与基体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立柱沿轴线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立柱与基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光伏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光伏板仰俯角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立柱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与光伏板之间设有轨迹板,所述轨迹板靠近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轨迹槽,所述轨迹槽内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侧壁设有绝缘层,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向轨迹槽内延伸的弹性撞针,所述轨迹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多个将弹性撞针顶出通孔的推块部,所述推块部位置和数量与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推板上设有驱动推块部插进或退出通孔的气缸,所述气缸与控制器线路连接,所述轨迹槽下方设有与所述轨迹槽连通的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设有绝缘层,所述轨迹板和弹性撞针分别与步进电机电源正负极连接,所述推板、轨迹板和弹性撞针为导电材质。白天立柱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带动光伏板自东向西转动,早晨的时候光伏板面向东方,傍晚的时候光伏板面向西方;轨迹板和弹性撞针分别与步进电机电源正负极连接,当弹性撞针设于轨迹板上的轨迹槽内时,使步进电机通电,带动立柱自东向西转动;立柱转动过程中,弹性撞针沿轨迹槽移动,从而调节光伏板仰俯角,实现光伏板的抬头低头动作,确保光伏板可以一直正对太阳,比如中午的时候光伏板抬头正对在我们头顶的太阳,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光伏板低头正对东方和西方的太阳;当弹性撞针落入轨迹槽内的通孔时,由于通孔内设有绝缘层,此时步进电机断电,保持光伏板位置和角度不变,正对太阳;控制器用于每隔一段时间向气缸发出信号,使气缸带动推板上的推块部将弹性撞针顶出通孔,推板与轨迹板接触后带电,伺服电机启动,弹性撞针从推块部上滑进轨迹槽内,随后气缸带动推块部退出通孔,弹性撞针继续沿轨迹槽移动,直至滑进下一个通孔内,步进电机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气缸带动推块部将弹性撞针顶出通孔;傍晚过后,控制器向气缸发出信号,推块部将弹性撞针从最后一个通孔内顶出,步进电机启动,弹性撞针从推块部上落入复位槽内,由于复位槽内设有绝缘层,此时步进电机断电,复位扭簧对立柱施加作用力,复位扭簧带动立柱反转,此时光伏板自西向东转动,弹性撞针在复位槽内移动,最终移至复位槽与轨迹槽之间的初始通孔内,等待第二天控制器启动,将弹性撞针从通孔内顶出,继续从东向西转动。进一步,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轨迹槽内。各个通孔对应不同时间段太阳的位置,确保光伏板始终正对太阳。进一步,为了防止复位扭簧对立柱复位时速度过快,引起零部件损伤,所述立柱与基体之间设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可以为设置在立柱与基体之间的橡胶圈,用于增大摩擦力,减缓立柱复位的速度。进一步,为了方便弹性撞针在轨迹槽和复位槽平滑移动,所述轨迹槽和复位槽深度相同。进一步,所述弹性撞针前端侧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凸起,所述复位槽开口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挡条。由于弹性撞针底部到轨迹槽和复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同,弹性撞针在轨迹槽内处于压缩状态,弹性撞针在复位扭簧复位时,在复位槽内移动时处于拉伸状态,为了防止弹性撞针从复位槽上脱出,限位凸起与挡条的配合可以防止弹性撞针从轨迹板上脱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采用控制器与步进电机配合定时调节光伏板角度,还能同时调节光伏板的仰俯角,使光伏板始终正对太阳,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成本低,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实用性,方便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轨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光伏板,3、基体,4、复位扭簧,5、连接杆,6、轨迹板,6-1、轨迹槽,6-2、通孔,6-3、复位槽,7、弹性撞针,8、推板,8-1、推块部,9、气缸,10、橡胶圈,11、轴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立柱1和光伏板2,所述立柱1竖直设于基体3上与基体3通过轴承11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立柱1沿轴线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链轮链条带动立柱1沿轴线转动,所述立柱1与基体3之间设有复位扭簧4,复位扭簧4套设于立柱1外侧,外端与基体3固定连接,内端与立柱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与基体3之间设有用于增加立柱1与基体3之间摩擦力的橡胶圈10。