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47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数据和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创建时间早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以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数据查询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均通过同一查询系统接收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配置文件数据的获取需通过两个不同配置文件系统时系统复杂度和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通过硬件设备里面内嵌的软件开发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简称为SDK)来对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变得越来越常见,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SDK通过网络下载获取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从Wificfm系统和Standardcfm系统中下载。在Wificfm系统中,配置文件需要人工编写,通过上传系统上传,随后查询系统给SDK提供服务;在Standardcfm系统中,海极网有硬件接入功能后,不用再手动编写配置文件,由系统来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同时针对海极网的设备,提供了Standardcfm查询配置文件系统。Wificfm系统和Standardcfm系统都包含了配置文件数据,上传系统和查询系统,且都提供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但因为历史原因,SDK需要查两次才能确定一个typeid(一类设备的唯一标识)的配置文件,所以传统方法提供了一个统一入口Standardcfm接口,根据typeid去查询配置文件时,先去Standardcfm系统查询,若Standardcfm系统自身没有,再去Wificfm系统请求查询,最后将查询结果返回给调用端。针对相关技术,传统配置文件数据的获取需通过两个不同配置文件系统时系统复杂度和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传统配置文件数据的获取需通过两个不同配置文件系统时系统复杂度和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数据和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创建时间早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以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数据查询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均通过同一查询系统接收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所述第一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所在目录下,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链接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所在目录;逐个比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相关表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相关表,以融合所述第一相关表和所述第二相关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增加标识字段,其中,所述标识字段用于标识数据来自第一配置配置文件系统,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同一上传系统接收不同的数据发送方所上传的不同数据,其中,所述上传系统用于将所述不同数据保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所述上传系统兼容第一配置配置文件系统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数据,其中,所述分类后的数据包括:灰度数据,正常数据,其中,所述灰度数据用于指示没有经过验证的配置文件,所述正常数据用于指示经过验证的配置文件;允许所述目标数据库所对应的测试环境获取所述灰度数据和所述正常数据,以及仅允许所述目标数据库所对应的生产环境获取所述正常数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已分类为灰度数据的配置文件经过验证的情况下,将已分类为灰度数据的配置文件分类为所述正常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融合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数据和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创建时间早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以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数据查询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均通过同一查询系统接收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融合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将所述第一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所在目录下,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链接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所在目录;逐个比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相关表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相关表,以融合所述第一相关表和所述第二相关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数据融合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引入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将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数据与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请求方的数据查询请求均需通过同一个查询系统接收,查询系统响应其请求,从目标数据库中查询请求所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反馈给数据请求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配置文件数据的获取需通过两个不同配置文件系统时系统复杂度和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进而通过第一配置文件系统和第二配置文件系统数据的融合,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融合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统配置文件系统的查询系统架构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融合方法的配置文件生产、测试环境访问交互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融合方法的系统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融合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数据和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创建时间早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n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以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数据查询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均通过同一查询系统接收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数据和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设备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创建时间早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
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以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数据查询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均通过同一查询系统接收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将所述第一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所在目录下,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链接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所在目录;
逐个比对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一相关表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的第二相关表,以融合所述第一相关表和所述第二相关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增加标识字段,其中,所述标识字段用于标识数据来自第一配置配置文件系统,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同一上传系统接收不同的数据发送方所上传的不同数据,其中,所述上传系统用于将所述不同数据保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所述上传系统兼容第一配置配置文件系统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融合后的数据保存在目标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数据,其中,所述分类后的数据包括:灰度数据,正常数据,其中,所述灰度数据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