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47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包括模具底座、推动杆、夹紧装置以及火泥熔接用模具,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模具槽,所述模具底座右端焊接在推动杆底座左侧表面,推动杆底座上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手把保护套,所述推动杆一端安装在推动组件左端,所述推动杆另一端安装在夹紧装置右侧表面,所述夹紧装置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模具槽,所述夹紧装置下端安装有活动组件,活动组件下端安装有小型动轮,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活动组件与推动杆,取代了手持模具的使用,保证火泥熔接模具在使用时不产生移动,提高了熔接的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
本技术是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属于火泥熔接夹具领域。
技术介绍
火泥熔接是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率、高质量的焊接工艺,它利用金属化合物化学反应,在特制的石墨模具的型腔中形成一定形状、尺寸,符合工程需求的熔接焊接头,火泥熔接是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率、高质量的焊接工艺,它利用金属化合物化学反应,在特制的石墨模具的型腔中形成一定形状、尺寸,符合工程需求的熔接焊接头,焊接点剖面连一整体、光亮、无气孔,当前,火泥熔接已经普遍取代了以往金属之间的机械连接方法。在电气接地施工中,采用铜网的接地系统,基本都是采用火泥熔接连接,火泥熔接在点火和焊接过程中要求不能移动模具和接地主干线、分支线,特别是不得在模具中窜动焊材,否则容易造成脱焊和人员伤害,目前在熔接过程中,普遍采用手持式模具夹来固定火泥熔接模具,但是手容易抖动,易造成模具松动,加大模具与焊接母材间的窜动,熔接火花容易飞溅伤人,给施工带了极大不便,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施工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包括模具底座、推动杆、夹紧装置以及火泥熔接用模具,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模具槽,所述模具底座右端焊接在推动杆底座左侧表面,推动杆底座上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手把保护套,所述推动杆一端安装在推动组件左端,所述推动杆另一端安装在夹紧装置右侧表面,所述夹紧装置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模具槽,所述夹紧装置下端安装有活动组件,活动组件下端安装有小型动轮,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由两部分模具连接构成,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两部分模具方便安装在模具底座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模具槽与夹紧装置左侧表面开设的第二模具槽内,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前表面下侧设置有开口过线孔,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一端模具上表面设置有模具盖,模具盖与火泥熔接用模具一端模具由铰链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右侧与小型动轮连接,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中间与火泥熔接用模具下表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底座右侧表面开设有孔,推动杆通过孔与活动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盖上表面开设有打火槽。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过线孔为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底座和夹紧装置的材质为一种高级耐火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通过设置的活动组件与推动杆,取代了手持模具的使用,保证火泥熔接模具在使用时不产生移动,提高了熔接的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危险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的局部俯视图;图中:1-模具底座、2-推动杆底座、3-推动组件、4-把手保护套、5-推动杆、6-夹紧装置、7-活动组件、8-小型动轮、9-火泥熔接用模具、10-开口过线孔、11-模具盖、12-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包括模具底座1、推动杆5、夹紧装置6以及火泥熔接用模具9,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模具槽,模具底座1右端焊接在推动杆底座2左侧表面,推动杆底座2上设置有推动组件3,推动组件3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手把保护套4,推动杆5一端安装在推动组件3左端,推动杆5另一端安装在夹紧装置6右侧表面,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模具槽,夹紧装置6下端安装有活动组件7,活动组件7下端安装有小型动轮8,火泥熔接用模具9由两部分模具连接构成,火泥熔接用模具9两部分模具方便安装在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模具槽与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的第二模具槽内,火泥熔接用模具9前表面下侧设置有开口过线孔10,火泥熔接用模具9一端模具上表面设置有模具盖11,模具盖11与火泥熔接用模具9一端模具由铰链连接12。模具底座1上表面右侧与小型动轮8连接,模具底座1上表面中间与火泥熔接用模具9下表面连接。推动杆底座2右侧表面开设有孔,推动杆5通过孔与活动组件7连接,通过推动杆底座2右侧表面开设的孔能稳定的使推动杆5进行往返运动。模具盖11上表面开设有打火槽,当对模具内进行火泥熔接时,提前清理好模具内壁,往里面添加焊粉与引火粉,留少量引火粉至模具盖11开设的打火槽,以便打火。开口过线孔10为通孔。模具底座1、夹紧装置6的材质为一种高级耐火材料,能防止火泥熔接用模具9高温对模具底座1和夹紧装置6产生损坏。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先将火泥熔接用模具9内壁清理干净,用喷灯把火泥熔接用模具9烘烤至无水分,之后再用毛刷刷一遍,把火泥熔接用模具9把熔接的导体通过开口过线孔10夹至不透风,再把火泥熔接用模具9放入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模具槽处,另一端通过人为的推动把手,推动组件5和推动杆5通过底部设置的推动杆底座2,从推动杆底座2右侧表面的孔内向左进行运动,推动杆5连接的夹紧装置6向左进行运动,推动夹紧装置6,推动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的第二模具槽正好对应火泥熔接用模具9的另一端,向左推进夹紧火泥熔接用模具9,而连接在夹紧装置6下方的小型动轮8运动,方便夹紧装置6的左右移动,能快速地使得火泥熔接用模具9能处于夹紧密封状态,还能防止夹紧装置6在运动时底部不会产生磨损。通过把手保护套4,能保护人们即使用力握着把手推动时,也不会对手产生损害,用力挤压完成后,能快速地使得火泥熔接用模具9夹紧密封,然后打开模具盖11,对火泥熔接用模具9内开设的模具槽进行放置钢碟、焊粉与引火粉,并且留少量引火粉引至模具盖11开设的打火槽处,然后用点火枪对其进行点火,火泥熔接用模具9内发生高温反应,等火泥熔接用模具9反应好以后,再等待数十秒,用手抓着把手,向相反方向推动把手,这时夹紧装置6向右运动,火泥熔接用模具9会处于放松状态,然后打开火泥熔接用模具9,即可完成火泥熔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包括模具底座(1)、推动杆(5)、夹紧装置(6)以及火泥熔接用模具(9),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模具槽,所述模具底座(1)右端焊接在推动杆底座(2)左侧表面,推动杆底座(2)上设置有推动组件(3),推动组件(3)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手把保护套(4),所述推动杆(5)一端安装在推动组件(3)左端,所述推动杆(5)另一端安装在夹紧装置(6)右侧表面,所述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模具槽,所述夹紧装置(6)下端安装有活动组件(7),活动组件(7)下端安装有小型动轮(8),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由两部分模具连接构成,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两部分模具方便安装在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模具槽与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的第二模具槽内,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前表面下侧设置有开口过线孔(10),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一端模具上表面设置有模具盖(11),模具盖(11)与火泥熔接用模具(9)一端模具由铰链连接(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泥熔接模具用夹具,包括模具底座(1)、推动杆(5)、夹紧装置(6)以及火泥熔接用模具(9),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模具槽,所述模具底座(1)右端焊接在推动杆底座(2)左侧表面,推动杆底座(2)上设置有推动组件(3),推动组件(3)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手把保护套(4),所述推动杆(5)一端安装在推动组件(3)左端,所述推动杆(5)另一端安装在夹紧装置(6)右侧表面,所述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模具槽,所述夹紧装置(6)下端安装有活动组件(7),活动组件(7)下端安装有小型动轮(8),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由两部分模具连接构成,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两部分模具方便安装在模具底座(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模具槽与夹紧装置(6)左侧表面开设的第二模具槽内,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前表面下侧设置有开口过线孔(10),所述火泥熔接用模具(9)一端模具上表面设置有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平军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安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