所述光伏板2靠近立柱1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光伏板2仰俯角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立柱1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5与光伏板2之间设有轨迹板6,所述轨迹板6靠近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轨迹槽6-1,所述轨迹槽6-1内间隔设有多个通孔6-2,所述通孔6-2均匀分布在所述轨迹槽6-1内,所述通孔6-2侧壁设有绝缘层,所述连接杆5上设有向轨迹槽6-1内延伸的弹性撞针7,所述轨迹板6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推板8,所述推板8上设有多个将弹性撞针7顶出通孔6-2的推块部8-1,所述推块部8-1位置和数量与通孔6-2一一对应,所述推板8上设有驱动推块部8-1插进或退出通孔6-2的气缸9,所述气缸9与控制器线路连接,所述轨迹槽6-1下方设有与所述轨迹槽6-1连通的复位槽6-3,所述复位槽6-3内设有绝缘层,所述轨迹板6和弹性撞针7分别与步进电机电源正负极连接,所述推板8、轨迹板6和弹性撞针7为导电材质。所述弹性撞针7前端侧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凸起,所述复位槽6-3开口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挡条。工作过程:以图4为例,图4中有七个均布的通孔6-2,早上六点时,弹性撞针7处于左侧第一个通孔6-2内,控制器开始工作,向气缸9发出信号,气缸9输出端伸出,推板8上的推块部8-1将弹性撞针7顶出通孔6-2,推板8与轨迹板6接触后带电,伺服电机正负极接头,伺服电机启动,立柱1沿轴线将光伏板2自东向西转动,弹性撞针7从推块部8-1上滑进轨迹槽6-1内,随后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光伏板(2),所述立柱(1)竖直设于基体(3)上与基体(3)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立柱(1)沿轴线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立柱(1)与基体(3)之间设有复位扭簧(4),所述光伏板(2)靠近立柱(1)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光伏板(2)仰俯角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立柱(1)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5)与光伏板(2)之间设有轨迹板(6),所述轨迹板(6)靠近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轨迹槽(6-1),所述轨迹槽(6-1)内间隔设有多个通孔(6-2),所述通孔(6-2)侧壁设有绝缘层,所述连接杆(5)上设有向轨迹槽(6-1)内延伸的弹性撞针(7),所述轨迹板(6)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推板(8),所述推板(8)上设有多个将弹性撞针(7)顶出通孔(6-2)的推块部(8-1),所述推块部(8-1)位置和数量与通孔(6-2)一一对应,所述推板(8)上设有驱动推块部(8-1)插进或退出通孔(6-2)的气缸(9),所述气缸(9)与控制器线路连接,所述轨迹槽(6-1)下方设有与所述轨迹槽(6-1)连通的复位槽(6-3),所述复位槽(6-3)内设有绝缘层,所述轨迹板(6)和弹性撞针(7)分别与步进电机电源正负极连接,所述推板(8)、轨迹板(6)和弹性撞针(7)为导电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光伏板(2),所述立柱(1)竖直设于基体(3)上与基体(3)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立柱(1)沿轴线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立柱(1)与基体(3)之间设有复位扭簧(4),所述光伏板(2)靠近立柱(1)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光伏板(2)仰俯角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立柱(1)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5)与光伏板(2)之间设有轨迹板(6),所述轨迹板(6)靠近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向上拱起的弧形轨迹槽(6-1),所述轨迹槽(6-1)内间隔设有多个通孔(6-2),所述通孔(6-2)侧壁设有绝缘层,所述连接杆(5)上设有向轨迹槽(6-1)内延伸的弹性撞针(7),所述轨迹板(6)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推板(8),所述推板(8)上设有多个将弹性撞针(7)顶出通孔(6-2)的推块部(8-1),所述推块部(8-1)位置和数量与通孔(6-2)一一对应,所述推板(8)上设有驱动推块部(8-1)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见芬李书进冯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