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85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17
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用于取出钻井泵的耐磨盘和缸套座,包括双向液压油缸、第一承压盘、第二承压盘,双向液压油缸左端有法兰底座,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第一承压盘为圆盘状并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的左端面上,第一承压盘的外径大于钻井泵的缸套压盖内径并小于钻井泵的缸套座内径,第二承压盘为圆环状并活动套设在法兰底座外侧,第二承压盘的内径小于第一承压盘的外径,第二承压盘上设有用于与耐磨盘连接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通过操作液压千斤将轴向拉力作用于缸套座和耐磨盘,从而将缸套座和耐磨盘快速从钻井泵中拉出,节省检修时间、缩短检修步骤、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
本技术涉及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
,是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
技术介绍
钻井泵是石油钻井作业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主要是在钻井作业中为钻井液的循环提供必要的能量,以一定的压力和排量,将钻井液输进钻具,使钻井液在钻具和环空内循环,起到了稳定井壁、冷却钻头、携带岩屑等重要作用;钻井泵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故障,其中钻井泵耐磨板刺坏是钻井泵较为难处理的故障之一;最主要原因是耐磨盘因锈蚀或堵塞固体砂粒而卡死在钻井泵上,使耐磨盘拆卸十分困难,费时费力;大大延长检修时间较长;因无法快速修复并投入生产,给钻井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CN201621106028.4公开了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其存在以下缺陷:1、只能应用于取出耐磨盘的作业,不能有效取出固定耐磨盘的缸套座;2、拆卸耐磨盘时利用泥浆泵盘动时的拉力,若用人力盘动泥浆泵则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因为力太小不能取出耐磨盘;若启动泥浆泵盘动则存在违章作业,有着相当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够解决现有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存在的取出作业费时费力、操作繁复、且无法取出钻井泵缸套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用于取出钻井泵的耐磨盘和缸套座,包括双向液压油缸、第一承压盘、第二承压盘,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呈横向水平放置,双向液压油缸左端有法兰底座,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所述第一承压盘为圆盘状并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的左端面上,第一承压盘的中心轴线和法兰底座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承压盘的外径大于钻井泵的缸套压盖内径并小于钻井泵的缸套座内径,所述第二承压盘为圆环状并活动套设在法兰底座外侧,第二承压盘的内径小于第一承压盘的外径,第二承压盘上设有用于与耐磨盘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可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卡箍及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固定座,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连接卡箍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第一连接件可包括呈横向水平设置的圆柱状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左端设有螺纹孔,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螺纹连接于该螺纹孔内,第一本体右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外环台,第二连接件包括呈横向水平设置的圆柱状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左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外环台,第一外环台外径和第二外环台外径相等,第一外环台右端面和第二外环台左端面相接触,连接卡箍包括前半箍体和后半箍体并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半箍体包括左右贯通且开口朝前的半圆环体,半圆环体内圆周面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圆形左侧板和半圆形右侧板,半圆环体、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围成开口朝前的半圆形安置槽,半圆环体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耳板,每块耳板上均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左侧板上同轴设置有左半穿孔,右侧板上同轴设置有右半穿孔,前半箍体和后半箍体结构相同且两者呈前后对称设置,前半箍体和后半箍体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套装在第一外环台和第二外环台的外侧并将第一外环台和第二外环台固定连接在一起,前半箍体的半圆形安置槽和后半箍体的半圆形安置槽形成用于容纳第一外环台和第二外环台的圆形安置槽,第一外环台和第二外环台位于圆形安置槽内,前半箍体的左半穿孔和后半箍体的左半穿孔形成圆形左穿孔,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设于圆形左穿孔内,前半箍体的右半穿孔和后半箍体的右半穿孔形成圆形右穿孔,第二本体穿设于圆形右穿孔内。上述第一本体右端可向右延伸形成定位凸台,对应定位凸台位置的第二本体左端面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凸台插设于定位孔内。上述法兰底座为圆形法兰盘,法兰底座的中心轴线呈左右向水平设置,法兰底座的左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6个第三螺栓安装孔,对应每个第三螺栓安装孔位置的第一承压盘上均设有一个第四螺栓安装孔,第一承压盘通过第三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的左端面上。上述第一承压盘厚度可为15毫米至20毫米,第二承压盘厚度为15毫米至20毫米。