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33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调正滑轮以及第一抵接滑轮。呈环形的切割锯条套设于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外。调正滑轮夹持于切割锯条,且与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调正滑轮配置成用于将切割锯条调整至与待切割工件垂直。第一抵接滑轮临近第一转轮设置,且与第一转轮共同抵压切割锯条,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上述方案中,第一抵接滑轮将锯条夹持住,即使锯条崩断,锯条也只会在内部弹出,不会弹出至切割机床外,避免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
本申请涉及切割机床的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
技术介绍
切割机床用于将模具胚体切割成预设的大小。对模具胚体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切割操作,例如需先将大件的胚体切割成小件的胚体,然后将小件的胚体精切割成与成品模具钢接近的毛胚体,而后将毛胚体进行精加工成成品。现有的切割机床由于锯条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崩断的风险,当锯条崩断后,锯条由于还具有惯性,会弹出转轮并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能够安全切割工件。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一转轮相对设置,呈环形的切割锯条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外;调正滑轮,夹持于所述切割锯条,且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所述调正滑轮配置成用于将所述切割锯条调整至与待切割工件垂直;第一抵接滑轮,临近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所述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转动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转动方向的下游。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中心,并与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中心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抵接滑轮的两端,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滑轮与所述第一转轮一体设置。根据一些实施例,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均临近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均与所述第一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的两外侧。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转轮的直径。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抵接滑轮,临近所述第二转轮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所述第二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转轮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转动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二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转动方向的下游。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中心,并与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中心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抵接滑轮的两端,以使得所述第二抵接滑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一体设置。根据一些实施例,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滑轮,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滑轮均临近所述第二转轮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滑轮均与所述第二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的两外侧。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滑轮,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轮的直径。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调正滑轮以及第一抵接滑轮。呈环形的切割锯条套设于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外。调正滑轮夹持于切割锯条,且与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调正滑轮配置成用于将切割锯条调整至与待切割工件垂直。第一抵接滑轮临近第一转轮设置,且与第一转轮共同抵压切割锯条,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上述方案中,第一抵接滑轮将锯条夹持住,即使锯条崩断,锯条也只会在内部弹出,不会弹出至切割机床外,避免了安全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切割机的主要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切割机的主要部件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切割机的主要部件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切割机床用于将模具胚体切割成预设的大小。对模具胚体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切割操作,例如需先将大件的胚体切割成小件的胚体,然后将小件的胚体精切割成与成品模具钢接近的毛胚体,而后将毛胚体进行精加工成成品。现有的切割机床由于锯条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崩断的风险,当锯条崩断后,锯条由于还具有惯性,会弹出转轮并形成安全隐患。鉴于此,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该切割机床包括第一转轮100、第二转轮200、调正转轮400以及第一抵接滑轮510。第二转轮200与第一转轮100相对设置,呈环形的切割锯条600套设于第一转轮100与第二转轮200外。调正滑轮夹持于切割锯条600,且与切割锯条600产生滚动摩擦,调正滑轮配置成用于将切割锯条600调整至与待切割工件300垂直。第一抵接滑轮510临近第一转轮100设置,且与第一转轮100共同抵压切割锯条600,第一抵接滑轮510设置于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切割锯条600产生滚动摩擦。上述方案中,第一抵接滑轮510将锯条夹持住,即使锯条崩断,锯条也只会在内部弹出,不会弹出至切割机床外,避免了安全风险。具体地,第一转轮100设置于切割锯条600转动方向的下游,第一抵接滑轮510设置于切割锯条600转动方向的下游。这样,当锯条崩断后,锯条能够朝第一抵接滑轮510的方向弹出,从而能够被第一抵接滑轮510以及第一转轮100限制住,从而不会弹出至切割机外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一抵接滑轮510的固定方式可以是任意的,本实施例中,切割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转轮100的转动中心,并与第一转轮100的转动中心轴承连接,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抵接滑轮510的两端,以使得第一抵接滑轮510于第一转轮100一体设置。这样,第一抵接滑轮510于第一转轮100可以集成为一个部件,方便了切割机整体的装配。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限制切割锯条600,切割机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均临近第一转轮100设置,且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均与第一转轮100共同抵压切割锯条600,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分别设置于切割锯条600的两外侧。当切割机具有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时,两个第一滑轮的距离需要随锯条的宽松程度而特别设计,增加了设计成本。本实施例中。切割机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530,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第一弹性连接件530的长度小于第一转轮100的直径。这样,第一弹性连接件530可以补偿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第一抵接滑轮510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转轮;/n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一转轮相对设置,呈环形的切割锯条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外;/n调正滑轮,夹持于所述切割锯条,且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所述调正滑轮配置成用于将所述切割锯条调整至与待切割工件垂直;/n第一抵接滑轮,临近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所述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轮;
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一转轮相对设置,呈环形的切割锯条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外;
调正滑轮,夹持于所述切割锯条,且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所述调正滑轮配置成用于将所述切割锯条调整至与待切割工件垂直;
第一抵接滑轮,临近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所述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调正滑轮的同侧,并配置成与所述切割锯条产生滚动摩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转动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一抵接滑轮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转动方向的下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中心,并与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中心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抵接滑轮的两端,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滑轮与所述第一转轮一体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均临近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均与所述第一转轮共同抵压所述切割锯条,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切割锯条的两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安全的模具钢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庆军胡琴张少斌江军华包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诺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