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通过操作双向液压油缸将缸套座和耐磨盘快速从钻井泵中拉出,节省检修时间、缩短检修步骤、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在取缸套座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在取耐磨盘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连接卡箍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双向液压油缸、2-活塞杆、3-法兰底座、4-第一油口、5-第二油口、6-第一承压盘、7-第二承压盘、8-缸套压盖、9-缸套座、10-耐磨盘、11-钻井泵、12-第三连接螺栓、13-第二连接件、14-固定座、15-第一连接件、16-定位凸台、17-半圆环体、18-右侧板、19-第二连接螺栓、20-耳板、21-第一连接螺栓、22-左侧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的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如附图1-3所示,该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用于取出钻井泵的耐磨盘和缸套座,包括双向液压油缸1、第一承压盘6、第二承压盘7,所述双向液压油缸1呈横向水平放置,双向液压油缸1左端有法兰底座3,双向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2向右伸出,所述第一承压盘6为圆盘状并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3的左端面上,第一承压盘6的中心轴线和法兰底座3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承压盘6的外径大于钻井泵11的缸套压盖8内径并小于钻井泵11的缸套座9内径,所述第二承压盘7为圆环状并活动套设在法兰底座3外侧,第二承压盘7的内径小于第一承压盘6的外径,第二承压盘7上设有用于与耐磨盘10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根据需要,第二承压盘7外径略小于钻井泵11的耐磨盘10外径,双向液压油缸1为现有公知技术,于本实施例中其可为山东三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40吨-160缸径-行程100mm的下法兰双向液压油缸,法兰底座3为该下法兰双向液压油缸上自带的下法兰,该下法兰双向液压油缸的最大外尺寸处为下法兰的直径,第二承压盘7的内径大于该下法兰的直径,双向液压油缸1的缸筒上有第一油口4和第二油口5,使用时,第一承压盘6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2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3的左端面上,将缸套压盖8从缸套座9上取下,将第二承压盘7从法兰底座3上取下,再将第一承压盘6装入缸套座9内,使第一承压盘6右端面位于缸套座9右端面左侧一定距离处,再将缸套压盖8从双向液压油缸1右侧套入并螺纹连接到缸套座9上,使缸套压盖8左端面与第一承压盘6右端面接触,将油泵进油管与第一油口4连接,回油管与第二油口5连接,打开油泵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用于取出钻井泵的耐磨盘和缸套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液压油缸、第一承压盘、第二承压盘,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呈横向水平放置,双向液压油缸左端有法兰底座,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所述第一承压盘为圆盘状并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的左端面上,第一承压盘的中心轴线和法兰底座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承压盘的外径大于钻井泵的缸套压盖内径并小于钻井泵的缸套座内径,所述第二承压盘为圆环状并活动套设在法兰底座外侧,第二承压盘的内径小于第一承压盘的外径,第二承压盘上设有用于与耐磨盘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用于取出钻井泵的耐磨盘和缸套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液压油缸、第一承压盘、第二承压盘,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呈横向水平放置,双向液压油缸左端有法兰底座,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所述第一承压盘为圆盘状并固定安装在法兰底座的左端面上,第一承压盘的中心轴线和法兰底座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承压盘的外径大于钻井泵的缸套压盖内径并小于钻井泵的缸套座内径,所述第二承压盘为圆环状并活动套设在法兰底座外侧,第二承压盘的内径小于第一承压盘的外径,第二承压盘上设有用于与耐磨盘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卡箍及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固定座,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连接卡箍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钻井泵耐磨盘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呈横向水平设置的圆柱状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左端设有螺纹孔,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螺纹连接于该螺纹孔内,第一本体右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外环台,第二连接件包括呈横向水平设置的圆柱状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左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外环台,第一外环台外径和第二外环台外径相等,第一外环台右端面和第二外环台左端面相接触,连接卡箍包括前半箍体和后半箍体并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半箍体包括左右贯通且开口朝前的半圆环体,半圆环体内圆周面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圆形左侧板和半圆形右侧板,半圆环体、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围成开口朝前的半圆形安置槽,半圆环体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艾尼·库尔班方永春哈那提江·努尔开勒德陈广勇芦宇鹏邹超阿不都热合曼·阿不里米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